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 有哪些校长并有什么资料

西安理工大学 有哪些校长并有什么资料,第1张

党委书记 周孝德

校党委书记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周孝德,男,汉族,1960年8月出生,江西省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7月在江西工学院土木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9年9月在陕西机械学院水利系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获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博士学位。1990年12月任副教授,1993年3月任教授,曾在美国密执根大学、日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进修,从事水污染控制和环境水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厅局级奖5项。曾获机械工业部青年科学家、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优秀科技青年、水利部优秀科技青年等荣誉称号。1996年6月任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1998年1月任水利水电学院院长,1999年9月任副校长,2002年10月起任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兼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陕西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

校 长 刘 丁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学科建设、人事管理、监察审计、校友工作;分管人事处、监察处、审计处、校友工作处。

刘丁,男,1957年出生,山东省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理工大学校长。

1982年和1987年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1年10月至1992年12月在日本福井大学从事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1997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87年至今,在西安理工大学历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副主任(副院长)、院长、副校长;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获得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1995年获国家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97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西安市劳动模范。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五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收录50余篇。

党委副书记 傅有明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主持学校纪委工作,负责党建、组织工作;分管党委组织部、纪委办公室。

傅有明,男,汉族,1954年5月出生,陕西乾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本校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毕业,研究员。

1977年在本校毕业留校工作,先后任机械系教师,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校人事处处长,校长助理。1999年9月任副校长,2006年4月起任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杨萍

校党委副书记

负责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共青团、政治保卫、国防教育与人民武装工作;分管党委宣传部(党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人民武装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杨萍,女,汉族,1956年3月出生,陕西南郑县人,中共党员,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选矿专业毕业,研究员。

1978年从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毕业后在陕西略阳钢铁厂工作,先后任略钢选矿车间主任,略阳县副县长,陕西理工学校校长,陕西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干部人事处处长,西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副 校 长 张淼丰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负责曲江校区、基本建设、安全保卫、综合治理等方面工作;分管校长办公室(档案馆、网络中心、法律顾问室)、曲江校区管理处、基建处、保卫处、发展计划处、子校、培训安置中心。

张淼丰,男,汉族,1957年10月生,陕西省乾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西安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研究员。

1978年至1982年在原西安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学习。1982年至1991年在原西安矿业学院任教。1991年11月至1995年12月在原西安矿业学院任院办副主任、院长助理等职。1995年底至2000年6月在原西安矿业学院任副院长,2000年6月至今任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

副 校 长 刘凯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负责研究生教育、财务管理、学生管理与就业、外事、离退休等方面工作;分管研究生学院、财务处、学生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离退休办公室。

刘凯,男,汉族,1957年11月生,陕西西安市人,中共党员,日本国近畿大学工学博士,教授。

1978年3月至1982年元月在陕西机械学院机械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6年9月至1989年3月在陕西机械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日本国近畿大学理工学部合作科研并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获日本国近畿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6月任西安理工大学教授,2003年10月任博士生导师,机械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

1991年10月任西安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助理,1992年9月任副处长,1998年元月任处长,校党委委员。2004年9月任西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副 校 长 高勇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负责教学管理与招生、实验室管理、体育教学、高等教育研究等方面工作;分管教务处、实验室管理处、工程训练中心、体育教学部。

高勇,男,汉族,1956年7月生,山东宁津人, 中共党员, 九三学社成员,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毕业,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78至1982年在原陕西机械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学习, 获学士学位。1985年至1988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任西安理工大学电子系主任,教授。1997年至1999年任研究生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1999年至2004年任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全国电力电子学会理事、陕西省电子学会理事。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产业化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IEEE会员。西安理工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

陕西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副 校 长 郭立宏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负责图书资料、科技产业、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工作;分管图书馆、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高等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郭立宏,男,汉族,1962年3月出生,陕西华县人,中共党员。1981年~1985年在西北大学经济系经济管理专业学习,获管理学学士学位,1985 年~1988年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年留校任教,1995 年~1997年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2000年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系主任,2000年~2002年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2002年~2004年任西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04年~2006年任西安理工大学校长助理。2006年4月任西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现担任西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西北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副 校 长 罗兴锜

副校长

负责科研、资产管理、后勤管理、医疗卫生等方面工作;分管科技处、资产管理处、后勤处、校医院、馨园物业管理公司。

罗兴锜,男,汉族,1962年12月出生,江西省人,无党派人士,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河海大学水电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1983年9月至1986年4月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92年2月至1995年6月在清华大学水利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6年12月被西安理工大学特评为教授。1998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1998年10月任水电学院副院长,1999年10月任水电学院院长。2006年4月任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水利水电工程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学科带头人。

多年来一直从事水力机械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及相关企业的科研项目10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兼任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水机磨蚀专委会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水轮机专委会委员,西安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教育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陕西水利学会常务理事,陕西水力发电学会常务理事,《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

看了一下上推荐榜的那几个答案,写的都是些狗屁啊。 自身实力不足吧。虽然很多人喜欢拿理工大学拥有的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说事,但是那只能说明理工大 历史 上很是辉煌。 西安理工大学现在处于一个相对学术快速下跌的衰落阶段,实力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几个问题么? 1.西安理工大学的学科老化现象十分严重。优质学科多数属于学校原先的优势学科,水利,印刷,机械,马哲等等,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所产生的新的新兴学科,学校并没有什么建树,最尴尬的是,本来在半导体领域,理工大是老牌强效,但是自己好意思拿半导体去申请双一流么? 在国家重点准备扶植的领域,没有足够的储备,固守老本,这是一个很令人沮丧的话题,即使我们可以说与三十多年来一直得不到国家政策扶植有关,但是得不到足够扶植的学校多了,大家都像西理这么沉沦么? 过去几届领导不思进取是事实。 2.人才资源老化严重,人才梯队建设断层现象已经出现。理工大学极尽辉煌的时候大概是在沈晋教授一代人,无论是水院这种工科类学院还是管院这种文科类学院都有院士级别的大牌教授,国家第一批博导(部评)记得是有三个之多的。刘丁教授这一代也是不错的,至少对得起部属重点大学的牌子的。但是学校的名誉靠老教授积累,学校的实力却是靠青年教师与博士们支撑的,现在的西安理工大学,40岁以下的教师与博士里面,在自己所在领域能到达千分之一的有几个?能独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社科基金基金纵向课题的有几个? 讲真,换了外面的人来当校长之后,学校在人才梯队建设上连续取得突破,虽然这里面有些是之前就有基础的,但是总是在现在才实现爆发的,对学校能有这种突破,还是很高兴的。 在西安这种人才富集的地区,我对理工大学重整旗鼓,还是抱有一定希望的。未来重回前60可能性不大,但是重回前100,希望还是慢慢的。 3.西理的学科设置保守严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早已经是潮流了,可是学校内部知识交流是不是依旧处在孤立主义状态? 别说宽口径人才培养计划有没有,文理科兼备人才培养有没有,就是学院之间互相交流,也只在校级选修课上才有吧?这个事好像说多了。。 西安理工水院真的在业界名气和实力都很强,和交大相爱相杀好多年,唉,纠葛的院校拆分史啊,,,,,,主要还是没钱啊,陕西太穷了,学校没钱发展,而且交大太牛逼了,当年西安理工是陕西省高校第一个规划建设新校区的,在燕翔路征地了一大片,交大看到后,也想建新校区,也想要那块地,可是西安市已经把地给西安理工了,交大后来直接找部里,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人一半,导致西安理工的新校区面积也很小,然后又高价在附近搞了个三期,,,,,,,,可是人家交大分的那一半地底下啥都没有,理工大这一半到处都是东西,一挖就得停工考古保护,规划好好的建筑图纸又得改,,,,,,,,,各种原因,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说多了都是泪啊 1 12年学科评估 开设科院校20以内的话 取前两名 ,超20取前百分之十 并且评估分数80以上 2 所在学科esi为前千分之一3 所在学科在近5年内 获得自然二等奖 科技 进步奖一等 技术发明奖一等 及以上4 以上3条满足任意一条即可进入一流学科 而双一流大学,这里根据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分数80且位于非211第一位或两个学科分数80分)、是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和所在领域是否获得国家三大奖(社科类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为指标西安的名牌大学太多了,陕西穷省又没有足够的钱去养活发展,以至于好多原先的名牌大学没落,名牌专业老化,一流人才流失,国家一流学科重点学科发展不力原地踏步。一句话,没钱。一个字,穷。 不仅是西安理工大学,还有如西安 科技 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建筑 科技 大学、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科技 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延安大学等陕西省内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也无一进入“双一流”行列,同时位于陕西省境内的空军、火箭军、武警3所实力强劲的军队院校也未入选,这说明:一方面即使该高校在一定范围还算不错,但不是所有高校都能进入“双一流”建设之列的;另一方面该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还依然有待提高,从而凭借自身实力挺进一流! 西安理工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高校改名合并浪潮开始之前就已经凭实力由原机工部的陕西机械学院更名为理工大学。所以,西安理工有211的实力,而且当年强过很多211,错过了211,一流也不容易挤进去呀。更主要的是,西安已经有很多211和双一流了 建大,理工大,西科大的出路只能是合并,西科大合并进长安大学,建大合并进西工大,理工大合并进西农。陕西是穷省,应该把有点实力的省属合并进部属。然后培养陕西 科技 ,西安工业,西安外国语,西北政法等高校,给予营养让他们成长。西农和理工大水院有着很深 历史 渊源,两校联手做大工科和农科。 普通理工类大学,没有达到双一流标准!不喜勿喷! 理工大的前身是陕西工业大学和北京机械学院。陕西工业大学是省属高校,成立于1960年,比较晚。文革时期停办并被部分拆分到西北农学院和西北大学;北京机械学院属于机械部,底子是中专,迁陕后与陕西工业大学合并才成为部属院校。机械部高校有湖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东北重机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镇江农机学院等全国重点大学,陕西机械学院连部属重点都不是,虽然在陕人脉极好,有张勃兴支持,但入不了教育部法眼。与西安建大拼杀的你死我活,最终两败俱伤。 这问题问的太天真了

长安大学

校本部

长安大学校本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南郊,位于南二环中段,周围高校众多,文化氛围厚重。主要教学区之一。

雁塔校区

与举世闻名的大雁塔毗邻

渭水校区

渭水景色长安大学渭水校区位于西安市北郊北三环路北侧,坐落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生态产业园的交汇处。校区占地面积1703亩。渭水校区自2002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36万平方米的建筑任务,主要建筑物有:修远、明远两座教学楼约10万平方米,以及相应的修远湖和明远湖。

逸夫图文信息中心约45000平方米,13幢标准化大学生公寓约130000平方米,滋兰苑、树蕙园两个学生食堂约18000平方米,大学生活动中心约12000平方米,教师公寓约21000平方米,办公楼约17000平方米,校区医院约73000平方米,两个运动场及其他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适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代化大学校园格局。

明远湖校区2003年启用,目前有2个年级的本科生10000余名(含留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随着后期建设与校区的拓展,渭水校区将变得更加靓丽。主要教学区之一。

小寨校区

位于西安最繁华的小寨。

太白山校区

重要的教育基地。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历史沿袭】

长安大学的建校时间可追溯到1951年,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三所部属院校于2000年4月18日合并组建而成。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前身是1951年4月在兰州成立的西北交通学校,1952年东迁西安,更名为交通部西安汽车机械学校。1956年国家筹建北京公路学院,1958年北京公路学院筹委会与西安汽车机械学校合并组建西安公路学院,隶属交通部,并逐步发展成为亚洲地区公路交通专业配套最齐全的高校。1995年更名为西安公路交通大学,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西安工程学院 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地质部西安地质学校,1978年更名为西安地质学院,隶属地质矿产部。1996年更名为西安工程学院,1998年隶属国土资源部。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 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建筑工程部西安建筑工程学校,1978年更名为西北建筑工程学院,隶属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1982年隶属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8年隶属建设部,为建设部老七所之一。

西安理工大学

校风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勤奋 :刻苦学习,奋发进取,具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献身精神。

求实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严谨治学、治教。

创新 :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追求新知。

优良校风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上质量、上水平,办出特色的有力保证。

荣誉和排名

在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西安理工大学跻身自然科学、工学、管理学前100名;其中自然科学位列96,等级为B;工学位列63,等级为B;管理学位列92,等级为B。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年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九十六。

水利工程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水利水电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为国家特色专业;给水排水专业全国13名,水利水电学院在全国同等学院中排名第四。西安理工大学的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被确定为2007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教育部、财政部发文(教高函[2007]25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被批准为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财政部发文(教高函[2007]3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07年度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西安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2个专业被批准为2007年度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自1999年陕西省学位办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以来,该校10个受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资助的学科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拓宽学科领域,加大学科交叉与融合,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作用,在加强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同时,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形成了以重点学科为龙头、相关学科为支撑的“学科群”,发挥了重点学科示范和带动作用。经过近10年的建设,这10个学科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1999年以来,10个省级重点学科累计承担科研项目 2377项,其中主持国家、省自然、社科基金项目 293 项,部委、省级及国防重大项目159项,国际合作项目28项,获得科研经费 3.4 亿元;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省部级科技奖 111 项;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各1篇,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15篇。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大会奖等国家级奖16项、省部级奖249项。2001年学校科技处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普通高校科技管理先进集体”;2006年3月被教育部科技司命名为“‘十五’全国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2006年6月学校被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等五部门命名为“‘十五’期间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先进集体”。2004年以来,学校科研经费和科技产业年收入双双突破亿元大关。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1月9日揭晓,该校范志康教授主持完成的“立式烧结熔渗技术及制备自力型CuW/CrCu整体电触头的研究与应用”和蒋百灵教授主持完成的“铝、镁合金微弧氧化系列设备及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范志康教授和蒋百灵教授应邀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教育部2007年5月23日发文(教高评函[2007]1号)《关于公布中国人民大学等133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的通知》,西安理工大学荣获优秀。

2007年,该校共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3项,获得资助项目13项,总资助经费374万元,其中,获自由申请项目1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学部主任基金1项。同时,该校获得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资助经费8.5万元。获得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李占斌的“坡沟系统侵蚀产沙过程与调控机理试验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7万元;段建东的“反映暂态分量的输电线路超高速保护的系统研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金额19万元;畅建霞的“流域水资源复合系统多维调控模式研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金额21万元;赵高扬的“高温超导薄膜微细图形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2万元;焦明星的“可调谐双频Nd:YAG激光拍波绝对距离干涉测量技术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2万元;胡再强的“黄土二元介质模型及其对剪切带形成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2万元;杨杰的“大坝安全监控的不确定性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4万元;沈冰的“旱区水文动力系统自记忆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28万元;黄强的“基于电力市场的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2万元;邵生俊的“非饱和黄土等效固结变形特性及固结理论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29万元;张建丰的“结构性黄土污染物优先迁移特性实验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4万元;彭文季的“水轮机振动故障的智能诊断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6万元;张显斌的“基于GaP晶体中耦合场量子受激散射过程的可调谐太赫兹波辐射研究”(学部主任基金),资助金额8万元。获得资助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李随成的“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对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及对策研究”,资助金额8.5万元。

200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07年11月6 - 1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西安理工大学荣获银奖。作为国家级四大展会之一,此博览会是中国当前最高层次的工业博览会。西安理工大学科技处精选了铝、镁合金微弧氧化系列设备及工艺技术、立式烧结熔渗技术及制备自力型CuW/CrCu整体电触头、TDR-150型单晶炉等12项高新技术及产品(实物样品)参加了本届博览会,参展项目及展品受到了企业代表、观众的关注与青睐。本届博览会上,中国高校展团共摘取大会14个奖项(金奖一项、银奖四项、铜奖三项、创新奖六项),占整个博览会全部奖项的40%。附:获奖项目所属高校名单金奖 上海交通大学 银奖 西安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清华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铜奖 北京化工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创新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07年11月15日至19日在南开大学举行,西安理工大学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以总分190分的好成绩位居陕西高校第2名,在全国高校排名并列第17名,并荣获“高校优秀组织奖”。

陕西省教育厅日前发文《关于公布2007年度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通知》(陕教研[2007]9号),西安理工大学独立和合作完成的获奖项目共10项,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个。

由西安理工大学施卫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AF联合基金项目“非线性光电导开关设计技术研究”,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评审委员会评定,被授予“NSAF联合基金特优奖”,并再次获得联合基金资助经费10万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代省长袁纯清的陪同下,于06年6月19日视察了西安理工大学产、学、研基地,着重考察了学校自主研发的8”硅单晶炉装配生产线,以及国家863项目——12”单晶炉研制情况。上午10点20分,曾培炎副总理来到西安理工大学产、学、研基地。一进大门,曾副总理便走向大门左侧的学校宣传展板前驻足观看,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周孝德和校长刘丁即向副总理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重点汇报了学校产、学、研基地的研发情况。学校自1964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单晶炉以来,已定型生产12大系列、近百种型号的电子专用设备,涉及半导体、光学及激光、化合物、氧化物、氟化物等晶体材料,以及多晶硅、合金材料、稀土金属材料、人工宝石等高科技领域。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70% 以上,2005年度实现产值1.8亿元,实现利税2400万元。基地先后承担 4 项国家 863 项目,目前正在完成的12〃 大直径硅单晶炉即属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在12〃单晶炉样机前,刘丁校长向曾副总理汇报说,目前承担的国家“863”项目“TDL—150型单晶炉(12〃MCZ综合系统)已进入最后的设备调试阶段,即将进入产品中试及产业化阶段。该产品涉及光、机电、材料、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领域,将为国家“十一五”期间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ISI)配套材料12〃抛光片,提供关键的晶体生长设备。曾副总理仔细询问了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以及后续的设想,对12〃大直径硅单晶炉寄予厚望,要求早日通过国家验收,形成产业规模。曾副总理来到正在进行拉晶试验的8”硅单晶炉前,并饶有兴致地登上工作台,从观察窗察看了晶体生长过程,并就有关拉晶的工艺流程和技术问题,诸如旋转速度、晶格结构、拉伸速度、材料的物理性能等进行了细致的询问,刘丁校长一一作了回答。与此同时,学校党委书记周孝德向省委书记李建国、代省长袁纯清汇报了学校产、学、研基地的发展前景。在位于西安高新区的西安理工大学科技产业园内,已建成1.6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和研发大楼,形成了年产300台大型单晶炉的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形成国内最大、国际有重要影响的晶体生长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并且在相关产业中起到关键作用,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在已拉制好的单晶棒成品前,校领导介绍了生产的主要产品型号,这些产品可用于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衬底,曾副总理听了非常高兴。曾副总理在结束考察时对校领导说,你们的产、学、研工作做得不错,作为一个学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

第十一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优选资助课题)和青年教师奖(自然科学)2008年5月评选完毕。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任海鹏从事的“直接延迟反馈控制非线性系统中混沌产生机理和应用研究”课题批准为资助项目,资助金额1.96万美金。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师畅建霞获得(自然科学)青年教师奖三等奖,奖金1000美元。

教育部日前发文《关于公布邵氏基金赠款第十七批大学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教港澳台办[2008]0017号),邵氏基金赠款第17批大学项目的评审工作,经我办委派专家小组赴各项目学校实地考察评估,现已圆满结束。经研究,确定一等奖项目3个,二等奖项目8个,三等奖项目8个。西安理工大学逸夫科技信息馆项目获得三等奖。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该校工商管理学院党兴华教授申报的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部地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获准立项,批准号06BJL59,资助金额8万元。这是该校工商管理学院连续获得的第四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该课题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城市群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将从理论上揭示西部地区城市群内部各类城市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城市化与城市群发展规律,加快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有指导意义。在实际应用价值方面,将结合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特点,提出促进西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为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借鉴。

经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财政厅批准,该校黄玉美教授主持的“六轴联动数控精整加工机床”项目,获得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5ZKC01-01),资助经费50万元。这是该校连续第二次获得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计划的支持。该项目将以六轴联动数控精整加工机床的可重构方案创新设计开发技术研究为主线,在现有的试验样机上研究复杂轮廓表面数控精整加工的加工技术,进行高柔性多方位摆动主轴头的可重构方案创新设计,实现六轴联动数控精整加工机床的创新产品设计与虚拟样机仿真、数控系统开发和新产品制造。六轴联动数控精整加工机床的完成,将为我国增加一种高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轴联动用于精整加工的专用性数控机床。新产品经市场拓开后,利润可达到50%以上。

2008-3-27 西安市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发文,对2006和2007年度开展国家安全工作中的30个先进集体和4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西安理工大学国家安全小组作为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第三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ERP沙盘对抗赛总决赛7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用友软件园举行。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黄志文、王子初、刘海波、黄丽、白晋成、(指导教师:段刚龙、王建仁)以陕西省冠军的身份代表陕西省高校参加全国总决赛,并获得一等奖。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竞赛暨第四届慧鱼工程技术创新设计大赛于2007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化工大学举行。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的参赛作品“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慧鱼模型”获得三等奖。此次是该校首次参加此类大赛,也是陕西唯一的参赛院校。

200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日前结束,该校水利水电学院学生齐吉、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学生张小茜分别获得特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薛静获得一等奖。全国决赛陕西赛区共有30多所高校的近200名选手参赛,西安理工大学获奖人数及名次位居前列,共获奖项28个,其中:特等奖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7个,这是该校参加此项赛事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由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科协、陕西省学生联合会、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西安高新“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于07年6月5-6日在西北大学举行。该校19件作品参赛中有16件作品获奖,其中:特等奖4件、一等奖6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3件;以团体总分980分位居第二名,并荣获本次比赛的“优胜杯”。

陕西省教育厅日前发文(陕教高[2007]67号)《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陕西赛区(惠普杯)获奖名单的通知》,西安理工大学获国家二等奖1个(获奖者:陈海霸 何杰 李鹏涛);陕西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9个;并获得陕西赛区“优秀组织单位奖”。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颁奖典礼于2007年11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西安理工大学获得了三等奖1件、优秀奖3件。

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07北京创意·设计年度青年人物”颁奖礼日前举行,共颁发金奖10名,提名奖20名,专业类别涉及规划、平面、动漫、多媒体、建筑等设计创意领域共11大类。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毕业生刘艳霞荣获提名奖。刘艳霞2005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任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创意工作室设计师,她主持、设计并出版的《曹雪芹风筝艺术》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该书接连获得北京市、国家、世界级大奖,对中国美术工艺走向世界发挥了促进作用。“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等单位在德国莱比锡主办,有着严格的评审程序和评审要求,每届在全球范围评选出14种获奖图书。评选注重书籍设计整体艺术氛围与承载文化理念的交融,要求整体装帧设计和图书内容契合无间,即在封面设计、版式设计、选用纸张、印刷水平、装订技术等诸方面与图书内容形成美学上的高度统一、实现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曹雪芹风筝艺术》从来自世界34个国家的636种本国“最美的图书”中遴选,与另外13种来自其他国家的图书共同获得了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由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主办、IBM、Intel公司协办、北京交通大学承办的首届“红旗杯”全国大学生开源软件技能竞赛总决赛2007年12月1日在北京交通大学科学会堂举行并圆满闭幕。西安理工大学代表队凭扎实的基本功,获得团队一等奖。队员赵欣发挥出色,荣获个人金奖(指导教师孙钦东)。陕西共有3所高校进入复决赛,另获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

陕西省第29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于2007年5月24-27日在西安体育学院举行。共有59所高校83个代表队参加了本届运动会。经过四天激烈的拼搏,西安理工大学夺得女子100米栏、女子400米栏、男子跳高、男子400米共4枚金牌,2人破陕西省大学生纪录;取得了女子团体第四名,男子团体第五名,男女团体总分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谱写了该校田径运动史的新篇章。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协办、清华大学承办的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暨第一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邀请赛于06年8月19-21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由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赵跃指导,学生苏鑫、王林和胡文华组成的Xpeed队经过初赛、决赛的激烈角逐,获得三等奖,总排名第十一位。Xpeed队的优异表现也给参赛选手和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次竞赛邀请了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授予点高校以及包含港澳在内的全国70余所高校的112支队伍参加

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

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是学校为适应迅猛发展需要在西安市东南部雁翔路、曲江旅游度假开发区设立的第二校区。曲江校区西临大雁塔,南有西安市杜陵生态园。距离金花校区4公里,设有48路、25路、45路、游6公交车始终点站。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环境优雅。

曲江校区计划用地1010亩,建筑面积35.4万平方米。曲江校区建设工程作为陕西省基本建设重点项目之一已于2001年开工,2002年投入使用。现已建成四栋教学楼、七栋学生公寓、三栋青年教师公寓、逸夫科技信息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塑胶跑道田径场、工程训练中心、学生食堂、游泳池等,能满足近万名学生学习、生活要求,管理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和其他学院低年级学生在曲江校区学习生活。

曲江校区设有管理委员会、党总支和管理处,曲江校区管理处作为管委会的常设办事机构,包括办公室、综合管理科、学生科、团委、保卫科。办公室负责曲江校区的行政协调及日常管理工作;综合管理科负责曲江校区的饮食中心、水电暖、校园管理及绿化等后勤工作;学生科和团委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工作以及校区大型文体活动的组织规划、实施和宣传;保卫科负责曲江校区的安全保卫和防火防盗工作并预防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校区现有正式编制工作人员37人,其中18人分别具有研究生、第二学位或本科学历,流动编制人员3名,聘用人员40人。聘用人员占职工总人数52.1%,校区正式职工党员23人,占正式职工人数的70% 。曲江校区管理处直接负责水利水电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印刷包装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低年级本科生的管理,同时协调曲江校区整体学生工作。

曲江校区有宽敞明亮的合班教室和小班教室160个,其中有12个现代化的数字语音室及模拟语音室,同时建有外语教学电台和45个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还建有计算机中心、图书馆和网络中心等。

曲江校区学生公寓宽敞舒适,有暖气、电话,并配书架、衣柜和书桌。学生餐厅4500平方米, *** 作间规范,用餐场所宽敞明亮,分隔有序。校区大力推行后勤社会化,目前有乙方合作单位15个,充分为校区内广大师生提供优质、全面、贴心服务。拥有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运动场地近三万平方米,可以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活动的要求。

曲江校区将按照“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本科教学工作,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发扬“团结协助、积极主动、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廉洁奉献”的工作精神,积极营造团结、奋进向上的校园氛围,努力把曲江校区建设成为环境幽雅的节约型和谐校园。

曲江校区工作理念

工作原则:精干高效。

工作精神: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廉洁奉献。

工作定位:教学工作是核心,学生工作是重点,后勤工作是保障,安全工作是前提,稳定工作是根本,向管理要效率,向成绩要信誉。

工作思路: 按照“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本科教学工作,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发扬“团结协助、积极主动、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廉洁奉献”的工作精神,积极营造团结、奋进向上的校园氛围,努力把曲江校区建设成为环境幽雅的节约型和谐校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7834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