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研发7nm芯片和7nm光刻机,能取代富士康吗?

比亚迪研发7nm芯片和7nm光刻机,能取代富士康吗?,第1张

网传比亚迪要取代富士康,请问比亚迪能造7nm的芯片,能买到7nm的光刻机吗?在代工领域,比亚迪虽然也是强大,但确实是无法与富士康相提并论或者是取代。但在芯片设计制造领域,这两家目前都算不上特别强,也谈不上谁取代谁的问题,相比较而言可能比亚迪在芯片设计及制造上的能力还比富士康强。

比亚迪和富士康涉及的业务范围都比较宽广,并且两家都有涉及到芯片设计制造,相比较而言比亚迪在芯片方面涉入更深涉入更早。而富士康到最近一两年才布局芯片,其在2018年北大演讲时提到,富士康会自主制造芯片,并且在收购东芝半导体失败之后成立了半导体业务事业部,现在有超过100名的工程师。除了这,还控制了相关的芯片公司,比如液晶驱动IC制造商天珏科技、系统级封装公司讯芯科技、半导体制造沛鑫能源、IC设计服务虹晶科技等。

比亚迪不但在汽车、电池等领域有强大的实力,在代工领域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芯片领域也有自己的成就。其默默耕耘,搞出来国产自主的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IGBT,打破了德国英飞凌、日本丰田等国外公司在此芯片上的垄断地位。IGBT对于电动汽车非常重要,直接控制驱动系统的直交流电的转换,重要性与电池电芯同等重要。并且运用广泛,从汽车到地铁、高铁等都要使用。

比亚迪不但具有设计IGBT芯片的能力,也具有制造该芯片的能力。目前比亚迪在宁波拥有的半导体制造工厂可以生产5万片,到2020年可以达到10万片的产能,可以自给自足。不过IGBT芯片相比较于手机芯片的制造工艺及设备来说,要求没有这么高。目前的7nm的工艺,比亚迪是达不到的,富士康也达不到。在手机芯片制造领域,台积电、三星是绝对的大佬,不但拥有先进的制造设备,还积累了大量的制造工艺专利,是其它芯片制造商(参数|图片)很难望其项背的。

[ 亿欧导读 ]?比亚迪半导体公司成立,拉开了车市疲软下车企变革的序幕。

文丨闫雪梅

编辑丨何奇

车市低迷,比亚迪意欲通过业务重组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

4月15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已经完成内部重组,正式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半导体”),拟以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在适当时机寻求独立上市。

同日,比亚迪半导体迎来了重大的人事调整,比亚迪原副总裁陈刚辞任,将专职担任比亚迪半导体董事长及总经理。亿欧汽车第一时间同比亚迪内部联系,对方表示目前除以上信息暂无更进一步信息披露。

据了解,比亚迪半导体的主要业务范包括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经过十余年的研发积累和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比亚迪半导体已成为国内自主可控的车规级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头部玩家。

事实上,在此次比亚迪半导体公司的独立前已有一些预示。

失之东隅:主业务受挫

销量下跌,利润“缩水”,比亚迪不得不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空间。

根据比亚迪发布的2019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全年营业总收入1277.4亿元,较2018年下降1.8%,与2018年基本持平,但利润总额较2018年下降超四成,最终为24.4亿元。公司解释主要为行业及政策变化,同时包括本期的研发费用上升影响所致。

自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坡后,比亚迪新车销量直接受损,新能源销量同比下滑了7.4%。

通过其2019年半年报发现,汽车及相关产品和手机部件及组装任是主要收入来源,再者是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而半导体业务的收入等都归为其他收入,占比不足1%。

即便如此,比亚迪所经营的功率半导体业务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根据集邦咨询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IGBT市场规模为153亿元,相较2017年同比增长19.9%。预计到2025年,中国IGBT市场规模将达到522亿元。

比亚迪半导体涉及到的IGBT业务是电力领域的核心器件,也是功率半导体应用中广泛应用的半导体之一,按不同电压等级可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光伏、家电、轨交等多个领域。

在汽车领域,比亚迪半导体重组后,业务市场将不局限在比亚迪体系内。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将开始向竞争对手和有抱负的汽车生产商提供全套电动汽车零部件,以在汽车需求低迷之际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

突破瓶颈:业务重组?

比亚迪半导体的重组为集团其他业务独立探路。

早在2018年,比亚迪就意欲拆分电池业务,计划在2022年前单独IPO。市场被蚕食,比亚迪必须由内革新。曾跻身全球充电电池厂商前列的比亚迪,却在2017年,其国内锂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被后来者宁德时代超越。主要原因是,在汽车电池供应链体系中,比亚迪以自产自用为主,难以突破内部之外的增长空间。

同样,比亚迪半导体想要突破增长瓶颈,内部重组或是最好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车企内部业务重组不是个案。

国内最大的独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华域汽车(股票代码:600741.SH)便脱胎于上汽集团,在1996年A股上市。如今,华域汽车不仅服务于上汽集团,也是北汽、广汽、吉利、长城等中国主流车企的汽车零部件重要供应商。根据其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全年营收1440.2亿元,净利润达到64.6亿元。

随着全球车市变革,在焦虑中寻求突破的不仅比亚迪一家车企。

2018年,长城汽车开始将旗下的零部件业务实行独立运营,成立了蜂巢易创、曼德电子电器、诺博汽车、精工汽车四大零部件公司,并且已经突破了闭环供应体系,服务长城汽车之外的企业。

对于比亚迪而言,重组之前,比亚迪半导体在IGBT行业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能力。2004年,比亚迪正式组建IGBT研发团队,并于2007年建立IGBT模块生产线,完成首款电动汽车IGBT模块样品组装,2018年底又发布IGBT4.0产品。

今年初,陈刚曾公开表示,比亚迪半导体前几年都是自产自销,支撑自己的汽车业务,现在已经与华为、美的都有合作,从汽车市场拓展到工业、家电、消费类市场。

此外,比亚迪成立了弗迪公司,且由5家公司组成: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弗迪视觉有限公司、弗迪科技有限公司、弗迪动力有限公司、弗迪模具有限公司,分别负责动力电池、车用照明系统、汽车电子及底盘系统、汽车动力总成与汽车模具的研发与制造等。

车市遇冷,车企“变则新,不变则腐”,比亚迪的变革才刚拉开序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62364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