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计画 搅动大陆医疗器材市场一波春水

中国制造2025计画 搅动大陆医疗器材市场一波春水,第1张

医疗器材大厂过去在大陆市场年年享有双位数的成长,但近期大陆进口替代的政策已经使他们的市占率节节下滑。据金融时报(FT)引述专家指出,这样的趋势还会继续加速。

中信银行(CITIC Bank)报告指出,受人口老龄化、财富增长,以及政府在医疗健保上扩大支出等因素支持,大陆的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估计为740亿美元,年均成长率为20%,

大陆2017年进口了200亿美元的高端医疗设备,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占最大比重,主要是国际大厂如娇生(Johnson & Johnson)、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和General Electric(GE)等品牌分食这块大饼。虽然去年的成长率还是有两位数,但大陆政府已经明确表示会改变这样的状况。

中国制造2025政策要求到2020年医院使用的设备中,要有一半是当地厂商制造,而这比例到2025年必须达到70%。此政策的用意是希望能扶植出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当地企业。

大陆最大医疗器材公司迈瑞CEO成明和表示,大陆当地业者的产品持续不断地在进步,因此市占率也不断提升,这个趋势已经使欧美业者感受到威胁。

FT指出,2017年9月大陆官方要求四川省医院从呼吸器到PET-CT扫描仪等15种类设备,只能采购大陆制造的产品。虽然这是种保护主义的作法,但因为大陆并不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政府采购公约的签约国,因此是被允许的。

由于大陆设备价格较低,这样的政策一部份也是降低成本的考量。地方政府官员是以地方医疗保险基金做为筹码,因为一大部分的医疗支出是要靠这部分的资金弥补。由于进口的产品无法申请医疗健保给付,这使得市场快速地调整了需求,大陆心脏支架目前就是主要采用当地公司的产品。

美国波士顿顾问公司(BCG)指出,因为大陆的企业在研发能力上有所提升,又有商业营销的优势,在医疗器材市场上攻势凌厉,使得跨国公司的骨材产品在过去5年里,市占率从原先的80%掉到50%以下。

但麦肯锡(McKinsey)合伙人Florian Then认为,大陆政府的确是想推升进口替代,但如果跨国品牌产品是在当地制造的,应该也可以申请包括在大陆政府采购清单中。

跨国企业也必须顺应大陆政府鼓励当地制造的作法,调整其商业模式,把供应链本地化。Florian指出,Johnson & Johnson在大陆就有两个制造中心,并且计画设立第三个。

自2010年起连续8年针对21类医疗设备在大陆市场占有率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2017年在超过4,200家医院1万多名行业资料研究员的回应中,除了磁共振(MRI)、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机(DSA)、核医学类、硬式和软式内视镜和超音波类设备之外,当地品牌取得主要的市场地位。

至于在大陆设厂的Johnson & Johnson,只有在超音波刀和电刀类别的15%为最佳成绩,仅次于美敦力(Medtronics)的25%和爱尔博(ELBE)的22%,其它项目的市占均微不足道,似乎并没有因为在大陆生产而占到好处。

在这个政策变化当中,最大的受益者是1991年创立于深圳的迈瑞。该公司2015年第3季的净营收为3.27亿美元,并在2008年以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病人监测系统公司Datascope,成为全球第三大供应商。

成明和指出,当地企业市占率提升是未来的趋势。该公司在超音波显影器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提升至10%,仅次于GE和飞利浦。虽然政策对迈瑞有利,但是不可能全部都采购本地企业制造的产品,因为有很多产品仍然无法在大陆制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224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