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有64个企业。
根据SIAC官网,该组织“由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成员、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其他公司,以及来自一系列重要行业的主要下游用户组成”。
目前,SIAC有64家成员公司,包括亚马逊、苹果、AT&T、思科、通用电气、谷歌等科技巨头,AMD、ADI、博通、英伟达、高通、联发科等芯片设计公司,格芯、IBM、英特尔、台积电等芯片制造商,以及Arm、Cadence、新思科技、应用材料、ASML、尼康等半导体上游IP、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和设备供应商等等。
半导体协会的诞生:
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等国际科技巨头联手英特尔、英伟达、高通等顶级芯片厂商,组建了一个新游说团体——美国半导体联盟(SIAC,Semiconductors in America Coalition)。
该组织的目标是向美国政府施压,要求美国国会为美国CHIPS法案(Creating Helpful Incentives to Produce Semiconductors for America Act)提供500亿美元资金。
CHIPS法案是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2.3万亿美元基础设施计划的一部分,于今年早些时候颁布,批准了半导体制造激励措施和研究计划,但尚未提供资金。
半导体设备,即在芯片制造和封测流程中应用到的设备,广义上也包括生产半导体原材料所需的机器设备。在整个芯片制造和封测过程中,会经过上千道加工工序,涉及到的设备种类大体有九大类,细分又可以划出百种不同的机台,占比较大市场份额的主要有: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离子注入机、测试机、分选机等。
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带来新动能
从全球半导体发展情况来看,受宏观经济变化及技术革新影响,半导体行业存在周期性。2017-2019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来到了下滑周期。2019年,全球固态存储及智能手机、PC需求增长放缓,全球贸易摩擦升温,导致全球半导体需求市场下滑,全年销售额为4121亿美元,同比下降12.1%。进入2020年,有5G商用化、数据中心、物联网、智慧城市、汽车电子等一系列新技术及市场需求做驱动,将给予半导体行业新的动能。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约600亿美元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呈波动态势,2019年为597.5亿美元,比2018年的645.3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下降了7.4%。2020年一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55.7亿美元,比2019年第四季度减少13%,但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增长了13%。半导体设备总市值虽仅几百亿美元,但其是半导体制造的基石,支撑着全球上万亿的电子软硬件大生态,设备对整个半导体行业有着放大和支撑作用,确立了整个半导体产业可达到的硬性尺寸标准边际值。
前道设备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从半导体的制造流程来看,前道流程较多,涉及的设备种类也较多。在一个新晶圆投资建设中,设备投资一般占70-80%。而按工艺流程分类,在新晶圆的设备投资中,晶圆加工的前道设备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约80%封测设备占据约18%的比重。
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及大陆地区
近些年,在全球半导体设备消费市场中,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这三大市场一直排在前三位。其中,中国大陆最具发展潜力,从前些年的第三,到最近一年的第二,一直处于上升态势。
具体来看,2019年,中国台湾是半导体设备的最大市场,销售额增长了68%,达到171.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比重为28.65%。中国大陆则以134.5亿美元的销售额保持其第二大设备市场的地位,占比为22.51%。排名第三的是韩国,销售额为99.7亿美元,同比下降44%,占比为16.69%。
2020年一季度,排名前三的仍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以及韩国,销售额占比分别为25.82%、22.48%、21.58%。
日美荷品牌占领前位
目前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集中度较高,以美国、荷兰、日本为代表的TOP10企业垄断了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90%以上的份额。美国著名设备公司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泰瑞达、科天半导体合计占据整个设备市场40%以上份额,而且均处于薄膜、刻蚀、前后道检测三大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地位。技术领先和近半的市场占有率,任何半导体制造企业都很难完全脱离美国半导体设备供应体系。
未来规模预计超千亿
从整体来看,尽管受疫情的影响,半导体行业及半导体设备行业依然逆势增长。存储器支出回升、先进制程投资及中国大陆积极推动半导体投资的背景下,预计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将持续保持增长,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32亿美元,同比增长6%2021年预计达到700亿美元2025年将超千亿美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半导体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
天下大事,“财”知一二。大家好! 我是老郭。
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内,全球爆发出一个严重的现象,什么现象?芯片断供了,芯片“大饥荒”。
举例说明,美国通用 汽车 由于芯片供应链断供,导致三个大的生产工厂要停工。停产一个月,一个月以后还得看芯片是否能够续供。
第二个是什么,德国有三家大的 汽车 公司,奔驰、宝马、还有大众也是因为芯片供应不及时,导致部分工厂停工停产。还有,就是日本这个 汽车 制造大国,也是因为芯片供应出了问题,导致部分工厂停工停产。最近,连续几天内,发生同样的这种芯片断供的事件,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关于原因我在后面给大家分析。
我们来看看,也就是在这个事件的同时,有几个国家针对芯片断供这个问题正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第一个,我们看看美国,2月13号这一天,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集体给美国总统拜登写了一封信。信写完了之后,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几家大的半导体集团公司,如英特尔、AMD、英伟达、还有博通、还有高通等公司,他们的CEO纷纷在这封信上签了名。为什么要签名?肯定这封信对这一产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封信的核心内容,我总结有三个方面:第一,这个产业协会向拜登总统呼吁,要重视这个产业。如果不重视这个产业,美国付出的代价将是昂贵的。第二个是什么,呼吁美国政府要对这个产业实施产业政策。什么产业政策呢?减税和补贴。学习一些境外的亚洲政府。它们是这样做的。另外呢,还要投资。投资这个产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的研究。第三个是什么,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这个产业的发展的节奏。它举了一个数据,美国这个产业,在1990年的时候,它制造能力占全球的多大比例?37%。今天呢?有人理解成更多了。是吗?告诉你,错了。今天,美国只占全球芯片制造能力的12%,有25%被美国以外的国家拿走了。所以说,美国如果在这个领域再不下功夫,这里提醒美国在这个领域的技术领导地位技术领先地位将会丧失殆尽。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个是什么,欧洲的德国 法国 西班牙等17个国家的电信集团,组织起来起草了一个欧洲半导体发展规划,计划在两到三年内,拿出1,450亿欧元,不是美元,欧元比美元值钱,要投资这个产业的。目标就是实现技术自主和产业链配套。
第三,就是我们国家。我们国家最近成立了一个叫半导体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多少企业?由90家半导体顶级企业组成。这个委员会研究什么?研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标准化。为什么?因为中国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最大的消费国。这里插一句啊,202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收入一共是4,390亿,美国销售额达到了2080亿美元,占47%。中国的采购额达到了1,570亿,应该占到2/3,或 3/5还要强。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国,因此,建立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标准化对全球是有积极意义的。第二个什么呢,研究半导体产业如何追赶超,追上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赶超产业中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先进的企业。
导致芯片短缺原因是什么?
我的分析,有三个重要原因,第一个,就是我们回顾一下2019年到2020年,在这个过程当中,特朗普为首的美国政府,应该说今天看, 叫实施了错误的外交政策和产业政策。特别是在产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无情的打压。具体点,就是华为这个过程当中,美国采取两个方法,一个是凡是含有美国技术的产品不能向中国出售;第二个是什么?凡是美国的半导体产品不能够向中国出售。这样一来,不光影响打压了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同时打击了美国的半导体产业。据最近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统计数据,美国这两年在半导体产业所损失的金额是多少呢?1,700亿(美元)。这就叫什么呢?叫 “杀敌1000 自损800”啊。
第二原因,是疫情。可以说是把整个国际贸易给打乱了。因此,这两个因素,把整个芯片的产业链的技术链条和供应链条全部打乱了。这是深层次的原因之一。
第二是什么呢?尽管有疫情,尽管有美国特朗普政府把整个产业政策给搞乱了,但是,万万没想到是什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举例说明,这里包括的产业很多,如云计算、AI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物联网、还包括 汽车 的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等。这些产业的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快到什么程度呢? 举例说明,电力 汽车 现在在中国和在欧洲,它的发展速度多快呢?增长速度超过了30%。据说欧洲的少数国家,如德国、英国等,还有几个国家都达到了50%以上。这就是什么,导致今天芯片断供的两个原因。第一产业政策乱套。这个因带来了这个结果。 第二是,没想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
我想讲的
我要讲的第三点就是,产业大的波动也好 调整也好 必然带来大的思考。我的研究发现,现在全球大国或者发达地区,在产业政策和经济模式方面,正在思考或者行动,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什么呢,就是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正在受到挑战,完全用无形的手来随波逐流的发展经济那是不可行的。
因此,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正在受到高度重视。前面我们讲的这三个地区或国家都在做重大的产业调整。通过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进行调控。怎么调控呢?第一产业政策;第二呢 叫产业投资;第三呢叫产业扶持。通过什么扶持呢?通过减税,通过补贴,通过政策倾斜。 这个方面,已经成为在全球达成了共识。发达地区和大国都在沿这条路线往前走。
第二个关键环节是,这些大国,这些地区一定要独立掌握核心技术。你看欧洲也好,美国也好。美国不用说了,过去是芯片这个产业的领导者。原来这些跟着美国走的的国家,追赶这个产业的国家,现在也开始走什么路线?技术自主的这条路线了。时间证明,只有技术自主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吹浪打,都有自主权和主动权。不像这次疫情爆发以后,有一些产业没有自主权就会被动“挨打 ”。最后我想说一句,这次芯片产业的大的调整,或者说大的动荡吧,在全球形成一个共识:关键产业,重要产业,大国和大的地区都在选择一条路线,什么路线? 叫技术自主。这条路线的将会成为今后引领整个全球产业发展的主线。
(欢迎观看同一文章的视频形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