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落地 智慧城市产业跨界合作催生新商机

聚焦落地 智慧城市产业跨界合作催生新商机,第1张

  有些人还认为智慧城市只是数字城市的简单升级版,这种观点已经太过时了。智慧城市的美好愿景,从来不是一个行业、一个领域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自上而下、自小变大、各个领域碰撞、融合的结果。

  智慧城市从概念到试点、到实施,目前正进入规模推广阶段。业界相信,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智慧城市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机遇,并辐射整个产业链。

  政策助力凸显万亿商机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新城镇建设时表示,要大力发展智慧城市。由于政府在城市规划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政府的扶持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的意义重大。

  据工信部《2014年ICT深度报告》统计,目前中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以上城市(241个)、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51个)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过去一年中,智慧城市发展最大的变化是,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将市场机制引入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必然选择。财政部曾下发《关于推动运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有关问题通知》,使得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得以进入智慧城市建设。

  不仅如此,《“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由政府多个部门发布的多项扶持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均在2014年内颁布。

  智慧城市建设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城市已经把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几年内政府工作的重点。与此前小规模试点不同,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需要科学制定顶层设计,强调信息惠民、加速两化融合以及完善投融资机制。

  聚焦落地 智慧城市产业跨界合作催生新商机,智慧城市,第2张

  中国智慧城市投资规模预测 来源:IDC

  相关公开数据累加后可知,各地政府计划投入智慧城市建设的规模已超过千亿。其中,上海市政府曾披露一份规模超过千亿投资额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4至2016年)行动计划;武汉市政府针对“智慧城市”建设总投资额已超过800亿元,未来数年计划带动产业增值11200亿元。据IDC以及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等多家专业机构预测,未来10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投资将超过2万亿元。

  试点项目难以找到好的盈利模式

  早在IBM在2009年向中国市场推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之时,其概念教育了中国早期进入这一市场的企业。随后这些传统IT企业和电信运营商以向地方政府销售行业解决方案为切入点,成为该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并在最近几年内,开始大肆跑马圈地。

  神州数码、易华录、中兴通讯等企业这几年大单不断,以神州数码为例,三年前,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对智慧城市的态度还很谨慎,认为一年内会有2到3个城市可以进行智慧平台落地试点或推广。三年后,神州数码已在70多个城市展开相关项目实施,并与33个省市签署了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在16个城市建设或运营了市民融合服务平台。

  然而,这种模式是一场由上向下的推广。其往往忽略了用户在使用场景下的体验,这使得相当一部分智慧城市项目在落地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据调查,智慧城市体量过大,在过去几年里进入者都做了不少尝试,但目前仍只能看到单个案例,而缺少协同的原因是投资规模大、协调难度大,而效益产出不明显,用户体验和用户素质尚未达到预期。

  4月7日,住建部公布了包括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新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截至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已接近300个。

  中国智慧城市创新产业大会对已经开展了三批的试点城市调查后发现,其结果难以令人满意。以四川省为例,四川省住建厅对6个“川籍”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进行了阶段性考核,结果不尽如人意——其中4个城市试点效果不明显,“简单地说,就是看不到实际成果。”

  对于具体案例而言,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推出的智慧城市产品“爱城市”看起来类似更像一个集合了“大众点评”、“墨迹天气”等多种互联网应用的便民信息查询App。这样的综合服务信息曾引发外界关注,但该产品经理梁俊生却表示,“问题是这个免费下载产品如何盈利,还没有答案。”

  事实上,盈利仍是次要问题。如何带动用户主动下载并使用,才是这个智慧城市产品能否带来实际价值的核心问题。

  成都某城投平台子公司所参与的智慧社区项目的研发在三年时间里已经花了将近3亿元,至今也没有找到市场出口,更难谈经济效益,这个烧钱的项目让老板非常“光火”,要求研发团队成员通通“跑市场”做推广,若今年还不能见成效,就打算停掉这个项目。

  与之类似的是中国电信的平安医院项目,同样遭遇了推广难的问题。其曾希望通过护士实时采集、反馈病人信息,并按照服务进行付费,但是该项目市场经理陈敏越表示,目前四川省境内购买其产品的医院仅数十家。

  中国智慧城市创新产业大会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即可发现,上述案例几乎发生在全国各个角落。找不到好的盈利和推广模式,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缺乏商用和民用产品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穿越了前几年的“雾里看花”,当前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经历了从“热”转“暖”的过程,——这“并不是说今后就会“凉”了,而是经历了不断摸索和试验的阶段,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产业都认识到,必须要做一些真正能落地,能商用的项目,直接服务老百姓、提供用户粘性高和附加值高的服务。

  互联网+让用户资源寻找落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升温,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切入智慧城市领域,并迅速抢占地方政府资源。

  腾讯在旗下超级App微信中加入“城市服务”,提供交通出行、医疗、社保、交警、户政、出入境、旅游等多种业务查询。腾讯已经在广州、深圳、武汉、重庆等城市展开试点,而最新消息是,4月13日,腾讯与上海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后,上海也将全面接入微信 “城市服务”的入口。4月29日,无锡、常州与盐城三市政府与腾讯公司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联手建设“互联网+智慧城市”。。。

  与腾讯类似,阿里巴巴也不甘落后,4月22日,蚂蚁金服牵头,联合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召开“互联网+城市服务”战略发布会。阿里系的“互联网+城市服务”平台将打包提供公交查询、生活缴费、医院挂号等各类服务。该平台和腾讯微信的城市服务平台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前端入口有三个:支付宝钱包、微博和手机淘宝。阿里系平台一推出,首批就有12个城市上线,今年的目标是50个城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874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