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人口增长,全球范围内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当前的能源主要由大规模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燃烧获得,导致过量的二氧化碳(CO2)产生(大约每年30亿吨)与排放。因此,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对现有二氧化碳进行固定是非常必要的。诸如,替代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能等),以及发展有效的二氧化碳捕获和传输技术是目前较好的应对策略。其中,光催化将CO2直接转化为一氧化碳(CO)、甲醇(CH3OH)、甲烷(CH4)、乙醇(C2H5OH)等能源燃料,由于直接利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可以最大程度的对大气环境的二氧化碳实现回收利用。
在光催化过程中,电子需要首先被具有足够能量的光子从半导体的价带(VB)激发到导带(CB),在价带中留下空穴(图1a)。对于光催化的CO2还原反应,产生特定产物的可能性取决于光催化剂CB的能级以及所需CO2还原产物相应的还原电势。随着CB负电势的增加,可以提高CO2还原过程的驱动力。因此,为了提高光活度,半导体的CB电势需要比相应的CO2还原反应的电势负得多。同时,在整个反应周期中,半导体的VB电位需要大于氧化半反应的VB电位,从而阻止了光催化剂的光腐蚀。然而,单个半导体要同时具备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和氧化半反应的整体潜力是一个挑战。此外,在光催化过程中,这些半导体通常会发生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从而降低了光转换效率,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截止目前,人们已经开发了多种方法来改善光催化剂的活性。这包括负载助催化剂,掺杂剂和缺陷工程方面,利用暴露的晶体切面,控制形貌等等。其中,利用两个具有较窄带隙和适当能带结构的半导体的优点来耦合异质结构同样是可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