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电压保护复位电路

残余电压保护复位电路,第1张

  残余电压1、实际上Δe不完全等于零,那时的Δe称为残余电压.GPS测高包括机载GPS测高和浮标GPS测高,它利用GPS全天候、覆盖面广、重复性好和差分精度高的特性,以间接或直接的方式测量海平面到椭球面的高度

  2、该感应电压并不立即下降,而且能保持相当长时间,此电压称为残余电压。由于残余电压的存在,如果电源断开后,很快又再次合闸,将出现较大的合闸冲击电流及冲击转矩,冲击大小由合闸瞬间电动机的残余电压大小及相位决定

  3、残余电压Ur:当电涌保护器导通时,其两端的电压称为残余电压。其值决定于保护器的电阻下降时,在其上通过的电流的大小

  残余电压保护复位电路

  很多产品要求辅助直流输出,为外部器件或子系统提供电源。如果这些子系统是热连接的,一定要做好辅助输出免于短路的相关措施。采用熔丝的方案并不是最佳的,而且内部直流电压轨电压下降,很有可能影响到主系统。本文将分享一款利用自动复位电路来保护辅助输出的设计。

  残余电压保护复位电路,残余电压保护复位电路,第2张

  图解:电路图

  如图所示的电路,提供了脉冲电流将其限制在非常低的成本。它可以处理输出的瞬间或持续短路。输入范围的影响仅仅是很小的干扰(glitch)(在数百微秒内的几百毫伏)。U1是施密特触发脉冲反相器(74HC14),Q2是开关,而RSENSE是电流感应电阻。对该电路而言,VIN=12 V,并且该电路被设计成负载电流最大为0.6A。

  在通常条件下(负载电流小于500mA)Q1关闭,V1=0 V,V2=0V,C1放电,而V3=5V,Q3、Q2打开,并且VOUT=12V。

  如果负载电流上升到大于0.6A,Q1打开,V1增大,而C1在很小的时间常数(C1×R1)下通过D1充电。当V2增大到大于74HC14的断路点上限时,V3下降,并且Q3、Q2关闭,而负载电流变为零。然后,Q1关闭,V1开始下降,而C1在较大的时间常数(C1×R2)下放电。在较长的周期(依赖于C1和R2)以后,V2变低,V3的开关变高,而串联的开关管(Q2)打开。

  如果持续短路,该脉冲开关连续打开和关闭。对于高电流的应用而言,RSENSE上的功耗成为问题。所以,Q1可以用高端电流传感器来代替,该传感器有放大作用(类似Zetex的ZXCT1021),具有适当的电路改进。D2是用于当电源被关闭时C1放电的保护二极管。Q2具有足够的额定电流(4到5A)。设计师也可以考虑施密特触发器短路点的容差。Q2也可以用P沟道MOSFET来代替,从而具有更低的正向压降。对更高的电压(例如24V),MOSFET栅 -源应该被保护:其不可以超过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

  当输出被1Ω电阻短路时,得到的V2是2到3.2V之间的锯齿波,其上升时间是500μs,延迟时间是1s。输出电流脉冲的幅度大约是1.5A持续 500μs,而在输入幅度的干扰是0.2V持续500μs。C1可以是一个较低的值(如0.47μF),以此来减小短路电流的脉冲宽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7065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6
下一篇 2022-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