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进军医疗行业:精准定位到手术位置,手术时间能缩短一半

手术机器人进军医疗行业:精准定位到手术位置,手术时间能缩短一半,第1张

5月23日下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创伤骨科手术室在进行一台特殊的手术。患者被诊断为骶骨H型骨折、脊柱骨盆分离、低位髋臼前柱骨折。手术中,一台手术机器人成为医生们的“新助手”。

机器人是怎么在这台手术中出色完成任务的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孙大辉介绍,手术前,通过把三维影像扫描融合在一起,图像被同步传输至机器人系统。医生在计算机导航系统屏幕上设计好钉道,就如同拥有一双“透视眼”,准确判断通道安全后,就可以把螺钉固定。

“以前,通过人工徒手 *** 作时,手术用螺钉子打到一半时候,如果发现螺钉位置有偏差,就要完全通过人工 *** 作再进行调整。”

孙大辉表示,而有了“独臂侠”,就可以通过电脑精准定位,自动生成一个最合理的三维通道,只要通过医生下指令,“独臂侠”就会按照生成好的路径精准将工具精确定位到手术位置,让套筒指向目的钉道的进钉点。并沿着套筒钻入导针,插入患者身体内部,确认位置无误后,再把螺钉套进导针固定、拔出导针。

这个过程是有些复杂的,但在“独臂侠”的 *** 作下,不会因为偏差而让导针有偏离,造成血管、神经的损伤,这也在无形中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

通过“独臂侠”,还能把传统的手术达到标准化程度,让手术误差仅为0.1—0.2毫米,使复杂手术的风险率降低。“用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患者的软组织损伤小、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恢复更快,而且手术时间能缩短一半。”孙大辉主任说。

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由机械臂主机、光学跟踪系统、主控台车构成。从仿生学的角度形容,光学跟踪系统就像是机器人的“眼”,不仅透视骨骼的深处,还实时监控每一个手术环节;机械臂就是机器人的“手”,6轴的设计兼顾了灵活性和稳定性,而主控电脑系统就等于机器人的大脑,传达医生的想法给以上两个设备,帮助医生进行“路径规划”。

手术中,医生通过这样的“透视眼”,就能对患处进行三维影像扫描,将手术工具精准定位到手术位置,则不需要反复透视来确定进钉位置,极大减少术中辐射次数,让医生与患者受到的辐射伤害降低到最低。同时,也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

据孙大辉介绍,机械人对于脊柱及四肢创伤,尤其在上颈椎疾病、脊柱畸形矫正、脊柱术后翻修,及骶髂关节、股骨颈、髋臼等部位的手术方面都很有优势。对骨盆及髋臼等常规手术难以置钉的患者,以及一些因骨质疏松而不便进行多次进钉尝试的患者也很有利。

随后,记者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创伤骨科了解到,该院成为由两部委批准创建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成为全国21家牵头医院之一,也是吉林省唯一一家牵头医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226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