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识别无处不在,当你使用苹果的Face ID解锁iPhone时候,当你在机场检票口登机的时候……显然,面部识别已经不仅仅存在于虚幻的未来科幻电影之中,如今,它已经开始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因为越来越来多的生活家居产品附带智能功能。
比如,Nest生产的Hello门铃可以识别出熟悉的面孔,来告知用户究竟是谁打来的电话。Nest Cam IQ室内、室外的智能摄像头均可以监测到谁在家中,谁在门外。甚至,售价为2900美元的索尼Aibo机器狗,也能够知晓是谁在给他提供骨头,这也是这款产品非常重要的特性之一。
与此同时,市场上这一趋势也没有放缓的迹象。TP-Link Kasa公司智能家居产品线在今年1月的CES大会上,推出了具备面部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制造商们已然将面部识别功能当作了产品的“卖点”来宣传。但是,仔细想一下,我们的生活中真的需要在花园、厨房、卧室中都接受毫无缘由、令人无法喘息的的面部识别功能吗?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彻底摆脱设置在机场、零售商店等等公共场所的面部识别应用貌似不太可能。但是,当用户开始搜集来自于家庭、朋友、陌生人的生物特征数据时,其实从另一个侧面,也意味着触碰到了道德底线。或许用户通过面部识别功能的摄像头,知道谁在自己家门口时,得到了短暂的内心平静、安全感。但却是以牺牲其他人的隐私为代价的,他们的生物特征数据随时可以发送回制造商甚至黑客。
关乎合法什么事?
考虑道德的时候,不妨先考虑一下法律。即使目前还没有任何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可以管理面部识别,依然无法阻挡数据隐私问题在美国国会上热议程度。然而,三个州没有等到国会采取行动。
2008年,美国伊利诺斯州通过的生物识别信息隐私法(BIPA)是最古老和最严苛的立法。它规定了如何收集、存储、使用甚至销毁生物特征信息。一年后,德克萨斯州通过了《德克萨斯州生物识别隐私法》,而两年前,华盛顿签署了自己的州议会1493法案。
当然,这些法案主要针对商业应用,不适用于保护住宅或私人财产上的生物特征数据。包括纽约在内的其它八个州也试图通过保护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但最终以失败告终。阿斯彭政策中心负责人贝齐库珀Betsy Cooper表示,现在法律环境还不确定。阿斯彭政策中心以Y Combinator等技术孵化器为模型,向技术专家传递政策制定的相关细节。
贝齐?库珀说:“人们对生物识别身份以及如何进行管理越来越感兴趣。我的研究表明,这些主要集中在私人实体上。因此,公司使用这些数据,而不是私人消费者使用这些数据。这就为消费者将受到怎样的影响增加了相当不确定的因素。”
你被拍摄中,请保持微笑
贝齐库珀接着说,当捕捉他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时,不仅仅是关乎合法还是非法。当一个户主增加了面部识别技术,复杂的关系开始起作用。“这其中存在着深刻的伦理问题。因为虽然个人与跨过门槛的人之间的关系较为清晰,但跨过门槛的人与其他所有公司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却不那么清晰。”
对于库珀而言,这个问题涉及到设备制造商如何处理,与用户关系亲密的人或者客人的生物特征数据。这意味着,在安装摄像头、门铃或者相关应用程序时,应该由用户进行相关尽职调查。
所以,用户在考虑产品时,需要仔细阅读条款和条件,并了解设备捕获的视频、图像和面部数据会产生什么后果,以便负责任地使用它。如果用户完全忽视法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用户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自己的隐私,但最终用户会相信公司披露了它怎样使用了用户的数据。
例如,Nest在其隐私政策中警告表示,面部识别责任完全取决于消费者:
“根据您居住的地方以及怎样配置的产品和服务,您可能需要获得明确的同意才能扫描您家庭附近的人的面部信息。”
索尼Aibo也有类似的条款、条件。除了同意收集面部识别数据外,索尼还表示:
“每个Aibo产品用户需要进一步征得数据采集同意,他将从任何他允许接近,或与他的Aibo产品互动的人那里获得类似的同意。”
换而言之,这些公司通过让用户自己承担责任,面面俱到地确保用户购买的设备,接触到的每个人都同意收集他们的数据。但用户也不可能在自家门前贴上“保持微笑,摄像头正在工作”这样类似的提醒牌。看起来几乎不可能,至少也非常不方便,需要在每次互动中都得到明确的同意、准许。
当我们在公共场所时,有了能够记录我们或捕捉我们图像的设备,我们基本上已经放弃了任何有希望的知晓形式。贝齐?库珀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们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有人可以在Instagram上录制你的照片,任何时候只要你穿过街道或参加体育赛事,到处都有摄像头,可以把你放在大屏幕上。”
个人与私人财产
作为一名房产所有者,你或许可以争辩说自己有权知道你的房子里和房子周围究竟发生了什么。因为有人在你的财产附近时,你有权收集他们的面部识别数据。另一方面,租客提出了其他一整套的问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在法律上是正确的,因为没有任何法律直接针对私人财产方面的面部识别管理。有关录像的法律(使用无法识别人脸的设备)只禁止在人们希望得到合理隐私诉求的地方使用录像,例如,浴室。
尽管你自己的私人财产是一个确定的地方,也是绝大多数人感觉到可以自行决定,需要投入多少技术含量的产品。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位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有必要在你住址附近经常出没。
试想一下,我的房子很有魅力,但没有邮箱。而我们的前门有一个储物柜。这意味着,我们的邮递员必须走到我们的房子门口,打开储物柜,再把一堆信扔出去。
我的智能摄像头可能会在邮递员接近时收集他们的面部识别数据,然后将其发送到空中。那位邮递员值得通知吗?他们肯定不会受到这些通知的掌控。因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是离我们的摄像头或门铃非常近。
幸运的是,目前的摄像头和门铃只能报告他们看到的一张陌生脸。为了让智能摄像头可以告诉你谁在门口,你需要训练它将面部信息与实际的名字联系起来。这需要这个人多次在你家门口露面,所以一次性的来访者不会付出太多“精力”。
面部识别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如果我们真的想处理隐私问题,我们应该从互联网诞生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了。那艘船已经开航了,但很明显隐私问题已经开始成为公众非常关注的问题。
Facebook在隐私问题上的人气正在下降,在年轻用户中尤为明显。尽管这标志着公众需要科技公司承担更多的责任,但大多数消费者仍然很有可能为了拥有这个街区最智能、最聪明的家,而继续忽视这些问题。
在美国,照相机、门铃甚至具有面部识别能力的手机,都必须经过训练才能了解面部表情。美国并没有全国性的人脸数据库。例如,当一个设备捕捉到一个图像时,它可以从中数据库中提取信息。但这种数据库确实存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
尽管国土安全部坚持说,新的真实身份z系统并没有建立一个国家数据库,但对于联邦政府获取这些国家级的数据可能并不太困难。如果有一天罪犯或失踪者可以通过面部识别摄像头在街上被辨认出来呢?这值得权衡个人数据隐私吗?这就是我们社会需要做出的决定。
什么离我们渐行渐远?
在数据采集设备方面,我们至少需要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是的,这可能需要额外的时间和消费者的研究。这和购买其它产品有什么不同吗?有些人仔细阅读食物成分表和营养标签。其他人研究服装或家用产品,以确保材料是环保的、公平的贸易或当地采购的。同样的态度其实也适用于消费技术。
或许这只是我个人对黄金法则的信仰,或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感,但是我认为我们有责任对自己,甚至与我们的设备交互的人们,知晓我们的数据发生了什么,并清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了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