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国,服装企业为GDP高速增长贡献突出。但多数服装企业仍沿用传统生产管理方式,信息化程度低、问题和弊病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无法掌握实际生产状态和物料状态,不能针对性进行任务和物料的分配、调整,职工有效生产时间往往不足工时的60%~70%;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难以准确追溯到责任人,无法严格质量监管,产品质量水平偏低;无法准确追踪生产各个环节间物料流转,物料丢失、浪费现象频繁,成本人为提高;无法掌控各项生产任务的实时进度,订单逾期风险高,多任务生产资源调度协调困难。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服装生产企业的整体效益。2008年以来,随着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金融危机造成外需减少等多种不利因素,服装行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服装企业要继续生存和发展,采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生产管理存在问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变得十分必要。
服装生产信息化的难题与解决手段服装生产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款式多、工艺复杂、批量小批次多、订单个性化要求高等特点,反映在信息模型上就是信息量大、种类多、信息之间关联和处理规则复杂。服装企业要实现生产信息化管理,首先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将生产过程中大量物料、半成品、人员、设备等底层状态信息实时、准确采集并提供给管理层。
传统信息采集手段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如:人工记录方式无法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条码标签的识别率受服装车间粉尘、纤维污染以及物料动态特性的影响会造成可靠性降低。有效信息采集手段的缺失,是造成传统MES等信息化系统在服装生产过程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RFID技术的特点决定其在生产过程信息采集方面有以下优势:
1、可以在不影响生产物料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物流和数据信息流的无缝集成;
2、采用电磁场空间耦合的方式,能够在车间充满灰尘、纤维等污染的环境下正常使用;
3、标签具备信息读写功能,可实现生产对象信息本地化保存和读取;
4、标签采用全球惟一识别码及完善的安全认证机制,可以防止标签伪造和数据的恶意篡改。
RFID技术在服装生产应用现状虽然RFID技术在生产信息化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是目前国内外服装生产企业RFID应用还不成熟,在少量的应用案例中也只是用电子标签代替纸质工单来存储信息,没有真正发挥RFID技术的优势。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几点:
1、国内服装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下游,利润空间低、成本敏感,无法引进国外昂贵的工业RFID设备与系统。
2、RFID技术应用于服装生产过程有相当技术难度,而国内在该领域研究起步较晚,更多停留在系统架构和软件层面的研究,缺乏对工业RFID读写器、中间件、实时信息传输和数据处理等底层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突破。
针对RFID技术在服装生产信息化的应用需求,依托国家863项目资助,北京三博中自科技有限公司重点研究服装生产过程RFID的适用性及应用关键技术,并构建了基于RFID的服装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以解决传统服装生产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RFID的服装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总体设计与应用实现
典型服装加工企业生产过程相关环节主要包括:生产任务制订与下达、原辅料领取、加工生产、质量检验和整理包装等。在典型针织服装企业生产环节针对性应用 RFID技术,采集各环节的现场信息汇总到企业信息服务器,构建基于RFID的服装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生产任务进度控制、生产物料追踪以及生产核心环节实时监控调度等功能。
生产任务进度控制为了实现各生产任务进度的实时采集和控制,每个生产任务从制订下达开始就生成一张电子标签任务卡。任务卡保存必要的任务信息,由该任务的生产管理员持有。原辅料领取、加工生产、质量检验和整理包装的每个生产流程环节都设有RFID读写设备,用于采集或写入任务进度相关信息,并上传给企业信息服务器供管理层实时查看和处理。
生产任务制订、下达和管理由计划部完成。计划部下达每项任务时,将任务相关内容写入一张13.56MHz的电子标签(任务卡)发给任务管理员。任务卡的数据存储分为UID区、基础信息区和过程信息区。UID区是独立分区,存储标签的全球惟一编码,在标签出厂时被固化无法更改。基础信息区存储任务号、数量、款式、交货日期等任务信息,只有计划部拥有写入权限,其他生产环节对于该区只有读取权限;过程信息区为不同生产环节划分不同的子区域,每个环节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对应子区域写入或读取相应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