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将于年内发布。除了这500米红线,还规定“低于50万KVAh的企业将不允许再立项,低于20万KVAH企业不再允许继续生产”。
浙江台州的“速起”和德清的“海久”两家公司,虽然都做过环评并通过了审批,但“血铅”事件爆发后,调查组才发现,两家企业均存在未按要求设置卫生防护距离问题。在这两起“血铅”事件中,除了企业主全部被刑拘外,有多名地方官员被停职、撤职。记者还了解到,“海久”是德清县“标兵企业”,当地官员此前正在力推其上市IPO。
此前追责已逐步升级。环保部今年5月下发的《关于加强铅酸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建立重金属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同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成为第一个获批的“十二五”国家规划,足见高层对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关注。
大浪淘沙
“企业原先规划和建设时符合500米的防护要求。但后来许多村民纷纷在防护区附近建房子,有的村民干脆把小卖部盖在了厂区门口。企业除了劝阻,别无他法。结果整顿一来,企业不是搬迁就得转产。” 超威动力总裁办主任刘建铭对《财经国家周刊》说。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称,此次政府是真正祭出了铁腕政策、采用了休克疗法,鱼目混珠的铅污染企业受到了惩罚,但一刀切也让整个行业付出了惨痛代价。
天能动力董事局主席张天任告诉记者,正规大企业并不惧怕整肃。早在“十一五”期间,天能动力就已投入2亿多元用于环保设备改造和工艺革新,早将铅污染的防治重心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了再生铅环节。目前,分三期建设、共投资了18亿元的天能动力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每年可回收15万吨废旧蓄电池,循环利用10万吨再生铅,形成年产600万KVAh的动力能源及风能、太阳能用储能电池产业基地。
纵览近期的券商报告,各分析师普遍认为,门槛提高让铅酸蓄电池行业迎来大洗牌,其带来的产品价格持续提升,对行业巨头的业绩是一个正面影响,纷纷看多风帆股份、骆驼股份、圣阳股份和南都电源等股票。
刘建铭告诉记者,“超威的铅电极生产、涂布已基本实现无人化;自行车动力电池和汽车启动电池的电池极化已全部采用内化成技术;铅电池生产工艺已避免了铅尘和酸雾的无组织排放;大型生产线上,你再也看不到支口大锅炼铅板,一排排工人忙着安装焊接电池的景象”。
张天任认为,一部分人“谈铅色变”,是不了解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工艺现状,“从2000~2010年,国内铅酸蓄电池年产量增长了10倍,产能接近1.5亿KVAh。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10年时间,就走完了欧美将近60年的产业发展历程,其生产状态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王金良教授告诉记者,一些不具备清洁生产条件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直接造成了大量铅污染事件的发生。
“对于大型上市企业而言,早就回头是岸了。”刘建铭说,“超威的环保固定资产投入已达到年投资额的25%,并且早在外省按照500米的防护距离集中建设了新的生产基地。”
但是,短板决定容水量正是诸多还处在原始手工作坊状态的小企业,使这个行业被整体抹黑,尽管业内诸多大型上市企业已能和美国同行比肩。 “二八定律”,同样适用于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20%的大企业,生产了行业80%的产量;而80%的小企业,生产了行业20%的产量。
那种使用简单熔炉就能从事铅酸蓄电池生产的作坊,投资最多数十万,且多处于难以监管的乡村,根本谈不上环保投资和监管。
“大量小企业靠省略环境成本、肆意压价生存,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王敬忠认为,“铅酸蓄电池生产工艺简单成熟、进入门槛较低,引得一批没有实力、资质的小企业纷纷上马,留给社会一个"坏孩子"印象。” 而此次将要出台的新厂不低于50万KVAh、旧厂改造不低于20万KVAh的门槛,意味着企业年产值至少超亿。有了规模,才可能保证环保有足够的投入。
巨头时代
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即将进入“巨头”时代。采访发现,一些业内人士和准巨头们,却对未来的洗牌有些担忧。
“进入10月份,市场供应竟然迅速得到了补充。目前铅动力电池居然供过于求,价格回落到了原先水平。”姚令春反问,“占全国铅动力电池产量45%的浙江还没有恢复生产,为什么市场货源能够如此神速地得到补充?”
“作为此次整顿风暴的中心,浙江严格实施了关停,而其他省份和一些三无企业仍在拼命生产。”姚令春说。
天能动力张天任亦分析,此次整顿最为严厉的是浙江、广东、江苏三省,广东180多家企业几乎全部关停,江苏近500家企业停产产能60%,而有一些省份的停产产能约占1/3。
“标准不一的整治,一些三无企业可能继续逍遥法外,或者转入地下生产。”张天任说,“市场上还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价格便宜、质量低劣的三无电池。” 中国消费者对电池价格非常敏感,尤其是保有量高达亿辆以上的电动自行车主。姚令春说,“如果个别企业试图把环保、回收、科研成本在价格上有所体现,其市场竞争力将大大削弱”。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爆发的血铅事件其均属于人为因素造成,或者企业违法肆意排污,或者少数官员疏于监管甚至为违法者提供保护。
“此次关停,一些小企业有可能在联合重组旗号下,依然搞以前的分散生产如果地方政府想保护这些企业,那就变化不大。”一位参加“2011国际新能源应用及电池展览会”的厂商如是说。
一些业内人士更担心的是“铅酸蓄电池已被严重妖魔化”。
比如说“500米”问题,天能动力张天任对记者表示,“如果企业环保措施达标,100米也没有问题;如果企业环保工作做得不好,别说500米,1公里也没用。”
2008年相关部门曾试图修改此规定,但因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只是总标准体系中的一个分标准,对其的修改涉及到整个体系变动,牵扯行业诸多,修改方案不了了之。“此次环保整顿,500米成了硬指标”。
据环保部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该部正着手对铅酸蓄电池行业卫生防护距离进行修改,但尚无明确时间表。
王金良教授称,从全球范围看,发明于1859年的铅酸电池,一直是动力电池和蓄能电池的主流,产量用量十分巨大,近几十年来一直鲜闻“血铅”事件和污染情况发生。比如美国,其铅酸蓄电池的用铅量要占其整个国家用铅量的95%以上,但是铅酸蓄电池制造厂排放的铅占不到1.5%。
在“十二五”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中,几乎所有绿色清洁能源和IT行业背后,都需要铅酸蓄电池的支撑:每3兆瓦的光伏发电装机,就需要近3亿元的铅酸蓄电池作储能配套;每100兆瓦的风力发电装机,也需要约1亿元的铅酸蓄电池储能;通讯IT行业终端设备尽管广泛采用了锂电池,但其基站、服务器所需备用电源依然是铅酸…… 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20年里,铅酸蓄电池都难以被其他电池取代。譬如在汽车发动机打火领域,要求蓄电池能短时间内释放大电流,适应环境、温度多变等情形;而铅酸蓄电池恰恰能满足这样的要求,而且安全稳定、性价比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