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雷达可以感知第二排和第三排车辆中的儿童

车内雷达可以感知第二排和第三排车辆中的儿童,第1张

在购买新车时,注重安全的消费者会查看新车评估计划 (NCAP) 的评级,以了解汽车在橡胶与道路接触时的比较情况。在全球范围内,NCAP 评级为新车的安全功能提供积分,以便消费者可以从可靠来源做出明智的决定。通过使用车内雷达,汽车制造商可以满足 NCAP 的儿童存在检测要求。

NCAP 评级因地区而异,但 Euro NCAP 一直在推动车内儿童存在检测 (CPD) 计划,作为其路线图的一部分。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满足传感器要求来检测车内无人看管的儿童,从而获得四个 Euro NCAP 积分。

Euro NCAP 的测试和评估协议于 2021 年 5 月发布,如果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无人看管的儿童的存在并提供初始和升级警告,则最高可奖励 3 分。通过实施干预机制,例如提醒父母或打开发动机和空调装置,可以获得额外的积分。汽车制造商了解此类安全功能的重要性,并正在努力满足消费者方面的需求。

撇开积分不谈,最大的奖励是拯救儿童的潜力。德州仪器 (TI) 的 60-GHz 雷达传感器使车内感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远,通过单个传感器检测汽车第二排和第三排(包括脚坑)中无人看管的儿童的存在,具有更大的与替代技术相比,准确性和成本效益更高。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最近批准了多家一级供应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的豁免请求,要求在车辆内部以比以前允许的更高的输出功率运行 60-GHz 雷达,从而使 60-GHz 雷达传感器能够用于汽车内部感应。

使用单个传感器检测第三排的儿童

拯救儿童的潜力已被多家公司测试过。例如,TI 使用单芯片 60-GHz 雷达传感器执行了多项与两排 SUV 内儿童存在检测相关的测试。测试包括检测儿童(使用呼吸娃娃模拟)在后部或前向汽车座椅上,甚至躺在脚部空间中。只需一个传感器即可在包括脚部空间(第 2 排和第 3 排)在内的三排中以高精度检测儿童(娃娃)的存在和位置。

新的信号处理技术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传感器的宽视野允许跨三排汽车进行检测。关于增强信号处理技术可以进一步改进的检测,可能存在一些例外情况。两排 SUV 的准确度甚至更高,当儿童位于第一排驾驶员或乘客座椅的脚坑内时,可以检测到。

如图 1 所示,传感器的不同安装位置已经过测试,以说明货车的全景车顶。

车内雷达可以感知第二排和第三排车辆中的儿童,pYYBAGLw9seAZgJrAAAd4EkuzEI395.png,第2张

图 1:小型货车中心顶部安装位置的传感器(来源:德州仪器公司)

图 2展示了传感器在检测货车乘客方面的准确性。如您所见,单个传感器不仅可以检测儿童(洋娃娃)的存在,还可以检测其在车内前座脚坑中的确切位置。

上述使用单芯片解决方案的示例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遵守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 (ASIL) B 系统。

车内雷达可以感知第二排和第三排车辆中的儿童,poYBAGLw9syAAt0NAASRG-RLmLA896.png,第3张

图 2:小型货车第三排儿童(娃娃)的检测(来源:德州仪器公司)

一些传感器带有内置加密引擎,可提供增强的安全功能,如安全启动机制。这会加密传感器图像并防止图像被盗和传感器被黑客入侵。汽车开放系统架构 (Autosar) 堆栈经过验证,可从领先供应商处获得用于集成。

使用单个传感器测试安全带提醒的准确性

另一项测试显示,两排 SUV 内多达 5 名乘员的检测和定位精度约为 99%,再次在头顶安装位置使用单个传感器(图 3)。TI 已经对不同座位的人进行了占用率测试。结果表明,可以使用单传感器解决方案来实施安全带提醒系统。

车内雷达可以感知第二排和第三排车辆中的儿童,poYBAGLw9s-AfnZXAADzKsfkiVQ926.png,第4张

图 3:来自单个传感器的处理数据分别检测到两排 SUV 内的四个、三个和五个人(绿色框),白色框表示空座位,粉红色点表示点云(来源:德州仪器公司.)

使用单芯片雷达传感器实现安全

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可以帮助满足 Euro NCAP 的儿童存在检测标准,以实现更高的星级评定并为驾驶员提供重要的安全功能,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单芯片提供这些优势,从而实现更简单、更流线型的设计。

从大局来看,当我们让汽车对家庭和儿童更安全时,每个人都会赢。

关于作者

车内雷达可以感知第二排和第三排车辆中的儿童,pYYBAGLw9tGAdMHaAAAci15SdpM510.jpg,第5张Kishore Ramaiah 是德州仪器 (TI) 毫米波雷达的营销和应用经理。在这个职位上,Kishore 专注于为汽车舱内应用启用雷达传感应用。自 2010 年加入 TI 以来,他担任过各种工程、营销和产品管理职务。他拥有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电气工程硕士学位。

审核编辑 黄昊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30013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7
下一篇 2022-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