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施乐公司发明的网络可乐贩售机拉开了人类追梦物联网的序幕。在利用传感技术,通过网络 *** 控设备的过程中,人们渐渐发现了物联网的价值。伴随互联网的兴起和感知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物联网的想象也开始插上翅膀。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技术时,提出了在计算机互联网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ofthings”(简称物联网)的设想,物联网的概念由此正式诞生。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的物联网之梦也开始起航。“把传感器作为预警终端,把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组网会怎么样?”1999年,时任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副研究员的刘海涛在半夜三点依旧为这个问题兴奋得难以入睡。他突然觉得,“朝着这个方向,一定能做出大事。最终甚至可以做到物物互联,感知世界”。当时,在一些和刘海涛一样热衷传感技术的科研人员的心中,物联梦已开始蠢蠢欲动。
十年间,各种与物联网相关的技术一直在默默发展,逐渐走出实验室,接近人们的生活。当过去的梦想伴随技术的演进渐渐变为现实后,人们想象中的物联网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到手表、钥匙,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感应芯片,把它变得智能化,这个物体就可以‘自动开口说话’。再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人们就可以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这就是物联网。如果物联网搭上互联网这个桥梁,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人们都可以即时获取万事万物的信息。”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教授所描绘的物联网图景中,物联网正在改变我们认知世间万物的方式。这也意味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对一个国家的军事、工业、农业、环境监测、建筑、医疗、空间和海洋探索等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0年9月,物联网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物联网技术、打造物联网产业,首度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今年年初,“十二五”规划又明确提出,将在未来五年中助力中国物联网产业成型,国家对物联网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将逐渐明朗。
对于中国,物联网终于从概念炒作走向实质,它不再是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