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V NAND SSD走向普及 2016年底笔记本电脑搭载率上看40%

三星V NAND SSD走向普及 2016年底笔记本电脑搭载率上看40%,第1张

  据南韩Newsis引用市调机构TrendForce资料指出,2016年第4季出货的笔记本电脑(NB)中,SSD的搭载比重将达40%以上。分析指出,第1季搭载SSD的NB比重占整体28~29%,预估到第4季为止将快速攀升的原因为HDD的价格上扬,及V NAND产品的发展。

  SSD是传输速度较传统硬盘(HDD)速度快4倍以上,可耐受外来冲击的储存装置。噪音和发热问题较少,拥有优势,但价格较HDD高,且储存容量较不足。

  一般称为3D NAND Flash的技术,是将芯片以垂直堆栈的方式,在较窄的面积上,实现低功率、电路集成度高的产品。不仅提升传输速度和生产效益,耗电量也降低。

三星V NAND SSD走向普及 2016年底笔记本电脑搭载率上看40%,第2张

  值得关注的是,V NAND是三星为了展现自家技术能力而使用的词汇,显示目前产品的发展由三星主导。报导指出,目前可大量生产3D NAND的企业仅三星一间。其他半导体竞争企业约要到2017年上半才能量产。

  三星个人用SSD 2015年在全球市场上掌握了54%市占率,三星陆续推出SSD新产品,加速领导市场,5月底三星更推出体积较10元硬币更小的512GB SSD「BGA NVMe SSD」。一个封包内建NAND Flash、DRAM和控制器,体积仅2.5吋HDD的1%。

  在2013年推出超薄型笔记本电脑专用SSD系列产品后,睽违3年再推出搭载面积缩减至5分之1的产品,展现技术力。三星表示,该产品可提升新一代PC的设计d性。未来全球IT企业将可设计并推出更薄、更具设计感的创新PC。

  除尖端技术外,三星的普及型系列产品也持续调降价格,致力于推动SSD大众化。5月底三星追加推出750 EVO系列的500GB容量产品。三星2015年推出125GB和250GB产品,考虑消费者需求,再推出大容量的500GB产品,并降低消费者价格负担。

  新闻幕后:三星称霸SSD市场 各家大厂酝酿反攻

  据南韩情报通信技术振兴中心资料,全球SSD出货量从2015年约1.1万颗,将会一路成长到2020年的2.4万颗,预计这段期间的年平均成长将会达到16.9%。另一方面,HDD则将从2014年的5.64万颗,衰退到2019年的4.2万颗,年平均负成长率约为5.7%。

  到目前为止,全球SSD市场仍是由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取得压倒性的市占率。根据市调机构IDC指出,三星拥有3D V-NAND技术的加持,在2015年SSD市场上,以营收基准来看,市占率为39.7%,而出货量则是40.0%。

  为了要追上三星,英特尔Intel)也开始积极地展开战略投资。自2016年底开始,将会导入比现有3D V-NAND更快,耐久度更好的3D Xpoint内存,并投产以此为基础的SSD Optane。英特尔预计自2016年下半开始在大陆大连的内存厂投资约55亿美元进行生产。

  另一方面,大陆则间接透过收购新帝(SanDisk)来敲开SSD市场大门。目前全球最大的HDD厂商为威腾(WD),威腾最大股东则是大陆清华紫光集团。在2015年10月,威腾展开了对新帝的收购,并在5月完成最后作业。

  在企业用SSD市场中,威腾和新帝合计市占率约为30%,超过了英特尔(24.6%)以及三星(20.6%)。此外,日本东芝(Toshiba)与SanDisk合作打造3D NAND新产线,大陆厂也纷纷发表了投资3D NAND部门的计划。

  这些积极酝酿反攻的各家厂商们,也开始逐步动摇了三星在SSD市场的霸权地位。

  360°:3D V-NAND3D V-NAND是一种利用垂直堆栈技术的闪存,包括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东芝(Toshiba)和IBM等科技业者均开发3D NAND,预计2014年时将可商用化。

  3D V-NAND无须缩小内存单元(memory cell),而是利用3D堆栈技术封装更多的单元,此技术有诸多好处,包括在一个较小的实体空间里提升容积率(Capacity/Volume raTIo),如此将可降低干扰,编程时间也会缩短,再加上各单元互相链接长度缩减,意味着电气性能大为提升,总耗电量跟着减少。

  三星在2013年发布世界首款3D V-NAND(垂直闪存),采用电荷撷取闪存(CTF)架构,将电荷暂时储存在闪存非导电层(Non-conducTIve Layer)的氮化硅(Silicon Nitride)通道中,改善浮点闸极方案中相邻单元格互相干扰的弊病。

  三星目前已开始量产第二代32层V-NAND,耗电量降低20%。此外,IM Flash Technologies(IMFT,英特尔和美光合资企业)、东芝和海力士(Hynix)等NAND厂商也各自有自己的V-Nand计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792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4
下一篇 2022-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