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电阻阻如何计算

绝缘电阻阻如何计算,第1张

注意:使用电笔时一定不可以将其中的绝缘电阻替换成普通电阻。计算公式: R=Rv[U极间/(U++U-)-1]×10 Rv为表计电阻,U极间为表计测得电阻,U+为正极对地电压,U-为负极对地电压。

绝缘电阻是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基本的绝缘指标。对于低压电气装置的交接试验,常温下电动机、配电设备和配电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对于运行中的设备和线路,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Ω/kV)。

低压电器及其连接电缆和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一般不应低于1MΩ;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不应低于0.5MΩ;二次回路小母线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MΩ。I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MΩ。

表面电阻由公式:R=Rs×K计算,其中:R——物体的表面电阻,单位欧姆;Rs——表面电阻率,单位欧姆每方;K——物体的形状系数,K=L/W,L——物体的长度,单位米;W——物体的宽度,单位米。

扩展资料:

一般材料的绝缘电阻值随环境温湿度的升高而减小。相对而言,表面电阻(率)对环境湿度比较敏感,而体电阻(率)则对温度较为敏感。湿度增加,表面泄漏增大,导体电导电流也会增加。温度升高,载流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介质材料的吸收电流和电导电流会相应增加,据有关资料报道,一般介质在70℃时的电阻值仅有20℃时的10%。因此,测量绝缘电阻时,必须指明试样与环境达到平衡的温湿度。

但是在实际上,此方法有些不妥,因为直流电压对被测材料加压时,被测材料上的电流是电容电流,既然是电容电流,就与电缆的电容大小有关,电容大需要充电的时间就长,特别是油膏填充电缆,就需要的时间要长一些。

所以同一类型的电缆,由于长度不一样,及电容大小不一样,充电时间为一分钟时读数显然是不科学,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加直流电压于电介质,经过一定时间极化过程结束后,流过电介质的泄漏电流对应的电阻称绝缘电阻。 注意:使用电笔时一定不可以将其中的绝缘电阻替换成普通电阻。 计算公式: R=Rv[U极间/(U++U-)-1]×10 Rv为表计电阻,U极间为表计测得电阻,U+为正极对地电压,U-为负极对地电压。

半导体电阻率的多种测量方法应用与注意事项依据掺杂水平的不同,半导体材料可能有很高的电阻率。有几种因素可能会使测量这些材料电阻率的工作复杂化,其中包括与材料实现良好接触的问题。已经设计出专门的探头来测量半导体晶圆片和半导体棒的电阻率。这些探头通常使用硬金属,如钨来制作,并将其磨成一个探针。在这种情况下接触电阻非常高,所以应当使用四点同线(collinear)探针或者四线隔离探针。其中两个探针提供恒定的电流,而另外两个探针测量一部分样品上的电压降。利用被测电阻的几何尺寸因素,就可以计算出电阻率。 看起来这种测量可能是直截了当的,但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注意。对探针和测量引线进行良好的屏蔽是非常重要的,其理由有三点: 1 电路涉及高阻抗,所以容易受到静电干扰。 2 半导体材料上的接触点能够产生二极管效应,从而对吸收的信号进行整流,并将其作为直流偏置显示出来。 3 材料通常对光敏感。 四探针技术 四点同线探针电阻率测量技术用四个等距离的探针和未知电阻的材料接触。此探针阵列放在材料的中央。图4-25是这种技术的图示。

已知的电流流过两个外部的探针,而用两个内部的探针测量电压。电阻率计算如下: 其中:V = 测量出的电压(伏特) I = 所加的电流(安培) t = 晶圆片的厚度(厘米) k = 由探头与晶圆片直径之比和晶圆片厚度与探头分开距离之比决定的修正因数。

如图4-26所示,更实际的电路还包括每个探针的接触电阻和分布电阻(r1到r4)、电流源和电压表从其LO端到大地的有限的电阻(RC和RV)和电压表的输入电阻(RIN)。依据材料的不同,接触电阻(r)可能会比被测电阻(R2)高300倍或更高。这就要求电流源具有比通常期望数值高得多的钳位电压,而电压表则必须具有高得多的输入电阻。

电流源不是与大地完全隔离的,所以当样品的电阻增加时,就更需要使用差分式静电计。存在问题的原因是样品可能具有非常高的电阻(108Ω或更高),此数值和静电计电压表的绝缘电阻(输入LO端到壳地,RV)具有相同的数量级。如图4-26所示,这样就会有交流电流从电流源的LO端,经过样品,流到电压表的LO端,再流回地。当电压表测量探头2和探头3之间的电压降时,该交流电流在r3上产生的电压降就会引起错误的结果。

使用两台静电计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图4-27所示。电压表将读出两个静电计的缓冲输出之间的差值,该值等于R2上的电压。数值r1、r2、r3 和r4代表探头与样品材料接触的电阻。单位增益缓冲器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所以几乎没有共模电流流过r3,于是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R2的数值。该缓冲器可以是一对JFET运算放大器或者是两个具有单位增益输出的静电计。

为了避免泄漏电流,使用隔离的或者带保护的探头与样品接触。电流源应当处于保护模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6516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