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2、画图说明半导体(N型)的形成原理。

1、简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2、画图说明半导体(N型)的形成原理。,第1张

1.简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结点,所有流出结点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2、半导体(N型)的形成原理。 N型半导体:也称为电子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即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的杂质半导体。在纯净的硅晶体中掺入五价元素(如磷),使之取代晶格中硅原子的位置,就形成了N型半导体。在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为多子,空穴为少子,主要靠自由电子导电。自由电子主要由杂质原子提供,空穴由热激发形成。掺入的杂质越多,多子(自由电子)的浓度就越高,导电性能就越强。

首先对宏观和微观概念区别一下,说的通俗一点,物体导电的实质是什么呢?其实并不是电子的“流通”,而应该是电子的“传导”,电流流过一段导体,并不是说这些电子完全的通过了这段导体,而是一些电子从这头进去,那头又出来了一些电子,但是出来的电子并不一定是一开始进去的,进去的电子留在了导体中,而导体中原来有的电子出来了,这样就形成了电流。

半导体也是有原子构成的,里面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如果把它们分开,不就形成电场了么,至于你提到的“半导体成了电源”,看你怎么理解了,太阳能电池不就是“半导体成了电源”么,太阳光照到太阳能电池板(半导体)上,形成了电势差(内建电场),把电导出来就可以作电源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62266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