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与宝石

半导体与宝石,第1张

 (1)半导体晶体

历史上,半导体因晶体管的发明而名声雀起。但是半导体并不都是晶体。

周知,材料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晶体( crystal )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或者说,晶体是具有格子( lattice )构造的固体。所谓格子构造,是指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作规律排列,并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晶体的基本要素是对称性。晶体的理想外形和晶体内部结构都具有特定的对称性。晶体的重要特征是其外部表现为规则几何外形。理想环境中生长的晶体应为凸多边形。

有些看起来像晶体的物质如玻璃、琥珀、等,它们内部质点的排列,不具有格子构造,即不作周期性的重复排列,这类固体被称之为非晶质或非晶质体。

晶体跟晶体也不同。晶体可以按照来源和成键特点分类。晶体按来源分为:天然晶体(宝石、冰、砂子等)和人工晶体(各种人工晶体材料等)。晶体按成键特点分为:原子晶体,如金刚石;离子晶体,如NaCl;分子晶体,如冰;金属晶体,如Cu。

天然晶体(natural crystal),或称天然晶体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的单质或化合物。人工晶体(synthetic crystal)即人工合成或人造的晶体。

合成晶体是有天然对应物的人工晶体。相反,人造晶体无天然对应物的人工晶体,比如人造钛酸锶,铱铝榴石(YAG),钆镓榴石(GGG)等。

人们常见的晶体有水晶、石盐、蔗糖等,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就认为晶体就像水晶和石盐那样,具有规则的几何多面体形状。

晶体半导体、非晶体半导体,包括多晶体半导体都有用处。比如,硅太阳能电池就有单晶硅太能电池、非晶硅太能电池、多晶硅太能电池等等。

(2)晶体与宝石

晶体规则的几何外形和晶莹透明的漂亮颜色让人一下子想到宝石。

按晶系分类的常见宝石有:

高级晶族,如具有等轴对称性的金刚石、石榴石、尖晶石等;

中级晶族,如具有六方等轴对称性的祖母绿、海蓝宝石等;具有三方对称性的红宝石、蓝宝石、碧玺、水晶等;具有四方对称性的锆石等;

低级晶族,如具有斜方对称性的黄玉、橄榄石、金绿宝石等;具有单斜对称性的软玉、硬玉、透辉石等;具有三斜对称性的拉长石、月光石等。

这里要注意宝石与玉石的区别。宝石,如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是单晶体,即由单个矿物组成的晶体。而玉石,如翡翠、软玉、岫玉,是多晶体集合体,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3)半导体与宝石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A diamond is forever)是珠宝大王戴比尔斯在1939年所用的广告词。

这里的钻石即金刚石,或者说是金刚石结构的碳(C)。钻石是目前已知最硬的宝石。

纯净的钻石无色,蓝色钻石是在金刚石中掺入了少量的硼(B),而紫色钻石是在金刚石中掺入了少量的氮(N)、硼(B)、氢(H)原子。

这么珍贵的东西如果能人工制造,该是多么大的财富诱惑!事实上,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了人造钻石的尝试。

1893年法国科学家莫瓦桑(Henri Moissan 1852一1907)向世人宣布他已成功地用石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金刚石。但是, 当一些人怀疑或无法重现而向他提问时,他却以保密和专利为由谢绝。其实,他当年并没有真正从石墨中制造出金刚石,但是也没有弄虚作假。据说, 莫瓦桑坚信常压下可以制成金刚石并让助手反复试验。后来助手实在厌烦了,就事先在炉子里放了一颗金刚石。莫瓦桑不知情,还以为真的试验成功了。直到1955年,人造金刚石才由美国通用公司研制成功。

除了钻石,半导体工业中还经常用到蓝宝石、红宝石(红色和蓝色的刚玉)作为衬底。蓝宝石、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

纯净的氧化铝无色,蓝宝石、红宝石的颜色是其中掺入的金属使然,比如蓝宝石:氧化铝+铁(Fe)、钛(Ti);红宝石:氧化铝+铬(Cr)。当然,蓝宝石、红宝石现在都可以人工合成,用作衬底时斑斓的色彩已无必要,所以金属掺杂就免了。

半导体的掺杂是为了提高半导体器件的电学性能,半导体的很多电学特性都与掺杂的杂质浓度有关。

纯正的半导体是靠本征激发来产生载流子导电的,但是仅仅依靠本证激发的话产生的载流子数量很少,而且容易受到外间因素如温度等的影响。掺入相应的三价或是五价元素则可以在本征激发外产生其他的载流子。

半导体的常用掺杂技术主要有两种,即高温(热)扩散和离子注入。掺入的杂质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提供载流子的受主杂质或施主杂质(如Si中的B、P、As);第二类是产生复合中心的重金属杂质(如Si中的Au)。

扩展资料:

掺杂之后的半导体能带会有所改变。依照掺杂物的不同,本征半导体的能隙之间会出现不同的能阶。施体原子会在靠近导带的地方产生一个新的能阶,而受体原子则是在靠近价带的地方产生新的能阶。假设掺杂硼原子进入硅,则因为硼的能阶到硅的价带之间仅有0.045电子伏特,远小于硅本身的能隙1.12电子伏特,所以在室温下就可以使掺杂到硅里的硼原子完全解离化。

掺杂物对于能带结构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改变了费米能阶的位置。在热平衡的状态下费米能阶依然会保持定值,这个特性会引出很多其他有用的电特性。举例来说,一个p-n结的能带会弯折,起因是原本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费米能阶位置各不相同,但是形成p-n结后其费米能阶必须保持在同样的高度,造成无论是p型或是n型半导体的导带或价带都会被弯曲以配合界面处的能带差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导体掺杂技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6450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