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技术是否还存在着一些未知的副作用

ARVR技术是否还存在着一些未知的副作用,第1张

(文章来源:映维网)

XR有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但对于这项技术及其对人和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在隐私和安全问题上,我们知道的不多。

这种技术依赖于对用户及其周围空间的持续实时分析。与智能手机或计算机不同,用胶布封住摄像头XR就无法工作,因为如果缺乏空间数据,AR/VR体验可能会导致晕动症或致使用户发生碰撞事故。然而,对于VR/AR正常工作所必不可少的传感器可能会对用户隐私构成重大威胁。

这就是为什么隐私是空间计算所固有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使用混合现实吗? 在基于所述技术的设备和应用成为融入至我们的日常生活之前,我们需要确定这一点。

当我们谈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时,我们指的是什么呢?在虚拟现实中,你完全沉浸在数字世界中。在增强现实中,数字对象仿佛是存在于物理世界中一样。AR和VR都使用类似的基础概念,例如空间计算和3D元素,所以我们将它们归类为“XR”。XR体验需要一堆传感器。例如,混合现实头显不仅包括摄像头,同时搭载红外探测器,注视点追踪器,加速度计和麦克风等。

XR已经用于教育和急救人员培训,并且其用例将继续扩大。在这项技术像智能手机一样实现大规模普及之前,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确保安全和隐私。空乘人员审查安全程序,学校进行消防演习不是毫无原因。当你为紧急事件做好准备时,你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实际发生的状况。借助XR,我们可以将应急人员沉浸在与现实生活极为相似的情况中。更逼真的体验可以更好地帮助相关人员,同时能够突出需要填补的任何漏洞。

我们知道VR会影响大脑处理和心理。多款VR应用已作为暴露疗法来帮助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然而,它是否同时会引起负面影响呢?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即便朋友和家人生活在世界各地,但借助社交VR体验,我们可以更直接地与朋友和家人联系。社交VR不仅为加强联系提供了空间,而且同时允许你选择不同的虚拟角色。你实际上可以成为别人,甚至是猫咪。

我们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互动的方式对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尽管这可以用作身份验证机制,但它同时带来了风险:可以用于身份验证的任何元素都必须唯一标识。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工作中使用VR头显,然后回家后进入社交VR空间并成为某个政治团队的竞选活动志愿者。如果你的雇主可以可以根据虚拟角色的行为和表观判断者就是你本人,而且雇主不认可所述的精选活动,你将为之奈何呢?

与目前的设备识别方法相比,这种类型的识别甚至可以更严重地侵犯隐私。教育是另一个新兴的用例。学生可以乘坐虚拟版本的“神奇校车”,无需离开教室就可以探索太空。这种体验可以增加参与度,特别是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但是,我们不确定将儿童沉浸在XR环境中的心理影响。与成年人不同,儿童依然在学习如何区分幻想与现实,他们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儿童对沉浸式体验中的潜在风险特别敏感。

沉浸式体验将如何影响正在发育的大脑呢?沉浸式体验对儿童和成人的影响有何区别?离开沉浸式体验后,这是否会带来身体方面的副作用?这都是我们尚无答案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同时考虑沉浸式空间对儿童和隐私的影响。大多数研究都认识到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需要区别对待儿童和成人。XR体验需要数据才能正常工作,而系统会生成大量数据。在就数据收集和保护儿童数据进行决策时,我们如何能够提供教育性的机会呢?

我们必须共同努力确保XR成为一种安全的技术。与任何新兴科技一样,XR潜力巨大,但它同时存在着对身心影响之外的风险。降低风险是任何流程的组成要素,但遗憾的是,这是一个有时被忽略的步骤。讨论XR的潜在风险是迈向安全的一步。开发者需要考虑不同的情况,如当不怀好意的用户使用所述技术时会发生什么。然后,开发者在设计内容时需要采取额外的隐私和安全措施。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多为杰出的技术专家,甚至企业都大声疾呼行业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技术发展。人本科技中心(The Center for Humane Technology)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并致力于围绕科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影响和数字成瘾等方面推动更为人性化的发展。这个组织的创始团队包括来自谷歌,Mozilla,美国中央情报局,苹果和微软等组织结构的人员。他们都是为创新而奋斗的人群,但他们同时认识到需要研究和承担责任。

我们不能在五年后再反思问题的发生,而是立即着手解决相关的问题。就具体步骤而言,开发者可以选择已经抽象数据的API,而非通过原始的摄像头访问权限来分析用户周围的区域。简而言之,你可以先围绕隐私进行设计。随着XR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解决方案会陆续浮现,但要确定它们,工程师首先需要开始询问真正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105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