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集成电路封测作为芯片制造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关键的一环,是实现半导体国产替代路上必须攻克的一关。
特别是进入“后疫情时代”后, 全球经济复苏远超预期,5G、新能源等领域发展迅速,相关产品的需求量激增 ,释放出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以长电 科技 为核心的封测巨头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特别是 在长电 科技 长期下跌的背景下,其股价有望实现扭转,或将企稳回升 。
公开资料显示,长电 科技 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分立器件制造销售等。 作为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和技术服务提供商 ,公司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家电、资讯、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众所周知,我国三大封测巨头分别为长电 科技 、通富微电和华天 科技 。
那么,相较于后两者,长电 科技 又有哪些优势呢?
一、无可匹敌的行业龙头优势;
截止3月11日收盘,长电 科技 、通富微电、华天 科技 的总市值分别为461亿元、232亿元、363亿元。
相较于后两者,长电 科技 的市值更高、营收占比更大、净利润更多。
事实上,长电 科技 作为全球第三、中国大陆第一的封测企业,技术研发实力方面已经跻身全球封测行业的第一梯队,无论是从技术的全面性或先进性来看在国内均处于绝对领先位置。
特别是2022年注册制即将全面施行,市场上有限的资金必将更多地涌向行业龙头。 届时,作为封测龙头的长电 科技 有望获得溢价。
二、较低的估值、良好的基本面;
作为封测龙头,长电 科技 目前的pe仅为16.33,相较于通富微电的24.28、华天 科技 的25.95, 目前估值为封测三巨头中最低,与其行业龙头的位置严重不匹配 。
1月24日晚间披露2021年度业绩预告中显示,公司2021年净利润预计为28亿元-3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4.72%-136.2%,业绩增长速度不可谓不快。
近年来,长电 科技 净利润增长的同时,公司的国内市场市占率也在稳步提升。
中国半导体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封装测试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8%;2021年1 3季度中国封装测试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8.1%。
公司同期的收入增速分别为2020年的28.2%,2021年1 3季度的16.8%, 均远高于国内封测市场平均增速 。
三、公司新建项目逐步投产放量,研发产品不断推出,业绩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1年底,长电 科技 发布公告,位于江苏宿迁苏宿工业园区的新厂正式投入量产。
随着新建项目完成试生产,正式进入量产阶段,长电 科技 宿迁工厂的产品组合和制造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升级 ,在不久的将来会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芯片成品制造解决方案,成为推动长电 科技 业绩增长的强大动力。
除了在新建厂房提升产能外,公司还持续在技术研发领域加大投入,以提高公司产品的 科技 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 公司已具备SIC、GaN等第三代半导体的封装和测试能力,并且已批量供应光伏和充电桩等行业 。
可以预见,“产能扩张+新技术的投入使用”,将会成为双引擎共同推动长电 科技 的营收迈上新台阶,也将大幅提高长电 科技 的盈利能力。
四、国家大基金已完成阶段性减持,股价正处于 历史 低位;
自2020年10月15日至2021年11月4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共减持长电 科技 5%股份,持股比例由19%降至14%。
而在此期间,长电 科技 的股价由37.77元跌到了32.42元,跌幅达到了14.1%。
受大盘拖累,以及半导体板块整体调整等因素影响,长电 科技 的股价目前仅为25.88元,相较于大基金减持完毕时的股价,涨幅仍高达20%。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虽然大基金减持了5%的股份,但 仍然持有长电 科技 14%的股份、仍然是长电 科技 第一大股东 。
减持并不意味着国家大基金不看好长电 科技 下阶段的发展,而是为了让国家半导体行业更好地实现整体发展,尤其是在国家大基金二期开始逐步布局的背景下。
那么,长电 科技 就真的是完美无缺的吗?
答案显然不是。
当前A股市场上,各个白马股的股东人数激增,如中国平安、格力电器、三一重工等。
长电 科技 自然也不例外。
自19年第三季度开始,随着公司股价的飙升,长电 科技 的股东人数也开启了一路上涨的模式。
截止2021年第三季度,长电 科技 的股东人数达到了36.47万,较19年股东人数低点增长超过250%。
最新披露的基金四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16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持有长电 科技 ,持股数量环比上季度降低34.4%;持股市值环比减少2.31亿元。
从上述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到, 长电 科技 的筹码逐渐转移到散户手中。这是所以白马股的通病,也是当下长电 科技 股价上涨的最大阻力。
随着长电 科技 逐步聚焦高附加值、快速成长的市场热点应用领域,以及新建产能的投产放量,公司的业绩不排除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
尤其是在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公司股价却大幅下跌。
这使得长电 科技 的投资价值更加凸显。
那么大家怎么看长电 科技 下阶段的走势呢?
欢迎在评论区给出你的见解!
南大光电业绩稳中向好的背后透露着国产半导体发展的坚持与不易。
南大光电(300346.SZ)7月12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半年度归母净利1.4亿元-1.52亿元,同比增长63.7%-77.74%。
南大光电称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MO源销售业绩增长,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拓展下游新应用,产品在第三代半导体、IC及光伏领域实现突破,先进前驱体材料业务抓住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加速契机,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0%,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据了解,“MO 源”即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 亦称前A915AY-100M体或前驱体(precursOr),是半导体产业链的源头材料。目前,南大光电以先进前驱体材料、电子特气和光刻胶三大半导体核心材料为主业。
2021年,南大光电实现营收9.84亿元,同比增长65.46%;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68.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56.55%。其中,分产品来看,2021年特气产品营收7.31亿元,MO源产品实现营收1.66亿元,其他5395万。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注意到,虽然南大光电前驱体材料业务发展良好,但是光刻胶的项目却暂时陷入了僵局。即使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型材料行业的背景下,目前全球的光刻胶生产企业依然集中在日本与美国,虽不至于完全垄断,但是“卡脖子”的困境也依旧没有解除。
据悉,南大光电ArF光刻胶开发和产业化,是为配合推动国家“02 专项”光刻胶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开展而设立,公司募投项目“光刻胶项目”总投资额为6.6亿元,计划使用募集资金1.5亿元。但2022年3月31日,南大光电发表公告称,公司募投项目“光刻胶项目”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计划将建设完成期限由原计划2021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
南大光电在公告中指出了原因,除了受到疫情、客户需求、公司经营情况等多重影响,最大的影响是项目所需的缺陷检测等关键设备采购周期延长,安装、调试工作也相应后移,导致该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2022年6月29日,南大光电就公司发布债券的相关问询向深圳证券交易所回复时,再次谈及了公司之前募资所专注的光刻胶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南大光电称,目前最大的延迟原因出在没有缺陷检测设备上。缺陷检测设备系28nm以下制程芯片用光刻胶制备所必需的设备,该设备目前仍依托进口,虽然南大光电与美国供应商已确立合作意愿,但具体交付时间尚存不确定性,给28nm以下制程芯片用光刻胶产品产业化带来困难, 进而影响了整体募投项目实施进度。
为了解决该问题,南大光电曾尝试采取委托外包方式,但外包会导致参数性能的较大不确定性,检测成本也将难以控制,故不做首选方案。南大光电同时也在积极考虑切换其他供应渠道,通过不同渠道对比,公司了解到目前已有国产设备正在测试且即将实现商用,公司正在评估和考虑是否应选择国产设备供应。
2022年第一季度,南大光电营收约4.11亿元,同比增加94.67%;净利润约8067万元,同比增加89.38%;基本每股收益0.19元,同比增加72.7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