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车辆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

通信车辆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第1张

  1 引言

  如今通信车辆应用比较广泛,但通信车辆由于车体空间狭小且上装设备繁多,其电磁兼容特性十分突出。研究电磁兼容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追求各系统的共存和不降级。根据通信车辆的特点,笔者认为搞清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整车的电磁兼容指标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2 导线对导线的干扰

  导线对导线的干扰是通信方舱中存在最普遍、作用最强烈的干扰,各系统、各组别的电缆捆扎在一起为这种干扰提供了条件。根据通信车辆的结构特点,分析、研究电磁干扰的机理,应用近场理论将电容性(电场)干扰和电感性(磁场)干扰分开来研究会更接近产品的实际。

  2.l 电容性干扰

  两条并行导线,若导线l为干扰源,电压为V1,导线2为被干扰的电路,则产生于导线2与公共地之间的干扰电压可表示为:

 

  式中:ω为干扰源的信号频率;R为受干扰电路的阻抗;C12为两导线之间的干扰电容。

    这是导线对导线干扰的一个重要公式,它说明了电容性干扰电压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正比于干扰源的信号频率、受干扰电路的阻抗R、导线1与导线2之间的干扰电容及干扰源电压.

    对通信车辆来说干扰源的电压与频率是无法改变的, 只有通过减小导线1与导线2间的干扰电容和降低受干扰对象的输入阻抗R来减小干扰电压。而输入阻抗是各系统自身固有的特性,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只有一个可以控制的参数,即干扰电容。干扰电容是面积与距离的函数,因此,减小干扰电容的方法很多,譬如:缩短连接导线的长度、适当安排导线问的位置或利用屏蔽技术、或使两导线间距尽量大等等。若两导线之间距离加大、连接导线缩短,的实际值会减小,由此可以降低导线2上感应到的干扰电压。

  从公式(l)中可以看出,电容性干扰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可以量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

  通过以上关系式看出二干扰情况与频率、磁通密度、封闭回路所包围的面积、两电路之间的互感量成正比。因此,通信车辆完全可以通过控制封闭回路所包围的面积、两电路之间的互感量来改善电磁环境提高整车的电磁兼容性指标。

  2.2 电感性干扰

  对于两条并行导线,电流,在封闭的回路中流动时,将会产生磁通,磁通的大小取决于电流I和电感L的大小,即:

 

  当电流在第一条导线中流动时,会在第二条导线上产生磁通,故两条导线问的互感量定义为:

 

式中:为导线1的电流在导线2上产生的磁通。

  结合式(2)和(3)可以看出:电感越大磁通越大,磁通越大两条导线间的互感量也越大。

  由法拉第定律可知,磁通密度为 的磁场在面积为A的闭合回路中感应的电压为:

 

  两电路之间电感性干扰的基本方程式如式(5)、(6)所示。

  如果封闭回路为静止,磁通密度随时间作正弦变化,但在闭合回路面积上是常数,上式可化简为:

 

  此关系式也可用两电路间的互感量M表示:

 

  式中:M为两电路之间的互感量;为干扰电路上的电流。

  通过以上关系式看出:干扰情况与频率、磁通密度、封闭回路所包围的面积、两电路之间的互感量成正比。因此,通信车辆完全可以通过控制封闭回路所包围的面积、两电路之间的互感量未改善电磁环境提高整车的电磁兼容性指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503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2
下一篇 2022-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