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半导体技术学院人数

大连半导体技术学院人数,第1张

学院现有在校生1800余人,建有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等全国领先实训室8个,生产型实训中心1个。

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联合成立“中兴新思通讯学院”,校企“双主体”联合育人;与北京华晟、锐捷网络、中软国际、思科、新大陆、大连华信等百余家知名企业合作

我认为我认为 大连电子学校中专是一所隶属于市教育局、全日制公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学校以特色优势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成品”人才赢得了学生、家长特别是企业和社会的青睐。 优势专业 铺设宽阔就业之路 学校根据大连市政府要把电子信息与软件产业发展成为本市最大的支柱产业、全力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建设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的目标,把握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光电子产业规模集聚扩大带来专业人才缺口巨大的市场机遇,学校全力做精做强电子信息类主干专业,电子技术、电子电器、微电子和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独具特色优势,毕业生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良好就业前景。学校被国家确定为电子信息产业、计算机与软件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大连软件人才(IT基础)实训基地、(中日合作)大连迪派DTP人才培养基地。 校企合作 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开放办学,实施校企深度合作,通过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企业项目案例培训室、合作开发岗位实训教材、实施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捆绑”教学等举措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做中学、做中教”,开办了“通世泰计算机绘图”等订单培养班,组建了“弘文信息DTP”等企业项目实训室,建立了“海尔电器”、“莫莱克斯精密机械”人才培养基地,信华信息等5家计算机企业入驻学校孵化中心,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捆绑互助”实施教学,学生轮流进入企业实训和顶岗实习,在企业生产实境中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提高了职业能力。近年来,我校学生在省内和全国技能大赛中荣获优异成绩。 “成品”人才 赢得火爆就业市场 学校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质量求发展,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 *** 作技能培养,推行德育工作“三个第一责任人”制度,实施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岗位引领、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毕业生成为技术应用型“成品”人才,赢得了海尔、佳能、东芝、通世泰、万宝至马达等众多知名企业的青睐。近几年,学校推荐就业岗位数均在毕业生数5倍以上,学生毕业前一年就被预订一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家长关注的问题 1、学校性质: 大连电子学校是大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学校。 2、录取分数: 由大连市招生办划定录取分数线。今年中专最低录取分数预计为350分左右,“3+2”高职最低录取分数预计为420分左右。 3、收费标准: 学费2880元/年,高中一年制4000元/年,住宿费400元/年。 4、户籍政策: 大连地区生源毕业后可在大连市内、高新园区、开发区等地就业落户。 5、升学服务 中专毕业可以对口报考相关专业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学校。学校为有升学意愿的学生提供升学辅导与服务。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及本专业综合课、技能考核等。 6、就业服务 学校100%推荐就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实力强、信誉好、就业岗位技术含量高、聘用岗薪待遇优。学校承诺免费为毕业生提供永远的就业援助。 7、赴韩留学 学校与韩国世明大学校、韩国庆南情报大学缔结姊妹校,2009年在电子电器应用专业继续开办赴韩留学班。留学费用每年大约人民币4万元,学生在韩国学习期间可以合法打工,一般能够解决日常生活费用,毕业后可以在韩国就业。在国内学习期间,只需交付中专学费。 8、赴日就职 学校与中智外企、日本教文集团合作办学,优秀学生第三年可以去日本就职。办理赴日就职所有费用总计人民币3.8万元,年收入约合人民币15万元。国外研修经历最大收益是感受国外企业的管理文化,提高个人外语交流水平,增强个人未来就业生存能力。 ●校园生活 学校连续四年最低录取分数线350分以上,在校生近4000人。学生享受到了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获得了最佳发展。 ●国外就职 2006年以来,学校有100余名学生赴新加坡爱普生公司、日本松下电器、OHT、三菱电机公司实习研修。日本《福山经济周刊》专题报道了学校在日研修生的情况,对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给予赞赏。 ●成才典型 学校毕业生连续多年“供不应求”,顶岗实习期间月收入达800—2000元。毕业生中涌现了一大批企事业单位管理、技术骨干。 ●国家级示范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1) 1985 年,英特尔在北京设立了第一个代表处2) 1994 年 1 月,第一个英特尔架构开发实验室(IADL)成立3) 1994 年 11 月,位于上海的芯片测试和封装工厂破土动工4) 作为英特尔在亚太地区的第一个研究实验室,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ICRC)于 1998 年 11 月创建5) 2002 年 5 月,英特尔宣布在中国组装和测试英特尔® 奔腾® 4 处理器6) 2002 年 10 月,英特尔亚太区应用设计中心(ADC)在深圳设立7) 2003 年 8 月,英特尔宣布在四川省成都市投资建立封装和测试英特尔半导体产品的工厂8) 2005 年 5 月 12 日,英特尔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成立9) 2005 年 6 月,英特尔渠道平台事业部于成立,全球总部设于上海10) 2005 年 6 月,英特尔宣布设立两亿美元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11) 2005 年 9 月,英特尔亚太区研发有限公司在上海紫竹科学园区成立12) 2006 年 4 月 18 日,中国首批英特尔多核技术实验室在五所高校启动13) 2006 年 7 月,英特尔与信息产业部签署了“共同推进中国农村、城市、企业和物流等信息化的合作备忘录”14) 2006 年 7 月 27 日,英特尔发布了十款面向个人和企业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的全新英特尔® 酷睿 双核处理器与英特尔® 酷睿二 处理器至尊版。新产品的在性能提升 40% 的同时功耗降低了 40%15) 2006 年 10 月 25 日,成都芯片封装测试项目二期工程的竣工16) 2006 年 10 月 30 日,英特尔宣布为响应中国政府建设新农村的号召而推出的“世界齐步走,建设新农村”计划17) 2006 年 11 月 1 日,英特尔和中国教育部共同宣布启动“共创未来教育计划”18) 2006 年 11 月 14 日,英特尔公司宣布推出面向服务器、工作站和高端个人电脑的英特尔® 至强® 5300 和英特尔® 酷睿二 四核处理器至尊版系列处理器19) 2006 年 11 月 16 日,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ICRC)举行博士后工作站正式宣告运行,成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20) 2007 年 1 月 1 日,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地区进行销售与市场运做。由此,中国成为与美国、欧洲、中东部非洲、和亚太区并列的第五个独立报告区域。21) 2007 年 1 月 17 日,英特尔在中国科技馆开启了“一粒沙·芯世界”为主题的英特尔新展区。22) 2007 年 3 月 26 日,英特尔宣布在大连投资 25 亿美元,建立一座 90 纳米技术的 300 毫米晶圆厂。27 日,英特尔与大连市政府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宣布共同合作创建“半导体技术学院”培养半导体人才。23) 2007 年 4 月 17 日,以“多重动力,携手创新”为主题的“2007 年春季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 IDF 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国家首发。同日,英特尔宣布将“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计划”扩展至全国 37 所高校。24) 2007 年 5 月 22 日,英特尔公司全球第一个中文富媒体博客网站 ——“博客@英特尔中国”(Blogs @ Intel China)正式开通。25) 2007 年 6 月 11 日,英特尔宣布,自 6 月 20 日起,其在中国销售的盒装台式机处理器将逐步采用中文品牌包装。这是英特尔自公司创立以来首次在一个国家采用独立的品牌包装26) 2007 年 8 月 27 日,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发布了题为“树立全球责任的典范”的《英特尔 2006 年企业责任报告》。27) 2007 年 9 月 6 日,英特尔公司董事会主席贝瑞特博士在访华期间宣布发布最新的功能齐全的中国农村电脑,一种专为中国农村市场设计开发的新型台式电脑。28) 2007 年 9 月 8 日,英特尔在亚洲的第一座 300 毫米晶圆工厂大连芯片厂破土奠基。29) 2007 年 9 月 13 日,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其他 13 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骨干机构联合向全国信息产业界发出“中国电子节能倡议书”,倡议号召各电子信息企业深化和落实节能减排国策,大力研发、采用和推广电子节能新技术、新产品30) 2007 年 9 月 20 日,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与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仪式,标志着双方进入了多层次、宽领域全面合作的新阶段。31) 2007 年 11 月 1 日, “2007 英特尔® 未来教育项目应用成果展示活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英特尔® 未来教育项目自 2000 年在中国启动以来,已经累计培训教师 100 万名,亿万中小学生将从中受益。32) 2007 年 11 月 12 日,英特尔公司发布了 16 款采用 45 纳米高-K 金属栅极硅制成技术的服务器及高端 PC 处理器。这些处理器产品不仅增强了计算性能,有效减少了能源消耗,而且还在处理器的封装中弃用了危害环境的铅元素,为保护世界环境做出贡献。33) 2008 年 4 月 2 日,英特尔公司在上海举办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发布了 5 款面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的全新英特尔® 凌动处理器和英特尔迅驰® 凌动 处理器技术,以及其它嵌入式计算解决方案。34) 2008 年 4 月 8 日,英特尔公司的全球投资机构,英特尔投资宣布成立“英特尔投资 - 中国技术基金 II”。新基金总额为五亿美元,致力于推动中国本土的技术创新并促进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由此,英特尔投资在中国的技术基金总额已达 7 亿美元。35) 2008 年 6 月 23 日,英特尔公司董事会主席贝瑞特博士在访华期间与四川省政府共同启动旨在支持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和恢复工作的“英特尔 i 世界计划”。36) 2008 年 7 月 18 日,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与英特尔全球各地的机构同时庆贺英特尔公司成立 40 周年。37) 2010年10月26日,英特尔大连芯片厂建成投产,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出席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投产仪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5002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