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材制造发展现状 有关《行动计划》发布

浅谈增材制造发展现状 有关《行动计划》发布,第1张

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增材制造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蓬勃兴起,世界各国纷纷将增材制造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新增长点,推动增材制造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设计理念的加速融合。经过30多年发展,增材制造产业正从产业发展起步阶段迈入高速成长阶段,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近年来,全球增材制造产业产值高速增长,已经从2012年的22.8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73.4亿美元,六年增长三倍。根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对25家规模以上成员单位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增材制造规上企业总产值达到31.8亿元,同比增长25.7%,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增材制造新技术不断出现,专用材料种类不断增多,装备性能不断突破,产品质量逐步提升,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预计未来10年,全球增材制造产业仍将处于高速增长期,发展潜力巨大。据IDC预测,至2020年全球增材制造产值将达289亿美元。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全球增材制造产业可能产生高达2000-5000亿美元经济效益。


  《行动计划》的编制背景
  我国高度重视增材制造产业,将其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3D打印技术规模产业化,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都将面临深度调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密切跟踪、迎头赶上。”李克强总理指示“既要瞄准世界产业技术发展前沿,加强3D打印核心技术和原创技术研发,又要加快成果推广运用和产业化进程。”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以下简称《推进计划》),通过政策引导,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尚存在关键技术滞后、创新能力不足、专用材料性能亟需提高、高端装备及零部件质量可靠性有待提升、应用广度深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部署,根据当前增材制造产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需求,2017年12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商务部、文化部、卫计委、国资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等11部门印发《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工信部联装〔2017〕311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密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重点领域制造业智能转型,着力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供给质量,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示范应用,完善支撑体系,探索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增材制造产业做强做大,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具体内容可用“四五六五”四个数字概括:聚焦四大重点领域、实施五大重点任务,采取六项保障措施,实现五大发展目标。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五大目标:一是产业保持高速发展,年均增速在30%以上,2020年增材制造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突破100种以上满足重点行业需求的工艺装备、核心器件及专用材料;三是行业应用显著深化,开展100个以上试点示范项目,在重点制造(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汽车、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家电、模具、铸造等)、医疗、文化、教育等四大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四是生态体系基本完善,形成完整的增材制造产业链,计量、标准、检测、认证等在内的生态体系基本形成;五是全球布局初步实现,培育2-3家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2-3个国际知名名牌,一批装备、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围绕五大目标提出了五大重点任务:一是提高创新能力,完善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运行机制,推进前瞻性、共性技术研究和先进科技成果转化;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提早布局新一代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二是提升供给质量,开展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及装备的研发,提升材料的品质和性能稳定性;大力突破增材制造装备、核心器件及专用软件的质量、性能和稳定性;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和用户对增材制造技术的认可程度。三是推进示范应用,以直接制造为主要战略取向,兼顾原型设计和模具开发应用,推动增材制造在重点制造、医疗、文化创意、教育等领域规模化应用,线上线下打通增材制造在社会、企业、家庭中的应用路径。四是培育龙头企业,支持骨干企业积极整合国内外技术、人才和市场等资源,加强品牌培育;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鼓励特色优势地区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增材制造产业集群,助推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五是完善支撑体系,完善增材制造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健全增材制造标准体系,加快检测与认证机构培育,加快人才培养,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行动计划》的六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统筹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政策要加强协调,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加强对区域政策的指导,完善中央和地方协同推进的产业政策体系。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现有渠道支持增材制造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开展增材制造制造试点示范。三是着力拓宽融资渠道,采取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结合的方式,吸引相关资金投向增材制造产业,推进设备融资租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四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多层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国外企业在华设立研发基地、研发中心,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增材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五是强化行业安全监管,研究建立购买增材制造装备实名登记制度、装备基本信息报备制度和从业认证登记备案制度,依法查处利用增材制造装备非法生产、制造管制器具等违法犯罪活动。六是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需求对接活动,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编制年度产业发展报告,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素质,维护行业安全。
  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其对现行的社会秩序、公共安全管理等将带来越来越多的冲击和挑战,因增材制造技术而可能引发的知识产权、刑事犯罪、人类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已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行动计划》编制过程中,行业专家、政府部门建议应提高警觉,未雨绸缪,加强增材制造行业安全监管。《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研究建立购买增材制造装备实名登记制度、装备基本信息报备制度和从业认证登记备案制度,依法查处利用增材制造装备非法生产、制造管制器具等违法犯罪活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536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3
下一篇 2022-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