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制造的基本现状和基本架构是什么

我国智能制造的基本现状和基本架构是什么,第1张

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迅速、发展战略清晰。2016年12月8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颁布。根据《规划》,2025年前,我国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规划》要求到2020年实现四个具体目标:

目标一: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实现突破。研发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支撑软件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30%。

目标二:发展基础明显增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制(修)订智能制造标准200项以上,面向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及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建立。

目标三: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培育4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基本建立。

目标四:重点领域发展成效显著。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50%,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及率超过20%,运营成本、产品研制周期和产品不良品率大幅度降低。

宏观地看,制造业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近年来,制造企业数字化基础能力稳步提升,制造业企业设备数字化率和数字化设备联网率持续提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的数据,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分别达到47.1%、49.5%、41.0%,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9.3%。数字化率指标直接反映了我国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进展速度。

我国已经形成系列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根据赛迪研究院对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空间分布的研究成果,我国已形成以“一带三核两支撑”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空间分布总体格局。环渤海核心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等省市,是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其中,北京以先进制造业高科技研发为主,天津以航天航空业为主,山东以智能制造装备和海洋工程装备为主,辽宁则以智能制造和轨道交通为主。长三角核心地区以上海为中心,江苏、浙江为两翼,主要在航空制造、海洋工程、智能制造装备领域较突出,形成较完整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产业链。珠三角核心地区的先进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和江门等地,集群以特种船、轨道交通、航空制造、数控系统技术及机器人为主。中部支撑地区主要由湖南、山西、江西和湖北组成,其航空装备与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实力较为突出。西部支撑地区以川陕为中心,主要由陕西、四川和重庆组成,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中国制造业主要领域发展情况:

以工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和半导体产业为例

(1)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的结合: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

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其中,工业互联网又是这个融合过程中的核心。工业互联网与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正相关。2018年、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分别为1.42万亿元、2.13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分别为55.7%、47.3%,占GDP比重分别为1.5%、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6.7%、9.9%。2018年、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带动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分别为135万个、206万个。从这个数据来看,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形成全新的动能。

工业互联网发展存在三大痛点。我国工业互联网仍处于发展初期,标准架构还在探索之中,商业模式尚不成熟,技术、人才、安全等方面存在瓶颈和短板,推广应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并存,需要保持耐心、稳中求进。具体而言,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数据流动与融合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设备互联互通信息孤岛问题。例如,一条生产线涉及大量不同的设备底层通信和数据交互协议等,要实现设备之间有效的数据流动和融合,难度较大。其次,在目前的人工智能发展阶段,对依托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智能化自动决策依然是有难度的。最后,工业互联网设备的专用软件难以通用也是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一个较大瓶颈。

二是对成本和安全问题考虑不足。一方面,存在成本问题。例如,工业互联网安全涉及专业人员、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方面的成本。另一方面,存在安全挑战。例如,工业互联网的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风险等。

三是工业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依然需要摸索。工业互联网行业标准多,涉及各个制造业的垂直领域,专业化程度高,难以找到通用的盈利和发展模式。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就工业互联网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强调,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由此看来,从2020年开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工业互联网会是智能制造最为关键的国家战略。

(2)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迅速

政策方面,我国对工业机器人的支持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1959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与约翰·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标志着机器人技术进入制造业。我国在1972年开始工业机器人研究,与美国相差仅约10年。1982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主要涉及喷涂、焊接等工业流水线上机械手的研发。“863计划”启动后,我国开始大力支持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十五”规划(2001~2005年)期间,我国开始发展危险任务机器人、反恐军械处理机器人、类人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等。“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期间,开始重点关注智能控制和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到“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智能制造”开始正式全面提上国家战略。2016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开始进一步完善机器人产业体系,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提升应用集成能力。

技术方面,我国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但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2011年至2020年,国内机器人技术相关的专利数量快速增加,年平均申请量为17009.2件,年平均增长率为39.53%,最高年增长率为79.67%(2016年),2018年的年度申请量最高,申请数量为37853件。我国机器人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说明了2011年以来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但我国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技术国产化率依然较低,制约着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根据头豹研究院的数据,我国工业机器人机械本体国产化率为30%、减速器国产化率为10%、控制器国产化率为13%、伺服系统国产化率为15%;而在我国工业机器人生产成本结构中,伺服系统、控制器与减速器这三大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占比超过了70%。核心零部件因为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程度低,主要依赖进口,因而成本占比较高。例如,中国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在采购减速器时,由于采购数量较少,难以产生规模效应,面临国际供应商议价权过高问题,相同型号的减速器,中国企业采购价格是国际知名企业的两倍。

需求方面,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智能制造加速升级,使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迅速增长。根据2019年8月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我国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工业机器人需求依然旺盛,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持向好发展,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另外,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统计,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在2017年达到97台/万人,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并将在2021年突破130台/万人,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如图1所示,从长期来看,制造企业对工业机器人仍有巨大需求,机器人价格下行的态势也将延续。在“量增价降”综合因素作用下,工业机器人本体销售额平稳增长,预计到2023年将达265.8亿元。此外,随着部分西方国家对华扼制战略的推进,我国工业机器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加快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关键部件的国产替代。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销售方面,从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情况看,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替代在加速,国际市场竞争力在加强。一是我国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逐步增长,国产替代加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报告,随着我国机器人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与外资品牌机器人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例如,2019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在市场总销量中的比重为31.25%,比2018年提高3.37个百分点。另据民生证券研究的研究报告,“2011~2020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速达25.1%;其中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由约800台增加至约5万台,复合年均增长率达58.3%,高于国内整体销量增速约33个百分点;同期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渗透率上升约26个百分点。”二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迅速,国际市场份额在提升。2015~2020年,我国国内工业机器人出口量由2015年的1.2万台提升至2020年的8.1万台,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6.5%;出口量在全球占比由4.6%提升至20.4%,增长约16个百分点。

(3)高端数控机床依然是我国的短板

高端数控机床与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发展依然相对落后,这也是制约我国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短板。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排名前10的数控机床企业中,来自日本的山崎马扎克公司以52.8亿美元的营收排名第一,德国通快公司以42.4亿美元排名第二,德日合资公司德玛吉森精机以38.2亿美元排名第三,其后分别为马格、天田、大隈、牧野、格劳博、哈斯、埃玛克,这10家高端机床企业没有一家是中国的。

我国对进口机床有着较大的需求。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数据,2015年至2019年,我国进口的数控机床合计达29914台,进口总额达978亿元。此外,我国高端机床及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截至2021年,国产高端数控机床系统市场占有率不足30%。国产精密机床加工精度目前仅能达到亚微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1~2个数量级。因此,在供需矛盾之下,我国高端机床的自主化、国产替代任务依然艰巨。

具体而言,我国高端数控机床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端机床的精密数控系统主要来源于日本、德国,国产数控系统主要应用于中低端机床,国产高端机床精密数控系统自主供给依然缺乏;二是主轴主要来源于德国、瑞士、英国等国,国产企业已具备一定生产能力,但技术仍需迭代提升;三是丝杠主要来源于日本,国内相关技术较多,但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四是刀具主要来源于瑞典、美国、日本等国,国产刀具材料落后,寿命和稳定性不高,平均寿命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3~1/2。

(4)半导体发展进展

半导体市场需求占全球第一,但国内供给能力有限。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根据Statista全球统计数据库的数据,截至2012年,我国半导体市场需求份额首次过半——占全球半导体总需求的52.5%。根据赛迪顾问2021年6月1日公布的《2021全球半导体市场发展趋势白皮书》的数据:“从区域结构来看,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2020年,中国市场占比最高达到34.4%。美国、欧洲、日本和其他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1.7%、8.5%、8.3%和27.1%。”

但是,同时我国半导体自给自足能力严重不足。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公布的可查数据,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度达2271亿美元,而同年我国石油进口原油38101万吨,金额为1164.69亿美元,集成电路进口额远超石油进口额。中国半导体生产一直不能满足国内半导体消费需求。根据法资知名市场调查公司博圣轩(Daxue Consulting)2020年10月的数据,“自2005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半导体的最大市场。然而,在2018年,中国的半导体消费总量中,只有略多于15%是由中国的生产提供的”。根据彭博社的数据,2020年中国芯片的进口额攀升至近3800亿美元,约占我国国内进口总额的18%。到2021年上半年,国内半导体领域的供应缺口依然未缩小。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1年1月至5月,我国进口集成电路2603.5亿个,同比增加30%。由此看来,截至2021年上半年,国内半导体供给能力依然有限。

我国部分半导体产业领域已具备国际竞争力,但缺乏高端芯片生产能力。半导体产业的整个生产制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布式设计、制造和封测。2021年3月1日,国新办举行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十三五’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总体是非常骄人的,产业规模不断增长。据测算,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达8848亿元,平均增长率达20%,为同期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增速的3倍。技术创新上也不断取得突破,制造工艺、封装技术、关键设备材料都有明显大幅提升。”

在半导体产业制造领域,国产自主创新替代在全面加速。根据国盛证券2020年6月的报告,我国国内半导体制造已基本完成从无到有的建设工作。例如,中微公司介质刻蚀机已经打入5nm制程;北方华创硅刻蚀进入SMIC28nm生产线量产;屹唐半导体(Mattson)在去胶设备市场的占有率居全球第二;盛美半导体单片清洗机在海力士、长存、SMIC等产线量产;沈阳拓荆PECVD打入SMIC、华力微28nm生产线量产;2018年ALD通过客户14nm工艺验证;精测电子、上海睿励在测量领域突破国外垄断等。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缺乏7nm及以下的高端芯片的稳定、规模化生产能力,华为当前遇到的困境也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此,我国距离实现高端芯片的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晶圆生产能力发展迅速,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但产业结构失衡。我国在半导体生产材料——晶圆制造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大陆晶圆产能占全球晶圆产能15.3%的份额,已超越北美(北美占全球晶圆产能的12.6%),成为全球第四大晶圆制造地区(第一名为中国台湾,占21.4%;第二名为韩国,占20.4%;第三名为日本,占15.8%)。

半导体材料制造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海思半导体是我国IC设计企业龙头,2016年销售额达260亿,是国内最大的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海思半导体的业务包括消费电子、通信、光器件等领域的芯片及解决方案,代表产品为麒麟系列处理器等。2020年10月22日,华为在HUAWEI Mate 40系列全球线上发布会上发布的麒麟9000芯片,采用了5nm工艺制程。据报道,麒麟9000在多个参数上超越骁龙865、苹果A14等竞争对手。但是,麒麟的加工生产仍然需要海外公司代工,因此麒麟芯片的供应会受到“美国的芯片禁令”等国际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半导体产业结构上还存在发展

均衡的问题,难以完全自给自足。

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细分趋势非常明显。较诸之前设计、制造和封测在同一公司完成的IDM模式,这三个环节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专业企业分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走向分工的过程也是半导体产业链全球化的过程。以1996年为分水岭。在此之前,中国半导体产业受制于国际和国内政治因素,与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摩尔定律”速度完全脱节。但在1996年之后,通过“908”“909”工程等系列战略推动,加上进入21世纪以来全产业链的系列配套发展,我国半导体产业体系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当前中国已跃升为晶圆代工产业全球第二大国。从中国半导体产业技术发展进程看,中国半导体制造工艺从落后3代以上,缩小为仅落后1~2代。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芯片制造环节,虽然有“908”“909”工程以及最近十余年来国家的大力推动,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落后依然不容置疑。必须承认,整体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设计企业少而弱,制造方面虽有半导体巨头纷纷设厂,但以封装测试为主,而且由于国外政策的限制,制造工艺均落后于国外。至于制造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些问题我们依然要面对,而且还需要深入分析和挖掘原因。

04 我国智能制造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智能制造业人才紧缺,需加快培养相关人才。我国智能制造面临人才缺口大、培养机制跟不上、现有制造业人员适应智能制造要求的转型难度较大等问题。

一是整体人才缺口大。我国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有关领域人才缺口将达450万,人才需求量也必定会在智能制造不断深化中变得更大。

二是人员流动性大,且刘易斯拐点后人口红利在缩小。不仅是人才缺口大,制造业人员流动性也很大。根据中金公司的调研,在跨过刘易斯拐点后,制造业劳动力市场中需求方的议价能力下降。例如,有纺织企业反映2012年以来企业在国内就面临基层员工招不进来、大专生留不下来的情况;另外,有些汽车配件企业希望可以留住熟练工人,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部分四川、重庆的工人可能选择不再回来,过去几年的产业内迁也使很多中西部劳动力选择就近就业。

三是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创造的新职位需要新型技术人才,但传统就业人员并不一定能在短期内转型并适应新职位需求。以工业互联网为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研究表明,工业互联网相关职业在不断涌现。2019年、2020年国家发布的29个新职业中,与工业互联网相关的达到13个,如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占新增职业的44.8%。要胜任这些新职位需要较高、较新的知识储备,原有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要满足这些新岗位的技能需求,需要时间培养。

以上都是智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建立更为健全的在职教育体系、提供在职教育的认可度和含金量。制造业是就业的重要领域,相关人员的转型升级是迈向智能制造的前提。在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在职人员“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制造业智能化人才培养比较务实的路径。同时,用人单位也要抛弃对在职学习的成见和歧视,避免“唯学历论”,要根据制造业实际需求和个人能力来选用人才。

另一方面,制造业人才使用面临“Z世代”挑战。“Z世代”是美国及欧洲的流行用语,意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又称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统指受互联网、即时通信、短信、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面对时代变化,制造业传统的用人管人方式需要转变,使年轻一代能够留得下来、干得下去,能够越干越有希望。

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体系。工业互联网作为智能制造的“血脉”,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智能制造的安全。工业互联网和制造系统具有高度集成的特征,而这些集成使智能制造系统更容易受到网络威胁的攻击。2019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两大总体目标:一是到2020年年底,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二是到2025年,制度机制健全完善,技术手段能力显著提升,安全产业形成规模,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面临的威胁较为严峻。2020年1月至6月,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预警平台持续对136个主要互联网平台、10万多家工业企业、900多万台联网设备安全监测,累计监测发现恶意网络行为1356.3万次、涉及2039家企业。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工业互联网虽然总体安全态势平稳,未发现重大工业互联网安全问题,但对工业互联网基础性设备和系统的攻击正在增多,攻击范围、深度都在扩张,未来工业互联网面临严峻安全挑战。

工业互联网安全问题难以避免地会随着智能制造升级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相关的防范体制机制是关键所在。《指导意见》特别强调,到2020年年底,“制度机制方面,建立监督检查、信息共享和通报、应急处置等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制度,构建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制,制定设备、平台、数据等至少20项亟需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探索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评估体系”。由此可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对工业互联网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多部门协同联防联控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而细化工业互联网各领域、各环节的责任体系,是多部门合作防控的首要问题。因此,在加强相关标准建设的同时,也要进一步细化相关安全体系的职责,需要将防范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主管部门。

半导体、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的国产替代需要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议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强科研机构与产业界的联动,通过提高国家系统自主创新能力来推动关键领域的技术瓶颈突破。半导体、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这些领域在技术路径上是密切相关的。例如,这三个领域在传感器、控制系统、各种智能芯片模块方面均有相似或共同的技术栈。我国要提高这些领域的国产替代率,不是依靠个别技术突破能够实现的。半导体、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替代突破需要依托国家系统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国家层面,目前这几大领域主要依靠相关部委和地方产业政策支持,但缺乏中央的统一战略。建议立足于国家整体系统创新能力的提高,从中央层面明确具体的责任人,统筹半导体、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领域自主创新问题。通过中央层次的统筹,在不断改革中建立与解决当前半导体、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卡脖子”问题相适应的国家系统自主创新机制,建立制度化的创新突破能力,推动我国智能制造迈上新的台阶。

加快智能制造升级发展,需进一步激活民营企业活力,完善相关市场竞争和退出机制。一方面,未来我国企业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在国企做大做强的同时,民营制造业发展的动能不容忽视。2018年以来,我国对于行政性政策对民营企业的影响问题已有较深入的认知,特别是政策刚性对民营企业生命力的影响问题,需要长期警醒。此外,我国智能制造同时也要为“小微民营企业”预留发展空间,引导和促进小微企业形成或者融入产业链。

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制造业领域已经不是幼稚产业,保护与竞争、政策支持和市场退出机制等需要并行推进。以半导体产业为例,我国半导体芯片需求当前已经占据全球第一,除了芯片制造还与国际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在晶圆材料生产、封测和电子产品制造方面的全球竞争中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结合美国的半导体产业经验,在行业发展早期是需要产业政策扶持的,但是随着产业自身发展的不断成熟,要逐步从产业政策推进向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相结合的方式过渡,适当引进竞争机制,淘汰落后产能,为有竞争力的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空间。因此,我国半导体行业最终仍需面对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全球的较量,长期的竞争与较量将是常态。

其实很多企业都存在企业所得税压力过大的问题,不仅是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也是税务压力中的一大比例。

但是很多企业不知道怎么去解决企业的税务问题。大型企业可能得到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支持,在税收方面有一定比例的优惠,国家同时也在支持小型企业的发展,给到了:

1、每月开票金额小于3万,免收增值税+附加税(适用增值税普通发票)

2、每月开票金额小于10万,免收教育费和地方教育费附加(适用增值税普通发票)

等税收优惠政策。

处在中间的中型企业往往是比较尴尬。

就拿互联网行业的中型企业来说,

国家规定,各个行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但是软件企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享受“两免三减半”优惠,其中重点软件企业还可以享受10%的企业所得税。

互联网行业是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行业,如果被认定为重点软件企业,可以帮助企业改善企业的现金流问题,企业的成长更快。

正是有了这些软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我国的互联网行业才得以发展迅速,从2012年至今,互联网行业已经处在一个成熟稳定期,移动互联网的爆发,移动应用与消息流型社交网络的并存,让互联网行业发挥出了真正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例如,腾讯的QQ和微信的出现,拉近了人们的关系,为人们的沟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加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阿里巴巴的出现让人们开店不再是梦想,店家不需要承担实体店高额的租金费用,同时进购商品的时候不再被层层代理商克扣。大数据时代还能够形成用户偏好分析,让企业的生产更加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商品的价格下降 ,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很好促进了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但是随着互联网市场出现的层出不穷的APP,细分之下包含o2o、社交、视频、金融、出行、直播、知识付费等领域。移动端互联网的深入和普及,使得互联网行业逐渐进入了饱和状态。互联网人口在00后增长较80后、90后有明显的下降,加上互联网阶层固化,有企业巨头的指引,很少企业能够靠创新带来效益,但是当下的巨头好像并没有显露出有大动作的迹象。

种种迹象让国家对互联网行业抱有的期待没有芯片半导体行业那么大了,因此在税收方面首先拿互联网大头下手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型的互联网行业又会面临什么风险呢?目前不得而知!企业今后如何发展?企业应该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是企业税务的大税种,企业税务压力一般来源于这两大税种,其中互联网企业还存在高新技术人员的【个人所得税】和【股东分红税】压力。虽然目前互联网大厂被取消享受10%的税收优惠,但是像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大厂,一方面依旧是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香饽饽,另一方面还有像开曼群岛等‘避税天堂’,这个政策的取消并不会对企业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是对于互联网行业中的中型企业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旦中型的互联网企业不再享受软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要面临的将是高额的税务金额,如果企业无法通过合理的手段降低企业税务,不少企业负责人或财务就可能动了‘偷税漏税’的念头,要知道这在我国是明令禁止的,一旦被稽查就是面临更严重的惩罚。

这个时候【税务筹划】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家有总部经济招商模式,让有税务压力问题的企业入驻园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目前是与‘两免三减半’政策可以叠加享受的。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税务压力,重点是完全的合法合规,完全受国家和政府的支持!

具体的方式如下:

通过选择第三方平台进行企业税务筹划,例如在园区成立新公司/子公司,中型企业还可以选择实体迁移入驻园区,就可以享受园区给到企业的税收返还奖励。不同园区给到的奖励比例不同,具体还需要向第三方平台精准确认。

据小编知道,目前的重庆、江苏部分地区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返还比例最高达到90%。

并且在园区成立新公司/子公司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优势就是不需要企业实地经营,例如广东的互联网企业同样可以在重庆、上海等地区成立新公司。原企业不受影响,同时还减轻的企业税务压力。

不管最后税收政策如何变化,都是国家为了经济市场更好的发展,都是国家希望通过更有力的监管手段给所有企业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下成长。企业能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反哺社会,承担起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据我的了解,指纹锁十大品牌有:名门、三星、凯迪仕、德施曼、普罗巴克、VOC、科裕、金指码、耶鲁等。我家用的是名门智能门锁,所以对他们家的情况比较了解。我家一年前装修,朋友推荐了几个指纹锁牌子,结合指纹锁十大品牌,我初步确定了名门、三星和金指码三个牌子,然后我再对这3个指纹锁品牌进入深入了解,最终确定名门智能锁。名门统一用的是市面上最好的瑞典FPC半导体指纹传感器,指纹、卡片、密码等开门方式都具备,比较适合家里有老有小的情况。防盗锁体也很不错,看上去很结实。性价比高、款式 时尚 则让我最终决定下单。在门店选好款式,安装师傅第二天就上门安装了,装得又快又好,还很耐心地讲解了门锁的功能,一个星期后,店长还回访了门锁的使用情况,小小细节,让人觉得很放心、很贴心。

可以了解一下派瑞指纹锁,军工产品,安全性在国内市场上应该是名列前茅,售后服务也比一般企业更有保障。

至于十大品牌,不知道是谁评比的,以什么标准评比的

指纹锁十大品牌,如果一定要区分真实实力,应该从多个方面体现,目前很多平台和网站都是花钱置顶的十大品牌,并不可信,应从公司实力,公司品牌,公司电商,线下渠道,及市场普及率才算是十大品牌内产品: 以下实力榜单

第一名:萤石Ezviz

海康威视旗下安全生活业务品牌,利用智能硬件、互联网云服务、人工智能(AI)、机器人等技术,为家庭和小微企业用户提供可视化安全服务的公司 萤石,是安全智能生活主流品牌,利用智能硬件、互联网云服务、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等技术,努力为用户打造一个智能化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让人们在智能技术营造的安全、便捷和绿色的居住环境里,享受 科技 带来的轻松、舒适和愉悦的生活。萤石提供住宅、办公室、商铺、学校、酒店等居住场所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利用互联互通的萤石云开放平台,与合作伙伴分享智能视频的云平台服务能力,共同打造物联网云生态。第二名

第二名:乐橙IMOU

大华股份旗下民用智慧物联网品牌,专业级智能安防,专注于家庭和个人视频智能应用研究和开发的高 科技 企业 乐橙,成立于2014年,是大华股份旗下民用智慧物联网品牌,针对民用市场,开发专业级视频应用,用于智能安防。 2018年,面向全球市场,品牌全面升级为Imou. 乐橙以云平台即大数据为核心,构建以视频智能硬件、视频云、智能技术”三位一体”的业务生态,为家庭、商铺、小微企业以及第三方视频应用开发者,提供围绕用户场景的智慧物联服务,开放云能力让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开拓更多的场景化应用服务,共建智慧物联网生态。

第三名:GATEMAN盖德曼

始于1990年,数码门锁知名品牌,由韩国电子锁制造厂商iRevo制造,2007年加入亚萨合莱集团 盖德曼电子锁起源于韩国,盖德曼(GATEMAN)由韩国电子锁制造厂商iRevo制造,该公司90年代成立,目前为韩国数码门锁知名品牌。 企业拥有韩国电子锁70%以上的占有率。GATEMAN(盖德曼)是iRevo的代表品牌。在韩国销量遥遥领先的同时,品质指数和顾客满意度也位列榜首。 ASSA ABLOY集团用美国耶鲁(Yale)品牌收购韩国盖德曼(GATEMAN),将全球优越的机械锁和电子锁结合成为当今电子锁著名品牌。

第四名:Yale耶鲁

始于1840年,亚萨合莱集团旗下知名锁具品牌,提供安全/便利/ 时尚 的门锁解决方案 自1840年起,耶鲁一直致力于守护家居,为数百万人送去一份安心。直到今天,依然承蒙大家的信任,保护人们重要的东西——家居、家人和财产。在过去的几百年里,耶鲁从机械锁创新者逐渐成为互联智能锁和家居安全的重要品牌。耶鲁的征程开始于180年前,当时老莱纳斯.耶鲁先生受到古埃及设计的启发,开始打造高性能的安全锁。如今耶鲁的产品组合不仅包含挂锁和机械安全锁,还有连接到智能生态系统的电子锁、IP摄像头、保险箱以及闭路电视,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更加智能、体贴和方便体验。

第五名:米家MIJIA(包含小米 麓客)全系列

小米集团旗下智能家居品牌,以智能硬件为主,提供家庭服务产品到用户智能生活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2016年3月29日,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北京发布小米旗下全新智能家居品牌——米家MIJIA。 自此小米智能家庭类产品也全面启用了米家品牌,做生活中的艺术品也是米家品牌的产品理念——旨在给消费者带来集可靠品质、优良设计、合理定价于一身的智能家居产品。 米家APP依托于小米生态链体系,是小米生态链产品的控制中枢和电商平台,集设备 *** 控、电商营销、众筹平台、场景分享于一体,是以智能硬件为主,涵盖硬件及家庭服务产品的用户智能生活整体解决方案。 米家APP不仅连接米家旗下的生态链公司,与所有小米及生态链的智能产品实现互联互通,同时也接入开放接入第三方的产品,致力于构建从产品智能化接入、众筹孵化、电商接入,到触达用户、

控制分享的完整生态闭环。

第六名:Panasonic松下门控

成立于1993年,知名智能锁具品牌,隶属日本松下集团旗下,集照明/配线/电器/门控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企业 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1月19日,是由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出资兴建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公司英文名称缩写为PMFBJ。 公司主要从事照明器具、配线器具、 健康 器具、门控四大类二千多种产品生产制造。PMFBJ作为目前中国较大、现代化的照明电器生产企业之一,在引进松下电器高 科技 商品技术和科学制造管理经验的同时,特别注重向中国人民提供“安全、节能、舒适、方便”的高质量的商品,倡导美好的生活方式和现代照明文化

第七名:SIEMENS西门子

始于1847年德国,全球前列的技术企业,专注于服务楼宇、分布式能源系统、工业自动化、制造数字化 西门子股份公司是全球前列的技术企业,成立170余年来,始终以优质的工程技术、不懈的创新追求、优良的品质、出众的性能及广泛的国际性在业界独树一帜。西门子业务遍及全球,专注于服务楼宇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智能基础设施,以及针对过程工业和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等领域。通过独立运营的西门子能源和西门子交通业务,西门子正在重塑当今和未来的能源系统发展以及全球客运和货运服务市场。西门子能源业务遍布全球,西门子交通业务则是轨道和道路交通领域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供应商。凭借在上市公司西门子医疗股份公司和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作为西门子能源的一部分)的多数股权,西门子在医疗技术和数字化医疗服务以及陆上和海上风力发电等领域也是全球环境友好解决方案供应商。 西门子在中国开展经营活动可以追溯到1872年,当时西门子向中国提供了指针式电报机,并在19世纪末交付了中国蒸汽发电机以及有轨电车。1985年,西门子与中国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成为与中国进行深入合作的外国企业。近150年来,西门子始终以创新的技术、优质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对中国的发展提供支持。 在过去70余年间,西门子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为中国经济和 社会 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国已成为西门子第二大海外市场。 西门子已经发展成为中国 社会 和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创新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投入到与中国的合作中,共同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西门子以“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矢志创新”为价值观,以“博大精深,同心致远(Ingenuity for life)”为品牌宣言。公司致力于实现“公司愿景 2020+”,面向长远未来,创造价值,秉持服务于 社会 的使命,让关键所在,逐一实现。

第八名:三星智能门锁

韩国三星集团旗下,知名红外触摸门锁生产商,专业从事开发、生产智能门锁及相关智能产品、安防产品的技术企业 韩国三星(SAMSUNG)EZON智能门锁是由三星(SAMSUNG)集团旗下高 科技 产业首尔通信息技术公司自主开发的,公司是一家从事开发、生产智能门锁及相关智能产品、安防产品的高 科技 公司,是韩国三星(SAMSUNG)下属子公司,下设五金生产部、技术开发部、国内市场拓展部,海外市场拓展部、售前服务部、工程实施部、售后服务部、美工部、行政部、财务部。 三星指纹锁的优势 三星指纹锁带给人们便捷生活现代化,不用担心忘记带钥匙导致的问题! 体现生活品位,而且安全性很高,指纹技术很难被复制和模范。三星指纹锁目前应用范围广,全世界很多房地产公司小区都集体采用,而且使用效果及评价非常好。 三星指纹锁SHS-5230FMK特点: 开锁方式:密码 / 指纹 / 机械钥匙 / 密码+指纹(双重认证)开锁 / 无线遥控器开锁(选配) 可设置100个指纹,4~12位密码。 三星指纹锁缺点就是比普通锁贵一些。 三星电子密码门锁的优势 1、开锁有效性高。密码锁只需要按键输入就能开锁,而机械开锁时需要正转、反转七八圈、一旦中间转错需要重新开锁。 2、能自动上锁。电子密码锁可以在关上保险柜门闩后 自动落锁。还可以增加诸如密码锁关闭状态报警功能。 3、改密简单。电子密码锁改密方便快捷,动态密码锁甚至是每次都不相同的动态密码。 4、安全性相对高。

第九名:亚太天能TENON(目前国内第一家智能锁上市公司)

始于1991年,国内智能指纹锁领域领先的产品提供商和解决方案服务商,集智能家居科研、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技术开发型企业 广东亚太天能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亚太天能)是中国智能指纹锁领域领先的产品提供商和解决方案服务商,同时也是智能家居领域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技术开发型企业。公司成立于1991年,注册资本1.02亿,目前旗下拥有亚太天能指纹锁、智能晾衣机、智能门三大系列产品。经过多年发展,亚太天能于2015年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新三板,股票代码833559,是中国智能指纹锁新三板上市公司。 亚太天能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纳入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综合指数成分股,拥有百多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几十项软件著作权。 为满足企业多元化的需求,亚太天能还投资或者自有多家企业,包括广州亚太天能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广州战国策品牌战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等企业。 在产品生产上,智能指纹锁作为企业的拳头产品,满足到房地产工程楼盘、住宅居家、商业办公、酒店休闲等多个场所的使用。亚太天能针对不同类型的门以及不同场合使用要求,研制出专款的入户门指纹锁、防盗门指纹锁、子母门指纹锁、别墅双开门指纹锁、主人房门指纹锁、儿童房门指纹锁、办公商用指纹锁、酒店专用指纹锁、入户门密码锁、防盗门密码锁、子母门密码锁、别墅双开门密码锁、主人房门密码锁、儿童房门密码锁、办公商用密码锁、酒店专用密码锁、入户门指纹密码锁、防盗门指纹密码锁、子母门指纹密码锁别墅双开门指纹密码锁、主人房门指纹密码锁、儿童房门指纹密码锁、办公商用指纹密码锁、酒店专用指纹密码锁等。2018年,亚太天能组建智能晾衣机事业部,运营上线智能晾衣机项目,并利用自有资金搭建完整的研发、生产与营销体系。 亚太天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线上和线下营销网络,线上销量在几大电商平台上持续领先。线下携手300多家代理商,建立了覆盖全国2000多个专卖分销网点,并与电器销售平台苏宁易购、国美等;家居建材综合市场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开发商物业包括万科物业、雅居乐物业等平台建立4000多个销售服务终端,组建了近万名安装师傅的服务联盟,能迅速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亚太天能的企业规模在行业内一直稳居前列,公司自拥有现代化智能家居产品生产基地,配有多条高速雅马哈SMT生产线、现代自动化无尘车间和百万级实验室。企业组织架构完善,公司设有董秘办、市场中心、销售中心、电商中心、服务中心、财务中心、供应中心、生产中心、综合中心等多个大型部门,员工超过500人。 2018亚太天能企业目标——向全球智能指纹锁行业优秀品牌的目标迈进,打造智慧家庭平台,建造国内领先的O2O移动互联网社区服务平台,实现重大突破。目前,企业基于云端大数据服务平台的“云海”平台已经建设完成,依靠庞大的信息系统连接供应链、产品、场景、代理商、售后、用户,打造基于大数据服务的智能硬件企业已经初具雏形。同时,大数据信息系统的销售服务优势已经初步显见,2018年亚太天能以行业颠覆者的姿态,提出电商平台下单,线下门店30分钟响应,24小时带货上门安装,安装满意再付款的O2O模式,通过新零售O2O打通线上线下,已成为行业智能锁销售服务发展的引导者。

第十名:海尔智能锁(备注海尔是家电品牌实力企业,智能锁只是代工,目前和黑龙合作模式)

海尔智家旗下智能锁品牌,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基地,海尔集团在物联网时代推出的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海尔集团网络化战略的重要支撑,运营Haier及UHOME两大品牌的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经过多年发展,企业已成为推动智慧生活及生态场景智能化的先锋力量。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全栈式智慧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领先的整套智能化解决方案平台,公司承接海尔智慧家庭生态解决方案,以智慧安防领域为入口,整合全球资源,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于核心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服务于智慧家居、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校园、智慧酒店及智慧公寓等领域,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全面落地积极努力。 依托海尔集团研发及品牌优势,经过多年研发深耕和技术沉淀,公司形成了一体、两翼、多点突破的整体业务格局。 一体:以智能安防行业为入口,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融入业务体系当中,依托自主开发云平台,通过多种交互方式,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为用户打造多应用场景、定制化需求的全栈式解决方案,提供安全、稳定、智能的多元化服务。 两翼:以智慧家庭、智慧社区为两大核心业务模块,构建人与家、家与家、家与社区、社区与社区的连接通道,并开创性的将业务生态延伸到园区、校园、酒店、公寓等多个领域。 多点突破:以用户为中心,在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中控面板等领域打造“爆品”,抢占用户流量入口,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步形成安防产品及智能成套产品全线突破。

备注:以上按照实力榜排名,代表企业具有雄厚资金,和市场渠道成熟,认可度较高的企业)

十大品牌数据和评审模型逻辑思路(依据)

我们是国内少数规模化、系统化进行品牌数据研究的组织,运用互联网创新高 科技 技术,科学统计计算数据,严谨分析,研究海量大数据,索引资料数据上亿条。十大品牌的数据一律来源于国家相关部门、品牌评价机构、统计资料、市场调查数据、媒体互联网、网友点击投票!品牌人员将收集/分析统计的各项数据资料录入电脑,加上系统自身的企业品牌信用指数,经过程序整合,最终综合计算出十大品牌数据,数据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 国家权威部门、职能机构、大学研究单位各类统计数据/评测结果/调查资料。

2. 官方和非官方的各类认证/评测/荣誉/证书/排行榜。

3. 企业-产品客观存在的产销规模实力等信息。

4. 市场数据、 社会 评价、抽样问卷、消费者反馈投诉与调查。

5. 互联网与媒体报道信息、网友对品牌的点击量、网友对品牌的投票情况。

三星、唐缔、凯迪仕、鹿客、小米、德施曼、VOC、普罗巴克、耶鲁、西勒

 12月30日,由慧聪物联网及慧聪电子网联合主办的“ 2020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及品牌盛会 ”在广州颐和大酒店举办。据悉,本次大会以“ 智联万物·共创新基 ”为主题,汇聚了物联网、安防、智能门锁等上下游产业近800人,旨在聚集产业各优势资源,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会上,备受关注的慧聪网“ 十大智能锁品牌 ”榜单也同步揭晓。作为智能锁行业新秀, 小智智能锁凭借3D人脸识别、可视猫眼等黑 科技 和新技术;以及炫酷、 时尚 的外观设计,过硬的品质,在众多智能锁品牌中脱颖而出,与 顶固、德施曼、飞利浦、西门子、萤石、亚太天能等共同获评慧聪网2020年度“十大智能锁品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9213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