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报触手可及,3D报纸技术原理解析

看报触手可及,3D报纸技术原理解析,第1张

  2010年3月9日,比利时一家日报在其世界版向读者推出“3D”版面,读者可以通过特殊的眼镜来浏览这一新鲜的版面。同年4月16日,全国首份“3D报纸” 《十堰晚报》问世。

  “图片里的人都‘活’了,足球好像踢到了眼前,真像电影《哈利·波特》里的魔法报纸!”戴上一副红蓝镜片的眼镜,您就能在报纸上看到充满立体感的3D(三维立体)场景。与传统报纸不同的是,如果直接用肉眼看,报纸上的照片就像没印刷清楚的双影图片,可如果戴上随报赠送的左红右蓝镜片的3D眼镜后,照片会立刻变立体,图片中的人物也仿佛触手可及。

  

  3D报纸究竟是怎么做成的

  据专业人员介绍,尽管制作3D报纸的流程与制作平常的报纸差不太多,但在图片、排版以及印刷上多了许多更高、更专业的技术要求。

  目前,3D报纸主要采用两种技术,一种是采用了先进的3D拍摄技术进行拍摄,不仅可节省更多后期处理,还能获得更好的3D效果。另一种是合成,把左右两幅图像做互补色处理,然后印刷到纸张上。这种立体图片技术称作互补色立体技术。

  关于合成,具体地说,首先工作人员会先拍摄一对立体图片,当然这两幅图片都是具有RGB三原色的全彩色图片,然后将其中的一幅图片只取其某一种原色(例如绿色),将其红色和蓝色的成分丢掉;而另一幅图则相反,只取红色和蓝色的成分;最后把这两幅只有部分色彩的图片再次合并成一幅图片,印刷到纸张上,就成为互补色立体图。

  当读者佩戴互补色立体眼镜进行观看时,如果左右眼镜片的透光颜色与互补色立体图的图像对应的互补色相互一致,就可以看到立体图片了。以上述互补色立体图为例,立体眼镜的镜片应当是一只眼镜的镜片透绿光、另一只镜片透红色光和蓝色光。那么,读者佩戴立体眼镜,每一只眼睛就只能看见左右图像中的一幅图像。

  由于左右眼镜片分别看到的两幅图像是一对立体图像,因此大脑就将这一对图像合成,形成立体的影像。另一方面,虽然这一对图像的每一幅图的色彩都不是全彩色的,但是,由于两者之间的色彩是互补的,大脑有可以将图像合成为全彩色图像的功能。最终,读者就可以看到一幅全彩色的立体图像。

  不过,专家也建议,互补色立体图特别适用于立体图像印刷,并且制作成本极其便宜、实现难度很低。但是,长时间佩戴互补色眼镜,就像戴任何的有色眼镜一样,也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954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