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91RM9200的USB主机端Linux驱动
通用串行总线(usb)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外围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它克服传统计算机串/并口的缺陷,具有热插拔、即插即用、数据传输可靠、扩展方便、低成本等优点,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必备的接口之一,同时也被广泛地应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中。本文着重介绍嵌入式linux中的usb主机端驱动。其硬件平台是at91rm9200处理器系统,软件平台是linux-2.6.19.2内核。
1 at91rm9200 usb主机端接口硬件构成
at91rm9200处理器是atmel公司一款比较流行的微型处理器,它具有arm920t内核(带有mmu),主时钟频率可达240 mhz,很适合嵌入式系统应用,它同时具有usb主机端和设备端,其中主机端处理开hci协议(ohci)及usb v2.0全速与低速协议,还给asb提供简单的读/写协议,usb主机端口还集成1个根集线器,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
2 linux usb主机端驱动
linux在1999年就在其核心内嵌入了usb驱动程序。理解linux的usb主机端驱动结构和原理,对在linux系统上开发usb设备端驱动程序,以及进一步理解usb协议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下面基于内核版本2.6.19.2分析linux usb的主机端驱动。
linux usb主机端驱动主要分为:主机控制器驱动、usb核心驱动和usb设备端驱动3个部分,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如图2所示。
linux内核中关于usb的代码主要由2个部分构成:板级支持代码和usb驱动代码。其中板极支持代码主要分布在与处理器有关的目录里,如:/arch/arm/mach-at91rm9200目录。usb驱动代码主要集中在/drivers/usb目录里,主要包括usb核心驱动,主机控制器驱动,从机端驱动,各类设备端驱动程序。其中在atmel的板极支持代码/arch/arm/mach-at91rm9200/devices.c中包括usb主机端和从机端资源的数据结构at91_usbh_re-sources,at91_udc_resources,平台设备数据结构 at91rm9200_usbh_device,at91rm9200_udc_device,以及设备注册函数 at91_add_device_usbh(),at91_add_device_udc(),这2个函数在板极初始化函数中被调用,向内核添加usb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usb驱动的核心代码是在/drivers/usb/core目录里,主要的作用是管理设备端驱动程序、控制协议命令集、管理数据传输、配置和管理usb设备、管理主机控制器。usb核心启动代码在目录/drivers/usb/core/usb.c中,具体的步骤如图3所示。
usb核心启动以后的结果是:注册1条总线“usb”,1个文件系统“usbfs”,创建2个设备类“usb_host”, “usb_device”,创建了许多的字符设备节点,分别是主设备号为180,从设备号是0~255,主设备号为189,从设备号为0~64×128,注册3个驱动程序:“usbfs”,“hub”,“usb”。创建一个内核线程“khubd”,pid=40,一旦有usb设备接入,这个内核线程就能捕捉到,并调用相应的驱动探测函数。这些内容在系统启动以后根文件系统的/sys或/proc相关目录下可以找到。linux usb主机端驱动涉及的主要数据结构有:
usb_driver:usb接口驱动程序结构体;
usb_device_driver:usb设备驱动程序结构体;
usb_bus:usb总线结构体;
usb_device:usb设备结构体;
urb:usb请求结构体。
在每个usb设备驱动程序里都有1个设备表usb_device_id,用来保存此设备驱动程序所支持的usb设备,如u盘驱动程序的id表名为 usb_storage_ids,如果有些usb设备的驱动linux内核并不支持,就可以把这些usb设备的数据(包括设备供应商编号、产品编号、供应商名称、产品名称、usb协议、初始化函数、标记等,这些信息的获取不依赖于特定的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接入后可以从根文件系统的目录/proc中查看到) 添加到相关设备驱动程序的usb_device_ids中去,如u盘的驱动程序设备表id_storage_ids在内核头文件/drivers/usb/storage/unusual_devs.h中。每当有usb设备接入系统,usb内核的执行步骤如图4所示:
在device-add()函数中内核将该usb设备添加到usb总线上,并调用usb总线的匹配函数usb_device_match()寻找这个设备的驱动程序,最终将该设备与匹配的驱动程序绑定。
3 u盘设备驱动示例
u盘是usb存储器的通称,在内核中被定义为usbmass storage,除了默认配置以外,要在linux中使用u盘还必须完成以下步骤:
(1)scsl支持
u盘属于海量存储设备,linux将它定义为scsi块设备,所以必须要配置这个选项。内核配置选项如下:
(2)windows文件系统支持
u盘可能大都是windows下的文件格式,所以这里有必要选上对windows下文件格式和语言的支持。内核配置选项如下:
(3)usb驱动支持
usb驱动主要包括对usb主机端的支持、usb文件系统、ohci协议、usb mass storage的支持。内核配置选项如下:
(4)在/dev目录下新建sda设备节点
为了能够顺利地访问usb设备,必须在/dev目录下建立相应的设备节点。由于u盘被定义为块设备,所以必须建立scsi块设备节点,命令如下:
mknod-m 600 sda*b8*
这里的“*”根据不同的系统而不同。假如有很多的scsi设备则需要建立许多的sda*设备节点,至于u盘具体是哪一个设备节点,则需要根据fdisk命令来查询。
(5)安装u盘
将u盘插入后,首先我们可以通过fdisk-1命令看到u盘的信息(包括该u盘是第几个scsi块设备节点,容量是多少等等),然后通过命令 mount-t vfat/dev/sda*/mnt/usb(前提是已经在/mnt目录下建立了usb目录,并且u盘的格式为windows下的vfat)安装u盘到指定的目录下。这里的“*”由fdisk命令显示的内容来定。
(6)运行结果
先将u盘插入主机端接口,再启动系统,就会打印出以下相关的信息:
根文件系统启动以后,可以通过cat命令显示该u盘的相关信息,如:/cat/proc/bus/usb/devices。
4 结语
随着usb接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usb-if在2000年推出了usb 2.0规范。usb 2.0规范在兼容usb 1.x规范的基础上支持480 mb/s的高速数据传输。同时随着linux内核的不断扩充,内核将支持越来越多的usb设备和usb主机控制器,这对于usb的普及和应用有很重要的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