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圈是一个瞬息万变的领域,从VR技术、AR技术、人工智能到如今的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多新技术、新概念的出现,人工智能也在渐渐遇冷,当大潮退去,讲技术却找不到应用场景,抢人才却留不住人才,人工智能还能走多远?
2017整整一年,围绕人工智能的巨头投资、创业押注不绝于耳,融资额度不断刷新纪录。但是无论是图像、语言交互,还是算法、机器学习都不足以与实际场景结合,换句话说,落地成为最大的难题。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新技术、新概念的出现,也让人工智能逐渐遇冷。2017下半年随着比特币的大涨,区块链成为大家关注的新热点,几乎占据了投资人、媒体人的朋友圈。
讲技术 却找不到应用场景
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代表着未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除了某些特定场景之外,大家几乎无法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
举个例子来说,智能音箱可以说是借着人工智能浪潮最先起来的产品之一,2017年一度呈现“百箱大战”的局面,也是阿里、京东、小米等巨头抢滩的要地,但是作为核心卖点之一的语音识别在体验中并没有大众所期待的那样优秀。
首先,语音识别需要庞大的数据库支持,但是当我们真正使用时会发现有很多表达习惯并不能被机器所理解。虽然很多语音识别公司都说自己的技术识别率已经到95%,甚至是98%,但是在方言、咬字、吞音等常见情况下,大部分产品都无法做出合理反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IT耳朵评测文章,了解更多内容)其次是声音采集的准确性,虽然智能音箱主打的场景是客厅和卧室,但是使用时场景是比较复杂的,人说话的声调、语速等都不相同,采集声音时会受到其他人员、环境杂音、甚至是音箱自身的干扰,这都会导致准确率下降影响体验。最后也最重要的是缺乏交互自然性。几乎所有智能音箱产品都需要一个类似“芝麻开门”的语音密钥来唤醒,且每次发布指令时都要重复一遍唤醒词,这就让用户与产品之间产生明显的距离。
综合看来,智能音箱的产品形态确实足够新颖诱人,但是其本质还是一个语音助手,并不能完全胜任智能家居中控的角色。
另一个明显的例子自动驾驶技术。大家习惯把自动驾驶分为L1-L5这五个等级,近期我们也采访了一些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的公司,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的技术还处在L3等级,即高度自动驾驶阶段,在应对激烈情况时仍需人为介入。而这样的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呢?
特斯拉对于周边环境的识别是通过设置在车辆上的12个长距离超声波距离传感器Ultrasonic Sensors、1个长距离雷达Radar和1个前向摄像头Forward-facing camera来实现的,而国内其他公司的解决方案也都类似。但是通过长时间的走访和观察,我们也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首先雷达或者超声波是会相互干扰的,试想一下十几辆车堵在路口,他们之间会形成强烈的干扰从而导致收集到的数据出现偏差。其次前向摄像头也不是万能的,想想微博上热议的“远光狗”,想想繁华街市的各色霓虹灯,这些都是对摄像头最大的挑战。在一次与四维图新自动驾驶研发部负责人聊天中,他也坦言,目前自动驾驶使用的摄像头在弱光、逆光、或者多种光源的复杂环境下仍然很难准确做出判断,甚至在一些没有道路标志线和明显路边的地区也很难精准识别。
人工智能在2017年发展最快的两个典型案例中,表现都不能让人满意。再看看其他的应用场景机器人、智慧物流、智慧城市似乎又离消费者太远。各大人工智能公司频频爆出融资消息,发布会也没少开,但是却很少听见落地的案例。
玩概念 却做不好体验如商汤、旷视、依图、图森这些国内人工智能风口上的企业大部分是做算法的,由于技术的商业化程度不足,往往只能通过项目定制的形式为客户提供AI技术服务,即简单粗暴地卖模型、卖算法,如人脸识别技术服务、基础语言识别服务、金融领域的知识图谱工程等。但以人和算法作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不可持续的,尤其目前深度学习领域的算法红利期变得越来越短。
以面部识别为例,经过iPhone X的教育,手机面部解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厂商的标配。但是作为消费者来说98%的识别率和99%的识别率在体验上几乎没有区别。而用过面部解锁的用户都知道,在移动(晃动)中无法解锁才是其目前无法取代指纹解锁主要原因。
商汤科技就曾联合OPPO手机,为旗下旗舰机R11s提供面部识别解锁方案,但是经过我们的实际测试,R11s除了能扫描人脸并解锁外,我们竟然用一张一寸照片成功解锁手机,这其中的安全隐患有多大各位想一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IT耳朵评测文章,了解更多内容)当然智能手机的前置摄像头采用什么样的参数和防抖技术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公司无法控制的,所以出现这样的体验结果并不能完全怪方案提供商。
但换个角度想想,消费者可没时间理解这技术背后的复杂程度,大家只会觉得面部解锁这个技术不好用,慢慢的就会让那些敢于尝鲜的体验者失去热情,甚至不再接受这项技术。就像两年前的VR市场,九块九的VR设备的确让更多人有了亲身体验VR的机会,但是也让跟多人远离了VR,不是吗?
抢人才 却留不住人才人工智能虽然出现已久,但是国内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不多。根据亿欧网发布的《亿欧智库:主要中国企业核心AI人才图谱》显示,218位人工智能华人高管里,知名大学相关专业毕业的博士生占85%,而这些人基本上涵盖了国内你能想到全部人工智能知名公司。
但是,有了这些人就能踏实搞好产品吗?通过整理公开资料我们发现: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离职创立Deeplearning.ai;百度高级副总裁王劲离职成立景驰科技,专注于无人驾驶出租车技术方案研发;云知声CMO离职创办人工智能教育公司先声教育;商汤科技曹旭东离职后创办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格灵深瞳的丁鹏博士离职创办人工智能医疗公司DeepCare;英特尔的吴甘沙等5人离职创办自动驾驶公司驭势科技;乐视超级汽车副总裁倪凯单飞创办禾多科技……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曾公开表示“人工智能目前最需要的是人才,尤其是在行业应用领域。”
可见人才对这个行业的重要性。几乎每个成立三年以上的人工智能公司都会存在一次“团队出走,二次创业”的事件,也正是这些“釜底抽薪”事件的发生,导致很多公司在产品迭代上停滞不前。
根据数据报告显示,目前人工智能企业更加青睐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中高端人才,且挖角的工资一般是现有工资水平的2-3倍。顶级人才离职创业、中高端人才被挖角已经成为国内人工智能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大潮退去 人工智能还能走多远?伴随着比特币的火热,区块链近来成为关注的新宠,大额融资事件也开始逐渐出现,一时间大家茶余饭后都用“炒币”作为谈资。而炒作了一年的人工智能技术,似乎遇冷了。
这里所说的“遇冷”并不是说行业的凋零,更多是指在一年间形成的行业格局。从资源的角度来说,过去的一年间国内前50的人工智能企业几乎拿到了市场上80%的融资,而由此带来的资源高度集中是后来的创业者所无法企及的。从技术角度来看,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图像处理、辅助驾驶等相关领域也已经形成一超多强或者多超多强的局面,中小团队很难与之匹敌。从应用角度来看,诸如商汤、云从等公司已经和众多伙伴展开合作,这背后的数据将是技术迭代的前提条件,又甩开那些只在实验室中做研究的团队几条街。这样看来,抛开BAT、微软、谷歌等顶级巨头不谈,单单是头部的这些人工智能公司就已经印证了所谓的“二八法则”,其他公司还能走多远?
当下国内整个人工智能公司的现状是这样的:首先,钱是有的,动不动就几千万上亿的融资比比皆是;其次,人才是有的,上文已经提到挖人才的现状,另外很多公司也与知名高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最后,技术是有的,据官方数据显示语音的识别准确率已达99%,图像的识别率也在95%以上。但一年下来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却寥寥无几?
或许2018该是技术落地的一年,也是去伪存真的一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