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9二代测序技术-1

2021-09-19二代测序技术-1,第1张

第二代测序技术又称为下一代测序(NGS),与第一代相比主要是1.高通量测序2.边合成边测序。

回顾二代测序的发展史

1996年Ronaghi和Uhlen发明了焦磷酸测序,454 Life sciences 公司基于此原理推出了测序系统Genome Sequencer 20System,标志着二代测序的商用;

2006和07年 Solexa和ABI公司推出了GA SOLID测序平台

2010年Life Technologies 推出Ion PGM系统

2014年华大推出了BGISEQ-1000

1.Illumina/Solexa测序平台

之前也总结过Illumina测序的原理,现简要梗概一下其步骤

1)DNA文库准备:先将DNA链打断成200-500bp的片段,末端修复后在两端连上特异性的接头

2)流动槽杂交:

带有接头的DNA片段流过流通池,与其上固定的种接头通过互补配对结合。这些固定的接头其后充当引物的作用,在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合成反应。

3)DNA合成后,变性使得未与流动池共价连接的DNA链解离并洗掉,反向练则以共价键结合在流动池的表面。因为DNA单链另一端也含有接头,能够和临近的接头互补,DNA链形成桥式结构,同样的这个相邻的接头充当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 合成双链桥式结构。重复此过程,形成5000-10000个copy。这个目的是形成序列相同的DNA簇,使得在测序的过程中产生足够强的信号。变性打开,各自形成单链的DNA链固定在表面。将反向链切除,将正向链的的3‘封闭,以免产生不必要的DNA延伸。

4)DNA测序:加入测序引物,DNA聚合酶,4种带不同荧光标记的dNTP,且这些dNTPde3’端羟基被封闭,无法继续下一个反应。计算机检测到荧光的信号后,将不同的信号转化为对应的碱基。加入化学试剂淬灭信号,并去除3’的保护基团,并进行下一个碱基的反应。

illumina测序一般能够检测150个碱基左右,因为在后续,由于DNA合成酶活力下降等原因,造成相同序列的DNA信号不一致,DNA测序的准确性下降。

在实际的测序过程中,通常一次性会测不同物种来源的DNA,此时,需要barcode来进行标记。不同的物种带有不同的barcode序列,在DNA测序完成后,需要加入barcode引物,将barcode也进行测序。

该测序系统基半导体测序原理,不需要进行光学感应。

原理简要概括如下:

在测序的过程中,识别不同的碱基不是依靠荧光信号,而是通过dNTP结合释放的H+。

更多的信息详见 7种测序平台 - Thinkando - 博客园 (cnblogs.com)

补充:

罗氏454测序

罗氏454的焦磷酸测序是最早发行的二代测序。其测序的文库的建立和Ion Torrent相似,一个磁珠吸附一个模板DNA,充当一个微型的反应器。外面裹以油,将不同的液滴隔离开来。不同的片段平行扩增,待反应结束后,破坏乳液,只剩下磁珠。此时一个磁珠=一条读长。

将磁珠放在PTP板中测序,依次加入ATCG四种碱基。让碱基能够成功配对时,会释放一个焦磷酸。

双脱氧法的核心技术就是在DNA聚合酶合成DNA链的过程中按一定比例掺入双脱氧核苷酸(ddNTP),导致DNA链在掺入ddNTP时终止延伸。理论上所有的位点均有可能掺入双脱氧核苷,从而产生终止于任何一个位点的寡核苷酸片段,每个片段的3’末端都是一个双脱氧的核苷酸残基,因为四种ddNTP上各有一种发光基团,在最后的识别中通过收集到的荧光信号就能够确定末端的ddNTP。

上机测序:先在毛细管中注入丙烯酰胺溶液,丙烯酰胺在紫外线的电离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变成聚丙烯酰胺凝胶,将DNA片段混合物加入到有聚丙烯酰胺凝胶的一端,在毛细管的两端加上电压进行电泳,在毛细管的正极的末端用激光照射,经过光学传感器记录荧光信号。

BigDye试剂中包括四种荧光标记的ddNTP,dNTP,DNA聚合酶,镁离子,PH缓冲液等。

序列分析(Sanger 测序):

    1、荧光染料在ddNTP上;

    2、体系中含有荧光标记的ddNTP和未标记的dNTP;

    3、不同碱基用不同颜色的荧光进行标记;

    4、获得一系列长度相差为1bp的片段。

SNaPshot:

    1、荧光染料在ddNTP上;

    2、体系中只含有荧光标记的ddNTP;

    3、不同碱基用不同颜色的荧光进行标记;

    4、获得引物延伸1bp的产物片段。

片段分析:

    1、荧光染料结合在引物上;

    2、体系中只含有未标记的dNTP;

    3、片段长度相近的不同目的片段用不同颜色标记其引物;

    4、获得特定的目的片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3986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