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裂纹一般来讲通常分为纵向裂纹、横向裂纹、网状裂纹、剥离裂纹四种。
1、纵向裂纹(又称轴向裂纹)
这类裂纹特征是沿轴向分布,由工件表面裂向心部,深度不等,一般深而长,在钢件上常用一条或数条。
2、横向裂纹(弧形裂纹)
横向裂纹的断口分析表明,断口与工件轴线垂直,断裂的产生不是源于表面,而是在内部。裂纹在内部产生,以放射状向周围扩展。
工件的凹槽、棱角、截面突变处常发生弧形裂纹。
淬火工件有软点时,软点周围也存在一个过渡区,该处存在着很大的拉应力,从而引起弧形裂纹。
带槽、中心孔或销孔的零件淬火时,这些部位冷却较慢,相应的淬硬层较薄,故在过渡区由于拉应力作用易形成弧形裂纹。
3、网状裂纹
这种裂纹是一种表面裂纹,其深度较浅,一般在0.01~1.5mm左右。裂纹走向具有任意方向性,与工件的外形无关,许多裂纹相互连接构成网状。
当裂纹变深时,网状逐渐消失;当达到1mm以上时,就变成任意走向的或纵向分布的少数条纹了。
4、剥离裂纹
这种裂纹多发生在表面淬火,或表面渗碳,渗氮和渗硼等化学热处理的工件中。裂纹的位置多在硬化层和心部交界处,即多产生在过渡区中。
淬火裂纹的特征
在淬火过程中,当淬火产生的巨大应力大于材料本身的强度并超过塑性变形极限时,便会导致裂纹产生。淬火裂纹往往是在马氏体转变开始进行后不久产生的,裂纹的分布则没有一定的规律,但一般容易在工件的尖角、截面突变处形成。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淬火开裂,可能是沿晶开裂,也可能是穿晶开裂;有的呈放射状,也有的呈单独线条状或呈网状。因在马氏体转变区的冷却过快而引起的淬火裂纹,往往是穿晶分布,而且裂纹较直,周围没有分枝的小裂纹。因淬火加热温度过高而引起的淬火裂纹,都是沿晶分布,裂纹尾端尖细,并呈现过热特征:结构钢中可观察到粗针状马氏体;工具钢中可观察到共晶或角状碳化物。表面脱碳的高碳钢工件,淬火后容易形成网状裂纹。这是因为,表面脱碳层在淬火冷却时的体积胀比未脱碳的心部小,表面材料受心部膨胀的作用而被拉裂呈网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