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nm芯片迎来突破!国产半导体逆势崛起,打破日美垄断

7nm芯片迎来突破!国产半导体逆势崛起,打破日美垄断,第1张

一直以来,半导体行业都是国内产业生产的薄弱之处,很多技术都依赖于外企。

像EUV光刻机、芯片核心制造技术以及高端光刻胶等方面,但同样我们在芯片设计、封测技术等方面也占据了世界前列的位置。

如今,随着局势的变化,华为因芯片断供产生的后续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它让国产其他相关企业认识到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避免在这些方面受到技术上的"卡脖子"。

11月13日,根据新浪 财经 最新报道,国内光刻胶领域迎来好消息,对于国内7nm芯片制造或可迎来重大突破。消息显示,国内宁波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已正式宣布,首条ArF光刻胶生产线已经正式投入生产,预计项目完成后年销售额达10亿元。

目前该公司已经将生产出来的ArF光刻胶样品送至客户手中进行测试,如果测试成功,那么该公司将迎来更多ArF光刻胶方面的订单。

或许有小伙伴不太了解ArF光刻胶。

光刻胶在芯片生产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它是集成电路产生制造中的核心材料,对于芯片最终呈现的质量和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光刻胶的成功对于生产制造芯片也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来说,虽然国内不乏有主营光刻胶的企业,但在ArF光刻胶这样的高端种类却几乎100%依赖于外企,而ArF光刻胶在对于28nm-7nm工艺芯片的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以说这一次在ArF光刻胶上的突破也预示着在7nm芯片制造上迎来突破!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高端光刻胶主要集中于美企和日企手中,所占份额达全球光刻机份额的95%,而这一次宁波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在ArF高端光刻胶中的突破也预示着国产半导体的逆势崛起,将打破美日企业在高端光刻胶领域上的垄断。

不过,想要避免外资企业在技术上的垄断,光靠一家公司明显后劲不足,但就如今的发展趋势来说,目前国产半导体相关企业已经纷纷在各自的领域中寻找突破之路。

上海微电子、上海华虹半导体、晶瑞股份等公司在芯片生产工艺上以及光刻机上等方面寻求突破口,照这样的趋势发展,未来国产半导体行业将迎来新生!

石墨烯缺点:

以石墨烯构建芯片还面临着与旧生态不兼容、加工困难的问题。

事实上,半导体电子管诞生初期就有过是不是应该用功耗更低的锗来做半导体的基材的讨论。最后因为成本以及硅电路过去的积累最终使产业界放弃了这一打算,今天引入的新材料,如果不能解决上面这些关键问题,面对的壁垒比当年的锗半导体材料只大不小。

石墨烯芯片成为新的突破口

我们日常所说的数字芯片广义上指的是硅基芯片,但随着芯片技术的迭代,到达7nm节点之后,再要往前进一点面临的都是几十甚至上百倍的困难。目前数字芯片的迭代也已经逼近物理临界点,想要实现突破,继续在最先进制程上死磕是没用的。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也都开始寻找新的材料以取代传统的硅基芯片,谁能最先找到并取得进展,谁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机会。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放弃了先进制程的研究,而是我们在追求先进制程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寻找新的突破口,以实现弯道超车。

自从进入信息时代之后,我们国内的 科技 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在各个领域都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术,与某些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还有一项关键技术设备急需攻克,关乎到国产芯片事业的发展,那就是光刻机!

对于光刻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芯片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没有光刻机就无法生产出任何芯片,这是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普遍认知。之前,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光刻机,但随着华为芯片事件的影响,让国内意识到了光刻机的重要性。

华为的芯片之所以会被美国规则制约,就是因为它没有制造能力,需要含有美国技术的代工厂供应。而我们国内在芯片制造领域也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虽然能自主生产出一些中低端芯片,但是对于7nm、5nm等先进制程的芯片就无能无力了!

正因于此,失去了代工合作伙伴之后,华为面临着芯片短缺的问题,并且放大了国产技术的不足之处。其实在芯片的设计和封测方面,国内的实力非常出色,根本不输于国外。但让人无奈的是,由于缺少光刻机的支持,导致国内始终未能完全攻克芯片制造!

为了进一步促进国产芯片的发展和帮助华为走出困境,国内下定决定要全面布局光刻机。据了解,国内 科技 水平最高的机构中科院已经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了,未来将会集中全院的力量来攻克光刻机等容易被国外“卡脖子”的技术!

可以预料的是,在中科院的支持下,国产光刻机肯定能不断地取得进展,这项难题很快就会被解决。不仅如此,最近中科院正式官宣,2项技术取得突破,难度堪比光刻机!也就是说,除了光刻机之外,中科院又攻克了2项难度极高的技术!

第一项技术是新型OLED显示材料,中科院李亚东院士主导的量产化项目已经开工奠基了!OLED是现在各种屏幕的主要材质,拥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而之前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都被韩国的三星拿走了,我们国内只能分到一小部分。

虽然国产屏幕厂商京东方对OLED材料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是与三星相比,差距依然存在。为了弥补这种差距,中科院出手了,李亚东院士带领的新型OLED材料研究团队正在努力攻关,或许要不了多久国产OLED屏幕就能实现对三星的代替!

OLED屏幕对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而言,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中科院的研发工作很有必要。只要国产屏幕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就可以占据更大的市场,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中科院突破的第二项技术关于芯片,为国产半导体公司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据悉,在中科院的上海微系统研究所,8英寸石墨烯晶圆登场了,并且已经可以量产!这意味着国内对碳基芯片的研究领先于世界,如果能将晶圆完美切割,那么真正的碳基芯片就会诞生!

一直以来,芯片采用的都是硅基半导体材料,虽各方面的表现都还不错,但是只要达到了极限,就无法继续进步。所以全球很多国家开始把目标放在了碳基芯片上,它的性能和稳定性更强,一旦突破,绝对会引起半导体行业的变革。

现在看来,国内在碳基芯片领域已经取得了领先的地位,8英寸石墨烯晶圆的登场代表着国产芯片或许能够实现“换道超车”!但这还不够,国产芯片要想成功崛起,必须继续向前进步,碳基芯片和硅基芯片都要抓住!

中科院宣布的两个好消息,对于国产技术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还能够促进国内很多企业的发展!相信以后国内一定能不断地突破各种核心技术,实现 科技 强国的目标,让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087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