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顾天娇
阅读所需约7分钟
三安光电(600703.SH)既是LED光电龙头,也是集成电路新贵,它从照明领域的LED芯片出发延伸至Mini LED、Micro LED等高端芯片领域,又砸重金布局PA射频、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只要能在其中某一条赛道做到全球领先,都不止现在的千亿市值。
但尽管布局优质赛道,三安光电却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业绩连续8个季度下滑。
一方面三安光电主业传统LED芯片竞争激烈、产能过剩;另一方面,Mini LED的重要下游厂商苹果、三星相关产品均未推出,没有带来订单收入,PA射频芯片则被质疑良品率不高,利润空间被压缩。
Mini LED业务何时能提供利润?
苹果推出Mini LED不及预期,三星生产线尚在建设。
自从扣非归母净利润在2017年实现52.49%的高增长之后,三安光电便开始步入了行业寒冬。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5.28%、69.3%、24.35%,处于连续下滑的状态。
那么,为何三安光电近几年的业绩会如此下跌呢?
主要原因还是归咎于全球LED芯片整体增速放缓,传统照明LED芯片供过于求、售价下降。
近几年,全球LED产能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在产能转移的过程中,部分中小厂商在技术、配套、客户等环节没有合理完善布局的情况下大幅增加产能,从而引起在传统照明领域的LED芯片供给阶段性失衡,行业进入调整期。面对LED芯片销售价格出现下滑,很多LED企业盈利能力均有下滑。
在此大背景下,业内公司纷纷开始调整自身的战略,拓展高端LED芯片。凭借着传统LED领域的积累,三安光电从18年起布局Mini LED、Micro LED等高端LED项目,目前已实现批量供货三星,成为其首要供应商并签署供货协议,并与TCL 华星成立联合实验室推进 Micro LED 的市场化进程,除了与三星和TCL合作,还送样苹果,希望打入苹果产业链。另一家公司华灿光电(300323.SZ)也积极与夏普、LG等厂商展开合作。
但今年这些高端LED项目还没有相应的产能释放,主要因为下游客户在技术应用上并没有做好准备。
2020年9月21日,天风国际郭明錤曾在报告中称,因开发进度优于预期,预期三安光电将自2021年开始大量出货mini LED并用于iPad与Mac Book。不过,三安光电至今并未披露获得苹果订单,而且今年苹果新iPad与Mac Book也并未用上Mini LED的新屏幕,可见该技术还处于筹备阶段,2021年的兑现预期还需要后续进一步验证。
2020年11月15日,外媒报道,三星正在越南建设Mini LED背光电视生产线;同时三星方面曾透露,将在2021年上半年推出首款Mini LED电视,全年规划出货量为200万台。
从下游主要厂商的计划来看,比较有可能率先推出Mini LED产品的公司是三星,最快2020年年底Mini LED产能开始爬坡。所以对于三安光电来说,这块业务要能带来业绩提升至少也需要到2021年。
PA射频芯片良品率受质疑
集成电路产品销售放量,但增收不增利。
东边不亮西边亮,虽然高端LED产能释放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但是三安光电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产品今年都逐渐释放产能,公司业绩从上半年开始出现复苏。
三安光电的子公司三安集成主要从事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业务,涵盖PA射频(PA:功率放大器)、电力电子、光通讯和滤波器等领域的芯片。
三安光电2020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摆脱负增长状态;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9亿,同比增长10.7%;前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21亿,同比下降24.35%,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
三安光电2017年投资333亿元的泉州半导体园区还涉足了碳化硅(SiC),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该材料主要用于主驱逆变器、DC/DC转换器、充电系统中的车载充电机和充电桩等新能源车产业链。
对于中国来说,第三代半导体是个全新赛道,而且也是受制于美方相对较少的赛道。美国的CREE公司和日本的住友电气工业有限公司等全球领先企业才刚刚开始发展这项业务,当下大家公平起步,如果加快研究速度还是有一定几率形成弯道超车。
泉州三安半导体公司从2020年上半年开始逐渐释放产能,贡献销售收入,根据中报,泉州三安半导体公司实现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1136%。
但需要注意的是,三安集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1%;泉州三安净利润同比下降36%。
根据三安光电的2020三季报,其毛利率为29.3%,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7%,高于营业收入10.7%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3.1%;期间费用率为13.2%,较上年升高0.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5.9%,同比降低5.7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56.7%至10.7亿。
半导体产品从投产到大规模铺货还得攻克良品率大关,三安光电虽然拿到华为PA产业链的准入许可证,但过低的良品率,导致成本过于高昂,上半年集成业务利润承压严重。良品率如果无法提升到量产水平,仅靠砸钱完成出货,终非长久之计。
文/星空下的大橙子
1987年,世界上第一家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在新竹成立。30多年过去了,这家业界巨掣掌握着全球芯片代工市场52%的份额(据iFind数据),拿下了苹果、华为等厂商几乎全部高端制程(16nm及以下)订单。由它创立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三环节分离的垂直分工模式也繁荣发展,奠定了全球信息化浪潮的生产力基础。但是众所周知,凡是有利于世界的,都是懂王反对的。在懂王兴风作浪之下,半导体全球产业链断裂的风险与日俱增。有消息称华为已经开始将14nm制程订单从台积电转到中芯国际(HK0981),并派出工程师入驻中芯,帮助研发7nm工艺。
全球化逆流汹涌,半导体行业不能自主可控就意味着断供停产的风险。
一、一石三鸟,背靠大树的通富微电
实现自主可控的第一步是找到突破口。在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环节里封测的技术含量最低,也成了自主可控最先突破的环节。根据iFind数据,我国最大的三家封测企业长电 科技 (600584)、华天 科技 (002185)和通富微电(002156)合计占据了全球约25%的市场份额,并且都进入了顶级企业的供应链。尤其是通富微电,拿到了世界处理器两强之一AMD90%以上的CPU和显卡封测订单。
成立于1994年的通富微电之所以能在AMD的订单中拿下这么大的份额,是因为公司于2016年4月出资3.71亿美元收购了AMD苏州和AMD槟城两家封测厂85%的股权。这两家工厂原本就承担着AMD大部分产品的封测任务,并购之后分别更名为通富超威苏州和通富超威槟城。通过这次并购,通富不仅扩充了 产能 ,还提升了 工艺和研发 能力,更与 大客户 AMD深度绑定。2019年,来自AMD的订单为通富带来了40.77亿营收,占通富全年营收的49.32%。
通富也曾经表示,AMD这个大客户是公司有别于其他封测企业的最大优势。
二、增收减利,大树底下未必好乘凉
通富在《2019年年报》中明确写到,由于AMD7nm制程的CPU和显卡上市大卖,带动公司报告期内2019年营收上升14.45%。看来这个“特别的优势”确实是个优势。
但是这个优势够不够特别呢?橙哥觉得也真是够特别——2019年通富微电净利润大降 84.92%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甚至 亏损1.3亿 ,全靠政府补贴才实现盈利。虽然橙哥一直支持政府对高 科技 行业进行补贴,也着实吓了一跳。
通富在年报中对这一怪现状并未加以解释。当然我们可以从利润表中看到,2019年营收上升 10.44亿 的同时,成本上升了 10.62亿 。收入增长弥补不了成本的增加,再加之研发费用增加 1.26亿 ,基本上与去年1.27亿的净利润相当。如此一来也就难怪通富的扣非净利润会亏损了。
但是橙哥更关心的是,成本为何会上升如此之多。这一点通富在年报附注中同样未加说明,反而是研发费用的结构露出了端倪。
对于封测企业来说,其研发费用与生产成本的结构十分相似。都是原材料占大头,而原材料中占比最大的是载板,大约占到整个成本的 40%以上 。
载板,也叫基板,可以理解为使一种高端印刷电路板(PCB),主要功能是作为芯片的载体。目前载板的产能基本掌握在日韩企业手中,全球前十大载板企业合计市占率超过 80% ,集中度很高。国内载板龙头深南电路(002916)只能做存储芯片载板,对CPU载板无可奈何。所以,封测企业面对上游的载板供应商就 没什么议价权 。2018年起,由于看到5G建设和消费电子升级的趋势,载板先于下游半导体市场进入景气行情,价格节节攀升。这就是通富成本大涨的原因。显然,我们的封测企业也很难把这个成本转嫁给客户。只能自己扛下亏损。
至于为什么通富的经营现金流增加了 6.5个亿 ,那是因为通富把该付给供应商的货款全截流在自己这了。
三、结语
在通富微电身上,橙哥看到了中国ICT产业的希望与无奈:
1.希望在于国内企业确实有能力拿出顶级的技术和工艺,做出顶级的产品;
2.无奈在于各个环节难以做到齐头并进。因此难以形成 集群效应 ,使得先头部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去年,全球封测一哥日月光营收高达973.5亿人民币。相比之下,大陆封测三巨头的营收总计也就400亿左右(长电 科技 尚未发布年报)。这说明我们的先头部队还没有到达战场的腹地,向半导体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进军才刚刚启程。
如果想要走远,半导体行业需携手同进结伴而行。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