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青少年独立意识的觉醒?

什么是青少年独立意识的觉醒?,第1张

“不要管着我,不要跟着我,不要每走一步都束缚我,不要照看和不信任我,用襁褓带子捆住我,也不要总是提起我在摇篮里的情景,我已长大成人。我不愿意别人牵着我的手。我面前有一座高山,这是我生活的目的。我看着它,想着它,想攀登它,但是,我想独立攀登到这个顶峰。我已经上来了,迈出了最初的几步;我攀登得越高,发现在我面前的视野越开阔,我看到的人越多。展现在我面前的广阔无垠的一片令人感到可怕。我需要成年朋友的支持。如果,要我讲这话,我感到羞愧和可怕。我希望,大家认定我是独立地、自力更生地达到顶峰的。”

这是苏联著名教育家瓦·亚·苏霍姆林斯基阐述的青少年的一种心理要求,是否符合你的状况呢?一、挣脱束缚、求得独立

一方要摆脱成人的管束,一方对独立要求的不理解、不放心,造成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有时还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对抗、争吵,甚至想离家出走,想脱离父子关系,想自杀……

青少年为什么会有这种挣脱束缚、求得独立的要求呢?这还是成人感的一种表现。

在世界各种动物中,人的幼年时期是最孱弱的。离开了他人的喂食、保护安全、帮助御寒、清洁身体等的照料,是难以成活的。而且,这种依赖他人生活的时间,在各种动物中也是最长的。因此,依赖成人、在成人保护下生活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特点,依赖性也是孩子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由于在包括身高、体态在内的形体上的变化,也由于内分泌,尤其是性激素作用所产生生理变化的体验,使之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是孩子了。长大了,意味着可以独立了,不必事事依赖成人了。

这种独立性表现在哪里呢?1.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

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情况吗?那时头脑中的问题特别多,而且一有问题就想问。从“天上的星星怎么是一闪一闪的”,问到“如果我挖一个很深很深的洞,一直挖到地球的那一面,我们能不能掉到美国去”。现在我们头脑中仍有许多问题。例如“太阳系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地球上的石油和煤采完了怎么办”、“在太空实验室中,真菌能否生长”。这些问题有时也问他人,但是,更想借助自己已具有的相当的阅读能力,独立进行探讨与思考。这不能不算一种极大的进步。

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即使是思考前人已发现了的结论,仍然是十分可贵的思维品质。其实际意义并不在得出的这一结论,懂得了一个原理,而在于形成一种积极思维的习惯,学会有效思维的技能。这种习惯与技能,无疑对未来的多种工作都是必要的。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他还认为,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毛泽东同志也提醒大家“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

可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而不以他人的头脑代替自己的头脑,无疑是独立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2.自己作出评价

童年时代对事物真假、善恶、美丑、好坏的评价,主要是听从成人的意见。看电影,电视、小儿书时,孩子总要问家长:“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家长的答复,便是孩子的评价。“老师说,王红是好学生。”“妈妈说我很乖。”成人的评价代替了作为孩子自己的评价。

青少年总想自己作出评价,“唐僧有什么好,一点本事都没有”,“为什么要歌颂小草?它东倒西歪,不能成为栋梁之材。如果希望自己当小草,就太没志气了。”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有理有据地与他人的观点进行交锋,这是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的一种表现。

具有这种思维特点的人,往往不采用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依赖已有的原理,现成的结论,这种做法,有时不仅会遭到社会习惯看法、传统势力的反对,也会导致自己认识上的矛盾,心理上的不平衡。

科学家特罗特曾说:“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地观察自己,往往会发现:甚至有些新设想被充分提出之前,我们就开始反驳了。”

因此,提出自己的评价,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心理上的障碍——缺乏自信,其次才应具有不怕辱骂、嘲笑,捍卫真理的勇气。这自然也是独立性的重要标志。

3.自己作出决策

请回想自己小学毕业报考初中填写志愿的情况,无须多说,家长、老师说了算。初中毕业时自己往往已有一定的主见。在《苦恼时……》一文中提到的那位中学生,要报考农校的理由是这样充分,说明了决策前的深思熟虑。19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学生时装表演》中连获“绽蕾”服装设计大奖赛一等、三等、优秀奖的是黄庄职业高中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薛莉。她在初中毕业时,根据自己从小爱画仕女画,也爱穿漂亮衣裳的特点,暗自决定,报考服装设计专业。

小学时乘车外出,常常要家长带着;春游、秋游,要老师领着。上了中学,尽管教师、家长仍是不放心,总有几个胆大的学生,悄悄商议着,要自己去旅游参观。

独立作出决策是相信自己的力量,心理上断乳的一种表现,就像小鸟的翅膀开始长硬了,要起飞,要自己去觅食了一样。这无疑是迈出了真正独立的重要一步。

4.独立完成任务

在没有成人帮助下完成任务,特别是完成那种比较复杂、比较困难的任务。如独立完成烧饭菜、洗衣被等家务,拆修自行车、半导体收音机,到外联系工作单位等。

独立完成任务是对一个人实际能力的考验,在这种实践活动中,逐渐积累经验,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许多成人出自对孩子的爱怜,常常给予较多的帮助,尤其在见到孩子有困难时。其实这会挫伤孩子独立性发展的要求,使之难以摆脱依赖性。

小说《海水下面是泥土》中那位当警察的父亲,为了培养少年时代“我”的意志,在狂风巨浪的恶劣气候条件下,划船出海,还强迫“我”跳下海,游回岸。“我”几次三番被巨浪吞没,喊爸爸,喊救命,却得不到一点帮助。“我”为了求生,不断与死亡搏斗,终于游回了岸,取得了生的权利。从此之后,一遇到生死搏斗,“我”总是想起这一次,坚信自己有能力,战胜敌人,这就是独立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作用,这是真正独立的开始。

总之,青少年的独立要求是心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为作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必要准备。

二、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

青少年的独立性在现实生活中实在是有限的,其原因如下:

(1)青少年在经济上尚未独立,并无经济来源,尚未步入社会,作为独立成员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例如,18岁以下的青少年还没有公民权,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还必须有法定的保护人。

(2)青少年仍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知识与社会经验不足是青少年的天然弱点。尽管主观上想挣脱成人的束缚,客观上却难以独立承担各种繁重、复杂以及危险的任务。就像《海水下面是泥土》中“我”的这次难忘的生死搏斗,虽是完全依靠自己力量独立斗争的,但他的父亲始终紧跟在他后面,并随时准备给予帮助。其实,父亲对风浪的力量,离海岸的距离,以及孩子的体力、游泳技术不会不作估计。没有这种估计,贸然入海,可能导致无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那种想摆脱成人的控制,采取不正当手段搞钱、搞物以及瞒着成人,又没有充分准备条件下的所谓“独立行动”,恰恰不是独立性的表现,而是货真价实的幼稚。

《这就是我的大学》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I4UVtA1i6fzsmN1Ck7uLw

?pwd=zyo1 提取码:zyo1

简介:《这就是我的大学》的作者是赛林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59410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