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发明PCB板真的是借鉴了UFO的技术么?

地球人发明PCB板真的是借鉴了UFO的技术么?,第1张

‍‍

关于UFO是否真的存在,这个估计没有哪个国家能给你站出来确定真的存在,其次假如UFO真的存在,人家的内部设计咱也看不到,更不用说借鉴了。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我们常简称印制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

印制电路板的创造者是奥地利的一个老外,他首先在收音机里采用了印刷电路板。但其应用与推广则归功于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印刷线路板才开始被广泛运用。

既然联想到PB的出现和UFO有关,那么不可否认,PCB有些自己无可替代的优势,它的出现在电子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现如今PCB板的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手机、电脑、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等,但凡你能想到的电子类产品都有这PCB板的存在。

试想如果没有PCB板代替了原来复杂的线缆连接,我们的生活现在是什么样子?手机,电脑等集成度高的产品肯定普及不到我们普通大众。如今PCB板行业已经算是很成熟了,加上半导体材料的发展,高集成度的芯片的出现,电子产品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电子产品越来越小,越来越轻,越来越薄,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快捷。

所以千万别低估我们地球人的智慧,PCB板可是实实在在出自地球,产自地球,用于地球,也服务于地球。当然如果真的存在UFO,也如果地球人真能逮到那么一两架,研究研究,借鉴下外星人的长处,也无可厚非。

‍‍

据研究,外星生命形式可能是碳基生命,也可能是硅基生命。

1、如果外星人和地球人的构造物质相同,都是碳基生命体(属于电导体),那么他们也怕触电;

2、如果他们和地球人的构造物质不同,是硅基生命体(属于半导体),那么就不怕触电。

当时俄国的沙皇统治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无力对此组织调查。人们笼统地把这次爆炸称为“通古斯大爆炸”。一个世纪以来,为了揭开通古斯大爆炸的秘密,很多稀奇古怪的理论纷纷浮出水面,其中包括不明飞行物(UFO)发生事故、反物质、黑洞等很多假说。

其中最引起人们注意的猜测就是第一艘外星飞船造访地球,现存第一个对此地区最早的调查已经是几乎20年后了。1921年,俄罗斯科学院的矿物学家Leonid Kulik到达通古斯河地区,并在这个地区调查当时陨石撞击的确切地点。由于资金缺乏问题,他们用陨石上的铁可能解救苏联工业的理由,说服苏联政府对科学调查队给予资金。

Kulik的调查队在1927年终于找到爆炸地点。让他们惊讶的是,没有发生任何陨石坑。烧焦枯死的树横跨了大约50公里。少数靠近爆炸中心的树没有倾倒,它们的树枝和树皮则被脱去。倾倒的树则是向爆炸中心相反的方向倾倒。

接下来10年,有另外3支队伍被派到这一地区。Kulik发现一个小沼泽可能是陨石坑,但在排光其中的水后,他在底部发现一些树木残支,所以确定那不是陨石坑。1938年,Kulik又找人来空照整个区域,显示树是以一个像蝴蝶的巨大形状倾倒,然而他仍然没有发现任何陨石坑。

五十年代末,科学家对收集到的通古斯爆炸区的泥土进行高度放大,结果发现有球状的硅酸化合物和磁铁矿。它们的大小仅有几个毫米左右,其中有些磁铁矿颗粒粘在一串,有些甚至钻进了透明的硅酸盐颗粒里去。而这些颗粒只有在极高温度下才会粘结起来。这种材料无疑是制造宇宙飞船外壳最理想的防爆材料。

不久,人们又在通古斯地区的地下和树上,发现了成千上万颗亮晶晶的小球,这些小球像子d一样深深地嵌在里面。经过分析,在这些小球中发现了钴、镍、铜和锗等金属。这似乎说明,铜是从那艘太空飞船的仪器导线中来的,而锗可能是来自仪器中半导体器件。

此外,从这个圆柱形怪物的飞行速度来看,它似乎有一种有效的制动系统使自己的速度很快慢下来。因为它的速度似乎跟人类制造的超音速高空侦察机的速度相仿,远小于地外物体(如反物质、黑洞等)落入地球的速度。

如果把数十年来研究通古斯大爆炸的资料一一串联起来,那么,对于外太空文明世界曾向我们地球发射过一艘太空飞船的推测是合情合理的。有人推测:这艘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抵地球。在将要进入地球轨道时,飞船的推进舱发生的故障,但是飞船依然继续前进。到了6月30日清晨进入到印度洋上空。

飞船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速度进一步减速慢,时速只有2000英里左右,这时防爆的飞船外壳由于与大气剧烈摩擦,温度迅速上升到华氏5000度,船壳子由于电离,使整个飞船看上去象一团火球。最后,太空飞船在西伯利亚中部的通古斯上空,终于因核燃料舱的最后一道防护壁被融化而爆炸,发出了震天的巨响,一场热核爆炸使这艘太空飞船顷刻化成了灰烬。

当然,卡萨茨夫对于通古斯爆炸的见解也仅是一种假设。不过,在大多数人不再怀疑存在超级球外文明的今天,这种假设却是最令人信服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5080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7
下一篇 2023-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