移动设备迈向超高清技术 GPU风潮席卷CPU

移动设备迈向超高清技术 GPU风潮席卷CPU,第1张

  绘图处理器(GPU)在下世代应用处理器设计的重要性大增。随着行动装置迈向大屏幕、2.5K超高解析度,GPU在应用处理器中所扮演的角色已日益突显,因此包括高通(Qualcomm)、联发科及安谋国际(ARM)等大厂近来均积极朝四核心、八核心方向迈进,以提升GPU效能,同时也致力推动异质系统架构(HSA)标準,以激发更多GPU应用潜力。

  ARM多媒体处理部事业开发经理蔡武男提到,消费者对行动装置影像效能的要求愈来愈严格,因而也带动许多GPU Benchmark跑分程式出炉,藉以评定优劣。

  ARM多媒体处理部事业开发经理蔡武男表示,GPU每一核心中内含大量运算单元,此架构天生就是用来执行大量画素平行处理,所以在行动装置、PC甚至电视纷纷吹起高解析度设计风潮后,其重要性已逐渐与CPU平起平坐,且近期已跃居应用处理器中占位面积最大的区块,因而成为芯片商增进产品性能的布局重点。

  目前GPU技术演进大致分成两个方向,首先是提升核心数量并导入更多影像演算法,另外则是与CPU协同运作,藉其平行处理优势分担部分CPU运算任务,并减轻系统延迟问题。蔡武男指出,自去年底以来,市面上已陆续出现搭载四核心GPU的高阶行动装置,如Google Nexus 10平板装置等;随着行动装置显示规格、影像应用功能持续升级,导入八核心GPU的声浪也开始涌现,因此ARM已积极朝八核GPU方案布局。

  无独有偶,辉达(NVIDIA)今年亦计划将Tegra 4处理器内的GPU核心运算单元推升至七十二个,以满足行动装置导入高动态范围(HDR)成像、WebGL三维(3D)画面呈现等新功能需求;显而易见,GPU核心扩充的脚步比起CPU有过之而无不及。

  蔡武男进一步分析,GPU的平行处理架构在绘图、画素处理方面的表现大幅优于CPU,加上GPU占位面积不断扩大,芯片商遂希望将更多工作由CPU转移至 GPU上,以提高应用处理器SoC的利用价值,因此,透过异质运算机制,让GPU与CPU协同运作的崭新概念近期在业界已日益受到重视。

  现阶段高通、超微(AMD)、联发科、ImaginaTIon和ARM等大厂已组成HSA基金会,主要目标就是实现GPU、CPU甚至是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之间的分工模式,让各种运算任务以最短、最省电的方式完成。蔡武男指出,GPU、CPU协同运作将是HSA第一阶段的目标,未来将逐步释出相关规范与参考设计,拉拢更多IC设计业者加入;在异质运算架构具备雏形后,下一步则将延伸至电源管理芯片(PMIC)、快取记忆体(Cache)连接架构等系统层级设计规划,扩大HSA标准的涵盖层面。

  由于GPU功能升级需求殷切,且应用版图不断扩张,近2年ARM的GPU硅智财(IP)--Mali的市场渗透率也跟着三级跳,从2011年的五千万颗出货量,大幅跃升至2012年1亿五千万颗出货。蔡武男透露,2012年ARM已在GPU用量最大的行动装置市场抢下20%的市占率,预估今年的市占表现将明显超出去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712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