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第1张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方便快捷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家居系统应运而生。智能家居是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能够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管理、对家庭的安全进行监测报警,能够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的生活环境。本文结合语音识别技术,利用SPCE061A 丰富的语音处理功能,在已有的电力线和电话线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套智能家居系统, 该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完善并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2 系统架构

  系统主要由主控制器、分控制器(89C51)、电话接口和电力线载波通信等几部分组成。本系统使用了大量的硬件电路来完成部分功能模块,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硬件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使系统达到较高的性能。系统的总体结构如下图1所示。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第2张

  本系统主要完成远程控制家用电器和自动报警两个功能, 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系统的工作过程:

  当用户通过远方任何一部电话拨打家中的电话时,系统检测到电话线上出现的振铃信号并开始计数。如果五次振铃无人接听, 主控制器则发出摘机信号, 实现模拟摘机,并播放语音提示。用户根据语音提示输入密码,DTMF 电路将接收到的DTMF 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数字信号送入CPU 验证密码是否正确, 三次输入密码错误则系统自动挂机。如果密码正确,则进一步提示用户输入控制命令,这时用户可以通过按键或者直接用口令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

  如果采用口令来控制,则口令经电话线,以及电话接口的语音通道进入,SPCE061A 单片机则将采集到的话音与预先存储的模板进行比较,进行语音识别并判断出用户的指令,然后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被送入电力线调制解调器调制后,通过电力线接口电路耦合到电力线上进行传输,控制信息也就以广播形式发送出去。

  由电力线传送的被调制信号由分控制器系统的电力线接口电路接收并被送入ST7537 进行解调,解调后的信号被送入分控制器。每个分控制器都有自己的固定地址,分控器读取解码后的地址信息,并判断与自己的固有地址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接收数据信息并执行相应的 *** 作,从而实现了对相应家电的控制。 *** 作完成后,分控制器向主控制器发回确认信息,再由主控制器控制语音提示电路发出 *** 作完成或失败的语音提示,通知电话遥控者。

  如果采用按键控制,用户发出的按键信号(DTMF)经解码后送入CPU,CPU 接收到信号后从中分析出地址信息和控制信息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经ST7537 调制后通过电力线传输到分控制器,由分控制器执行相应的 *** 作。

  当传感器检测到警情时, 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分控制器接收到报警信号, 则将报警信号耦合到电力线上。

  中心控制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则自动拨打用户预先设置的电话号码, 电话接通后延迟两秒, 系统自动播放语音报警信息。

  3 SPCE061A 芯片特性简介

  SPCE061A 是一款基于μ ‘nSP 内核的16 位单片机,其芯片特性如下:

  SPCE061A 的内部结构框图如图2 所示。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SPCE061A 的内部结构框图,第3张

  4 语音识别技术简介

  语音识别技术就是一种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成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技术。机器对语音进行识别、处理的过程与人对语音进行识别、处理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目前主流的语音识别技术是基于统计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一个完整的语音识别系统可大致分为语音特征提取、声学模型与模式匹配(识别算法)和语义理解三部分。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基本原理,第4张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语音识别一般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系统“学习”或“训练”阶段,这一个阶段的任务是建立识别基本单元的声学模型以及进行文法分析的语言模型, 即构建参考模式库。第二步是“识别”或“测试”阶段,根据识别系统的类型选择能够满足要求的识别方法,采用语音分析方法分析出这种识别方法所要求的语音特征参数,按照一定的准则和测度与参考模式库中的模型进行比较, 通过判决得出结果。

  在本应用中,语音识别技术方面采用凌阳SPCE061A作为关键器件,同时凌阳公司提供bsrv222SDL.lib 库函数支持,在使用时通过调用库函数里相关的API 函数来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7141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7
下一篇 2022-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