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吗,第1张

不是。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22日,注册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镇古山村莲山工业区,法定代表人为林科闯。该公司主要涉及半导体芯片的生产,也与国有大型企业、高校多有合作。但该公司不是国企。该公司只是国家科技部及信息产业部认定的“半导体照明工程龙头企业”。

2020年2月1日三安光电最高涨幅3.62%。

三安光电作为全球LED芯片龙头,正在向化合物半导体进军。

公司成立于2000年,目前包括传统业务LED芯片、新型业务Mini LED芯片和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

早年研发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ED芯片,打破了进口垄断的格局,在2008年上市后,公司实行资本扩张战略,不断建厂扩产能和收购弥补技术缺点,以极快的产能以及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下降,抢占国际LED大厂市场份额。

公司实行资本扩张战略,从2011年到2018年,公司LED芯片业务一直维持在营收占比80%以上,营收规模从15.98亿元增长到67.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13%。

三安光电以其资本扩张战略,快速扩充产能以及弥补技术缺点、抓紧研发,让其LED业务优于同行,公司LED业务营收一直保持着是同行几倍的水平,毛利率也优于同行。

2017Q4开始上游LED芯片厂商产能持续释放,LED下游厂商受贸易摩擦以及宏观经济放缓影响,导致供需失衡。公司作为LED芯片龙头,2017年营收及毛利率也受影响。但同时也得益于行业不景气影响,公司以其规模经济优势,快速抢占市场份额,CR10从2016的77%,增长到2020的84%。

2020年LED下游厂商库存逐渐恢复,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叠加原材料价格的涨价,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具有议价能力,行业供需缺口的扩大;传统业务有望逐步恢复。

Mini LED目前被认为是未来显示技术的趋势和发展方向,Mini LED相较于传统的LED在背光技术上进行了改良。

Mini LED生产线可以在传统LED生产线上进行细微的改进就可以实现量产。目前公司已经实现批量供货三星,并于TCL成立联合实验室。

随着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终端巨头的持续推动,有望受益Mini LED渗透率提升,公司在Mini LED业务上持续发力,提高高附加值业务占比。

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与前两代半导体相比物理特性优势明显,且下游应用广泛,可应用于5G基站、5G终端射频以及新能源 汽车 等领域。

2013年, 科技 部863计划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列为国家战略发展产业;2019年12月,国家级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培养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随着5G通信、新能源企业、快充、绿色照明等新型需求崛起,第三代半导体需求也将快速增加;《2020“新基建”风口下第三代半导体应用发展与投资价值白皮书》指出,我国第三代半导体市场规模为94.15亿元,预计2019-2022保持85%以上平均增长速度,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623.42亿元。

以第三代半导体其中一个应用领域为例,SiC、GaN电力电子90%依赖于进口。

公司2014年开始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业务,像以往抢占国际LED芯片大厂市场份额一样,公司通过成立子公司湖南三安建产线,收购北电新材弥补技术缺点等措施,快速抢占国际大厂在国内市场份额。

2020H1数据显示,三安集成营收3,75亿元,同比680.48%。

2014年“大基金”参股三安继承2.17亿股,持续看好国产第三代半导体持续替代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份额;截止2020年底,共有51家主力机构持仓三安光电,其中不乏诺安成长、银河创新、易方达等。

传统业务上:行业景气度逐步回升,龙头LED芯片企业依靠自身成本上的规模经济优势以及技术上的领先,持续抢占市场份额。

新型业务上:①随着苹果和三星逐步打开Mini LED市场,其他手机厂商跟随,Mini LED市场渗透率提升,公司有望随着市场规模扩大,营收增长。

②依靠以往成功的快速扩产能、收购企业弥补技术上的劣势等经营战略,加速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国产替代,公司有望享受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自身技术上的优势,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

东莞证券预计公司2020-2021年EPS分别为0.29元、0.39元,对应PE分别为104.52、77.72。

碳化硅十大生产企业如下:

1、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豪迈始创于1995年,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高密市。近五年来,以超过20%的速度稳步增长。产品涉及轮胎模具、高端机械零部件、油气装备、化工、精密锻造等,与美国GE、德国西门子、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德国大陆等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

2、湖南三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三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是上市公司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独立核算),业务涵盖碳化硅、氮化镓化合物半导体功率芯片的研发、设计、制造、及服务。

主要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衬底(碳化硅)、外延、芯片及封装产业生产基地,依托全产业链及大规模生产布局将使得公司节能芯片产品具有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性等市场领先竞争优势。

3、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中美合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新型碳化硅半导体外延晶片。公司汇集了国内外碳化硅半导体领域优秀的专家人才,公司团队荣获2011年福建省高层次创业人才及厦门市“双百人才”。

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工业园区,是国家重点*电子材料研究机构,主要产品有保偏光纤、Sagnac环圈、光纤耦合器、光纤合束器、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等。

5、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9月由新疆天富集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共同设立,公司坚持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备完整、规范的管理体系。

6、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

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简称“烁科晶体”,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8年10月,是一家从事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7、同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23日,公司在坚持LED 产业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布局市场潜力大、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智慧灯杆、充电桩及以 SiC为核心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8、江苏天科合达半导体有限公司。

江苏天科合达半导体有限公司为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8年10月成立,专业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SiC)晶片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全球SiC晶片的主要生产商之一。

9、深圳基本半导体有限公司。

深圳基本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三代半导体行业企业,专业从事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在深圳南山、深圳坪山、北京亦庄、南京浦口、日本名古屋设有研发中心。

10、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

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筹)由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汽车参与投资。项目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碳化硅(SiC)芯片产业化,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工艺研发与规模化制造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6331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