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_技术改变城市管理

智慧城市_技术改变城市管理,第1张

现场参展的某建筑企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们多帮助政府搭建大数据平台,因为很多大数据平台主要为决策者使用,有助于决策、方便公共管理。政府大数据平台前期投入较多,企业在搭建平台方面并不大能赚钱,要通过其他项目补给,利润主要来自于基建项目。

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的背景是整个中国不断发展的城镇化。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却成为很多城市的难题。

智慧城市”是解决“城市病”的办法之一。7月29日到31日,2016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在京举行,地方政府、企业、国外机构等纷纷亮相其中。

相关企业在展示大数据、VR(虚拟现实)等应用前景时,都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诸如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缺乏协同等仍是普遍问题。

有参会企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智慧城市确实智慧度还不够,改善的空间比较大,企业跟政府合作搭建大数据平台本身盈利有限,更多仍然靠基建赚钱。

沈阳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李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很多企业用同样一套“智慧城市”建设办法游说地方政府,没有结合地方特色,未必能解决地方突出的问题。

技术改变城市管理

按照通俗的定义,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而第二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通过新技术和新思路,吸引了众多观众。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兰亭数字展台前,不少公众参与体验了VR游戏和视频。参与体验的公众表示,通过VR眼镜观看的某明星现场演唱会视频,如同置身演唱会现场——360度全景展示,既能看见台上明星表演,又能看见全场观众,抬头可见现场灯光等。

该VR企业工作人员表示,VR有望带来颠覆性改变,未来可应用的领域非常之多,游戏、影视是一方面,还有房地产、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比如网购者以前只能通过图片平面展示某个物品,通过VR技术可以立体呈现某个物品。无疑,这要直观得多。

不过,该工作人员也表示,国内VR技术比国外至少慢了两三年,国内VR呈现出的画面质量不太好,限制了相关应用。

路通科技展示了如何通过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实现工地的智能防汛工作。该公司总工程师黄成明表示,通过对某个地块大量基础数据的采集,根据雨量大小,能准确预测不同地方积水情况,从而适用不同的防汛预案。

黄成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具备了BIM平台,很多地块通过三维影像能直观呈现出来,且图像背后集合了大量基础数据。开发商基于BIM平台,能直接规划建模;政府部门能方便进行老城拆迁、防汛等多项管理工作;开发商和政府基于BIM这一直观平台,能方便达成共识。

据了解,除上述企业外,华为、腾讯、中兴、中国电子等企业均在博览会设有展台,如腾讯现场展示了北京城区实时人流热力图,较直观地反映当天哪些地区人员分布较为密集,哪些地方人群较少。

通过这些最新手段应用,城市的管理效率有望提升。有参展企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实时反映人员、交通等数据,在很多活动现场应用较多,这样能方便活动方进行现场管理,能高效进行人员疏散、减少安全隐患等。

利用市场的力量

不过,也有现场参展企业直言,智慧度有待改善。

某主打“智慧民生”的参展企业,意在将养老、医疗、消费、水电缴费等民生相关功能集合到移动app端。

其中,养老、医疗等服务将依托于社区,具体内容包括可在社区范围内进行诸如心率、血压等简易体检。该参展企业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主要就是方便社区简单体检,在app端养老医疗平台还会发布医疗养生等资讯,后续如何发展还在进一步研究。

某大企业参展平台展现了包括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系列产品。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智慧城市”的概念主要通过安装传感器,来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智慧度确实有待改善。

现场参展的某建筑企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们多帮助政府搭建大数据平台,因为很多大数据平台主要为决策者使用,有助于决策、方便公共管理。政府大数据平台前期投入较多,企业在搭建平台方面并不大能赚钱,要通过其他项目补给,利润主要来自于基建项目。

政府层面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中,也存在一些困惑。沈阳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李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沈阳通过大数据管理局整合了各个部门的数据,一致对外与企业进行合作。但现在很多企业用同一套方案在不同地方游说,没有考虑具体城市的特点,比如沈阳和北京的交通状况就有很大区别,沈阳智慧城市建设还要系统讨论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中,问题仍然不少。如果希望发挥智慧城市的真正作用,需要把更多的应用从政府公共管理中扩展出去。因为,满足市场的需求,才是快速发展的根本。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原主任、智慧城市联盟理事长李铁在“2016年中国智慧城市年度会议”上表示,很多城市政府把智慧城市建立在一种政绩观的基础之上,这里存在很大问题。因为智慧城市不仅涉及政府管理水平提高,更关系到城市居民怎么样通过市场化程度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不是智慧城市的全部。

李铁表示,国际经验表明,很多时候企业发挥的作用远超政府,企业会把各种科技手段,创新利用到极致,因为它有市场和利益的需求。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可运用PPP方式来购买企业的服务,这才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正途。

破除信息壁垒

2012年到2015年,我国已经批准了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有将近300个试点城市,投资总额超过万亿。“十三五”期间,我国还将推出100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国开东方城镇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军指出,现在我国大多数智慧城市建设还在探索阶段,以提供局部的、单一渠道的、基础性的公共服务者居多,横向的交通、医疗、环境、安全等智慧子系统的协同、共享的整体性建设是比较少的。信息资源整合还缺少高水平的标准法规的保障。

破除信息壁垒,仍然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老问题。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张望指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一手抓新技术应用,一手抓体制机制创新,要打破信息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减少治理孤地,提高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李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由于部门条块分割,体制上实现部门信息互通有一定难度。他们正在通过具体项目来推进部门数据融合,比如在“智慧医疗”项目建设方面,可以调动卫计、社保等不同部门数据为具体项目所用。

地方也在不断探索融合。如浙江金华在市政府层面设立智慧城市领导小组,来协调相关数据,将吃、出行、玩、公共服务等多种信息,整合到智慧城市这个大平台上来。

今年以来,我国加强了部际协调工作,5月份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2016到2018年的工作任务分工,对22个部门具体工作进行了分工。

此外,企业间也需要融合。李铁表示,每个企业都力图把自己说成是智慧城市的代表,这就是所谓“碎片化”的智慧。现在很多城市只请一个企业来做智慧城市规划,企业就容易放大企业利益。事实上,所谓的智慧城市是无数个智慧功能的整合,系统性的整合。这方面要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实现跨界融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503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2
下一篇 2022-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