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颗粒本身是各向异性的,也就是说,它们有三维表面,充满了相互倾斜的切面。然而,并非所有的切面都是相同的。它们可以有不同的结构,而这些结构又会产生不同的能级和电子特性。
使用高空间分辨率的成像技术,研究员测量了每个面和相邻边缘的光电化学电流和表面反应,然后使用定量数据分析来映射其变化。
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三维颗粒实际上可以拥有二维材料的电子特性,这是一个从未设想过的发现。这一发现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调整”电子特性并为光催化过程制作半导体颗粒的方法。研究人员总结,这项研究可以使减少二氧化碳和生产过氧化氢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受益。
该研究论文题为"Inter-facet junction effects on particulate photoelectrodes",于 12 月 24 日发表在《自然·材料》期刊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原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1-01161-6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