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类音视频SoC系统ATE测试要求

消费类音视频SoC系统ATE测试要求,第1张

  消费类领域的融合正在加速,在消费类电脑以及通信应用中,由于每个设备不断地增添新的功能,它们之间的界线变得更加模糊。例如无线手机,仅此一个设备现已内置数码摄像机、视频、因特网与电子邮件接入、多媒体消息、MP3播放机、位置服务、PDA功能、甚至有广播MTV。

  无线手机出现高品质音视频应用后,需要更快的取样率、更宽的动态范围,更大的内存。即使在汽车的有限空间内,想要实现多声道音频和高分辨率位置显示的存储带有DVD信息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更需要高品质的音视频。

  消费类应用的融合突显系统级集成的重要性,这是RF、混合信号、高速接口电源管理,内存和高性能处理器的集成。为了缩小体积,降低成本和功耗,这类器件是用系统芯片(SoC)或单封装系统制作的。随着功能以及各种芯核的增加,引脚数也在不断增加,以满足数字控制线和数据线的要求。

  行业专用的测试要求

  随着大批量消费类行业中SoC与SIP日趋复杂化,低成本与高器件寿命周期这两个基本要求的矛盾更加突出。消费者要求在相同或更低成本基础上提高性能,同时还常常提出新的改进。因此必须以低成本而又极其快速地对元器件进行彻底的测试。

  在极大地减少ATE体系结构吞吐率开销的同时,在测试中能提供更多的并行处理能力,可能妥善地解决测试日趋复杂化器件带来的附加时间问题。为了解决前沿消费类器件中新出现的模拟芯核难题,除了上述两项措施外,还要保证ATE硬件的分辨率与精度。

  音频DACADC

  高集成度SoC器件,如图1所示的无线手机基带处理器,内置多个性能各异的功能块,承受着规范和测试时间的双重压力。

  消费类音视频SoC系统ATE测试要求,11.jpg,第2张

  简单的10位有效分辨率和4KHz带宽能满足早期无线手机的音频质量要求。最新的发展趋势表明,器件能支持规范要求更严格的CD品质音频性能,立体声以及环绕声效果。市场上声称具有24位音频分辨率,实际有效性能一般有16位至17位,相当于98dB至104dB的动态范围,带宽为20KHz。

  当消费类采用分立的CD品质DAC和ADC时,由于拥有提高器件价格的主动权,ATE相关的测试成本尚能应付。而在SoC中集成CD品质芯核时,由于附加功能增加了测试时间,以及对测试成本(COT)的负面影响,提高器件价格已不能弥补ATE测试成本的增加。

  音频芯核测试时间推导实例

  对混合信号动态测试,防止频谱在分析过程中产生的频谱中泄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满足下列关系式:

  M/N=Ft/Fs

  式中,M为捕获周期的个数;N为取样点数;Ft为测试信号频率;Fs为取样频率。

  对低保真音频器件,如ADC输入的微音器或DAC输出的耳机,采用8KHz取样频率,相当于4KHz带宽。若测试信号频率为1.03125KHz,相对于8KHz取样频率和512点采集,可以捕获66个周期。取样时间等于取样点数除以取样频率,即64ms。音频测试需10次以上的测试,包括多个增益状态;空闲声道噪声(ICN),串扰(XTALK)和互调畸变(IMD),这样,既使是对简单的芯核,总测试时间也需650ms。

  从ATE的模拟或数字捕获存储器向工作站传送20位取样数据,其测试开销亦是十分可观的。为了确定供分析的数据传送量,20位乘以取样点数N,再乘以测试芯核的测试量次数。本例中,20位×512点×10次测量,总计为102400位。假定模拟模块与工作站间的带宽为1MB,测试DAC芯核的传送时间约为100ms。数字捕获存储器传送开销在相同带宽下也是100ms。因此,对语音品质DAC和ADC测试,200ms传送开销将总测试时间增加到1500ms(650ms+650ms+200ms)。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5930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8
下一篇 2022-08-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