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无人机愿景受困于禁飞令 大疆如何走向“独角兽”

大疆无人机愿景受困于禁飞令 大疆如何走向“独角兽”,第1张

崛起于2012年,至2017年底销售额过180亿之后,大疆成为全球无人机及飞行影像系统的领军者,以连续多年增长翻番的业绩,构建了消费级无人机的统治性王朝。但是受困于禁飞令,消费级市场增长已然放缓,无人机向细分行业发展,从2C转战2B是必然趋势。

对于可能媲美航拍领域、最有前景的农业领域,大疆2015年发力投入。为了更大商业愿景和公司估值,“独角兽”大疆必须要走好这一步。

但是,它遇到了极飞农业无人机的顽强抵抗。两家农业无人机采取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大疆直接沿用消费级市场思路,注重飞手 *** 控飞机喷洒农药;而极飞在研究了农业实际情况后,力推飞机自主飞行,通过一种叫RTK的(类似于GPS)信号装置,设置好路线后,让无人机实现“傻瓜式”飞行喷药,减少人为因素,更加注重打药效果的标准化。

比如,极飞无人机喷药飞行时,设置了飞行速度为每秒6米,再想提速很难。而大疆无人机可以轻松飞到每秒12米。农民的希望是飞慢一些,以便药水稳稳洒到农作物上。可是这一普遍需求好像从未传导到大疆农业无人机决策的中枢神经系统里。

而在农业无人机的销售渠道上,大疆也有了一些困难。一位名叫任佳琦的经销商,是浙江省大疆农业无人机主要代理,他说,与他对接的大疆无人机区域经理,“连水稻都不认识,只管收钱发货。”

一位大疆经销商向腾讯记者透露了一个流传甚广的细节,大疆做农业无人机之后,一位地方上的农业口政府领导要去大疆考察,因为涉及到无人机农业补贴,牵线的人向大疆提出,领导去了之后,不要在门口出示身份z登记了,通融一下。最终,这番预先的提示没有起到作用,领导在门卫被拦下,当时很尴尬。

双方各显身手,经过2017年厮杀,现在,极飞成为农业无人机细分行业口碑公认第一,超过了大疆。这是大疆所向披靡的“神话”首次遭受现实重拳。

面对极飞的竞争,大疆凭大体量率先降价。过去两年里,只要极飞发布新品,大疆就发起一轮大降价。另一家农业无机创业者浙江启飞智能钟永盛告诉记者,“直接把经销价降到1万以内,大疆一年利润这么高,拿出一两个亿的利润来有何不可?如果大疆早点这么干,极飞就没机会。现在极飞把它压住了”。

封锁所有对手

2017年12月,在华南农业大学由精准农业教授兰玉彬主持的一个会议上,农业无人机众厂家大疆、极飞、全丰和汉和等一把手和负责人齐聚一堂。会议之前,极飞创始人彭斌调侃地说,“农业无人机一年只有5万台销售量就饱和的话,咱们就此散会吧,不用再研发、开会和创业了。”

现场哄堂大笑。

彭斌此番话针对2017年12月上旬大疆在农业无机新品发布会上公布的测算数据。在大疆算来,效率提升后,全国市场只需要4.5万台农业无人机喷洒农药就饱和。而彭斌估算,全国需要50万台农业植保无人机,约是一个300亿-500亿的市场。

两家喊出的数字相差悬殊,隐含杀伐之声。极飞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分析,大疆如此说法是以行业领导者身份唱衰行业,以达到抑制极飞目的,劝退投资人。

作为行业霸主,大疆不愿看到另一家竞争者、挑战者出现。从早于极飞售卖农业无人机,到被极飞挑战贴身肉搏,大疆相继采取了降价、渠道调整和更换农业板块主管等措施,最后为唱衰行业,封锁力度逐步上长升。

2017年底广州举办的全球财富论坛上,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罗镇华对外表示,这两年大疆有意识地放慢脚步,练内功,突进细分、定制化业务,农业植保无人机业务“开始重心不放在利润这边。”

实际动作在价格层面。极飞发布P系列2018版之后,大疆农业无人机发起凌厉价格战,MG-1S销售价42150元跳水至33500元。

类似封堵策略在农业无人机之外市场屡试不爽,基本没有给对手机会。

2016年下半年,北京无人机厂家零度智控联合高通一起,研制出口袋便携式无人机Dobby,整机重量只有200多克,四个旋翼折叠自如,可拍照、录制视频,价格下探至2000元左右。当时一个月产量超过1万台。零度创始人杨建军对腾讯记者称,“大疆无人机专业级拍摄是单反相机,口袋便携式无人机可以看作是卡片相机。”

与零度推出Dobby几乎同一时间,另一家叫作零零无限的公司推出折叠式可在办公室飞行的小无人机。也是瞄准大疆留出的市场空白。

但是,大疆反应迅速,很快推出更加轻便的Mavic Pro御系列,重量降至743克,小巧可折叠,售价拉至5000元档口。这一举措进一步降低了无人机入门门槛。不多久,大疆另外成立子公司睿炽科技,单辟了一个子品牌特洛(Tello),针对儿童玩具市场的无人机产格为699元,主要面向平价无人机市场。

至此,大疆搭建起从高至低、严丝合缝的产品和价格矩阵。效果很显现。零度Dobby无人机受大疆压制,在2017年没有出现逆袭。杨建军事后向记者复盘,“产品不能算失败,供应链上太激进,压货备料20万台,一有物料剩余,立马吃掉所有利润,背上供应链负担,下单下多了是最大教训。”

对于大疆的Mavic Pro(御),杨建军评价,“虽然时间晚于我们,但飞起小了,性能又没有妥协,有一定竞争优势。”

现在,Dobby(消费级)无人机已不是杨建军公司重心所在,他将公司方向调整向安防和巡检行业所用的侦察机上,近期将发布新品。零零无限折叠式无人机也没有爆发,正寻找新一轮融资。另外一家叫臻迪的无人机公司则转去做水下无人机、探寻鱼群去了。而曾经热闹一时的小米投资的无人机,在炸机之后,失去了声音。

过去五年,大疆一路高歌,在急剧变化的内外环境之中快速扩张。仅就员工数量而言,从2013年的千人规模扩张到了现在的12000多人,成为无人机行业霸主,几乎成为赢家通吃局面。

只有一个例外,极飞在大疆的围剿中生存下来,2017年,极飞销售额3亿,大疆的销售农业无人机数量超过极飞,极飞却以专业化服务在大疆眼皮底下成为行业内公认领导者,“所有资源都会向极飞集中,他只要不犯重大战略性错误,会越做越好,成为行业第一”。同为农业无人机创业者钟永盛分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639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6
下一篇 2022-08-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