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人驾驶铺路车厂加速导入X-by-Wire

为无人驾驶铺路车厂加速导入X-by-Wire,第1张

  线传控制(X-by-Wire)技术愈来愈夯。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及无人驾驶应用快速兴起,使得日产(Nissan)、奥迪(Audi)等车厂,以及车用电子供应商博世Bosch)都已争相采用线传控制技术,取代传统机械和油压式设计,以提高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稳定与可靠度,并为日后实现自动驾驶奠定重要基础。

  华创车电前瞻工程部资深经理陈正夫表示,X-by-Wire技术可使智能汽车更人性化、客制化,未来势必成为汽车电控系统设计的趋势,也会有更多的车厂导入,尤其是整合性的线传控制系统应用更将成为主流。

  

  华创车电前瞻工程部资深经理陈正夫认为,X-by-Wire将是ADAS、无人驾驶概念成形的重要基础。

  陈正夫进一步指出,线传控制系统的优势之一,在于可整合多个系统,以增添应用附加价值。以自动驾驶功能为例,在停止前进准备倒车时,会运用到线控煞车 (Brake-by-Wire);换档时则采用线传换档(Shift-by-wire);开始倒车进入停车位置时则运用到线传转向(Steer-by- wire);调整倒车速度时则须透过线控驱动(Drive-by-Wire)与线控煞车两相搭配;而避开障碍物或前后调整车距则是运用到全部的线传控制系统。

  不过,陈正夫坦言,线传控制系统的可靠度及安全性仍是目前最大的技术挑战;过去某些车厂导入相关技术后,发现引擎低温可能会导致软体失效,或是软体失效后备份系统效率不佳,虽然系统失效时可由机械取代,但系统转换时间过长又会导致方向控制不易,这些困难都曾让部分车厂恢復成传统煞车系统或是将部分车辆召回。

  据了解,线传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关键失效率(Safety CriTIcal Failure)须维持在每小时0.0000000001(10-9/hr)次以下的水准,且即使发生单一失效模式(Failure Mode),整个系统也须运作如常,即使上述目标无法达成也须有备援系统应急,以让部分的失效系统在安全许可範围内,能以局部功能运作使行车过程受到最小的影响。

  虽然线传控制系统存在一定技术风险,如须考虑到周全的失效模式、备用系统成本高、电能技术需求高等,不过,随着X-by-Wire技术可靠度日渐提升,奥迪、日产等车厂,甚至是The New F1赛车也都于近日争相导入线传控制系统;陈正夫指出,可靠稳定的线传控制系统未来将是无人驾驶概念成形的重要基础,这也是线传控制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315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