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巨头并购提速,大硅片寡头垄断加剧,国产替代亟需突围

半导体巨头并购提速,大硅片寡头垄断加剧,国产替代亟需突围,第1张

硅片是生产芯片、分立器件、传感器等半导体产品的关键材料,目前90%以上的半导体产品均使用硅基材料制造,硅片占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比重约为37%,位居半导体三大核心材料之首,因此,半导体硅片被誉为半导体行业的“粮食”,虽然全球市场总规模不大,但至关重要。

近20年以来,半导体硅片长期被日本信越、日本胜高(SUMCO)、环球晶圆、德国Siltronic、韩国SK Siltron等少数寡头企业垄断。2019年,行业前五大企业合计销售额占全球半导体硅片行业销售额比重高达92%,我国90%以上的硅片需求依赖进口,基本不在国内生产,目前,硅片垄断局面还在加剧。

11月30日,德国硅片制造商Siltronic AG表示,正与环球晶圆开展深入谈判,后者拟以37.5亿欧元(约合45亿美元)将其收购,双方预期在12月第二周,取得Siltronic监事会及环球晶圆董事会核准后,进行BCA签署。

环球晶董事长徐秀兰指出,双方都认为结合后的事业体会有很好的成效,将更能互补地有效投资,进而扩充产能。

并购前,德国Siltronic为全球第四大硅晶圆厂,市占率约为7%,环球晶则为全球第三大厂,市占率达18%,收购完成后,环球晶在全球硅晶圆市场占有率有望一举跃升至25%,逼近日本胜高的28%,同时意味着全球晶圆市场将呈现日本信越、胜高、环球晶圆、SK Siltron四强争霸的格局,进一步垄断市场。

根据IC Insights的报告,今年仅ADI收购Maxim、英伟达收购ARM、SK海力士收购英特尔存储业务、AMD收购赛灵思四起收购案的交易额就高达1050亿美元,外加Marvell100亿美元收购Inphi、环球晶45亿美元收购德国Siltronic,2020年半导体并购金额已经创下 历史 新高。

去年,韩国SK Siltron为防止日本出口限制,收购杜邦碳化硅晶圆事业部,在区域全球化抬头的当下,各巨头抱团取暖,通过并购来加强各自的优势,以应对快速变化和复杂的局面。

以半导体设备巨头应用材料为例,在2018年之前的几十年内,应用材料长期稳坐全球半导体设备第一供应商的位置,凭借的就是全面且强大的产品线,特别是在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半导体制造前道设备,该公司具有相当深厚的技术功底。

但从 历史 来看,应用材料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并购,来加强自己实力的,虽然从1967年-1996年的30年间,应用材料只有一次核心业务相关的并购,但在1997年-2007年十年间,先后发起了14起并购案,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构成。

截至目前,应用材料的产品线涵盖了半导体制造的数十种设备,包括原子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离子注入机、刻蚀机、化学抛光及晶圆检测设备等,预计2020年,应用材料半导体设备的市场份额将从去年的15.9%提高至18.8%。

查阅了近几年的国内半导体海外并购案例,主要有五起:

2013年紫光集团17.8亿美元收购展讯,2014年9.07亿美元收购锐迪科,后合并成为紫光展锐;2015年合肥瑞成18亿美元收购高性能射频功率放大器厂商AMPLEON;2016年中信资本、北京清芯华创投资与金石投资19亿美元收购CMOS传感器厂商豪威 科技 ;

2016年长电 科技 以7.8亿美元收购新加坡封测厂金科星朋;2017年建广资产27.5亿美元收购恩智浦标准件业务,今年6月安世半导体正式注入闻泰 科技 。

其他的海外收购基本都在5亿美元以下,特别是国产替代加速的最近三年,鲜有海外并购的大案例,想着国内半导体厂不差钱,但为何还是买不来?

实际上,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特别是半导体海外并购还真不是钱多就能解决的问题,早在1996年,西方42国就签署了集团性限制出口控制机制——《瓦森纳协定》,简单来说,就是成员国内技术转让或出口无需上报,但向非成员国转让需要上报,以此达到技术转让监管和控制的目的。

并且这份协定很与时俱进,以大硅片为例,2019年底修订的《瓦森纳协定》,就新增了一条关于12英寸大硅片技术的出口管制内容,直指中国集成电路14纳米制程工艺,以及上游适用于14纳米工艺的大硅片。

封锁的还不止拉高纯度单晶硅锭的设备和材料,更是从切割抛光好的硅片具体参数上进行了限制,专门针对适用于14纳米制程工艺的各种硅片。所以说,小到具体产品参数都能安排的明明白白,更别说直接并购先进企业,基本没有可能。

如果说美国单方面打压华为是凭借自身实力,那么通过《瓦森纳协定》限制技术出口,就相当于是在全球拉圈子,限制圈内技术出口,圈外想用,就只能用廉价劳动换取圈内输出的高附加值成品,《瓦森纳协定》相当于“金钟罩”。所以并购不来的公司,只有自己造。

实际上,光伏用硅片已经被国内的厂家玩出白菜价,半导体用的硅片之所以被国外垄断,难度在于单晶硅的纯度和内部缺陷的控制,我们做的不好。

在纯度上,光伏用的硅片6个9就够了,但半导体硅片需要11个9,也就是99.999999999%,问题就在这个纯度上面,拉出来的单晶硅锭纯度不够,内部缺陷、应力、翘曲度也跟国外有差距,做出来的芯片良品率就比较低。

所以为了良品率,晶圆厂都愿意愿意花高价买更高质量的硅片,而不愿意花低价买低质量的硅圆片,因为会导致最终芯片的良率,我国生产的硅圆片打不开国际市场就是凭证。

对于单晶硅的提纯和晶体缺陷控制,需要基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现场错误的总结,这是各个厂商的高度保密的技术,因为这方面的因素,国外硅片厂都没有在国内设厂。

目前,沪硅产业打破了我国12英寸(300mm)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率几乎为0的局面,推进了我国半导体关键材料生产技术自主可控的进程;中环股份现也已具备3-12英寸全尺寸半导体硅片产品的量产能力。

总的来说,当下全球市场主流的产品是12英寸,使用比例超过70%,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计算机、人工智能、固态硬盘等高端芯片上。目前4-6英寸的硅片已可以满足国内需求,8英寸也日渐成熟,进入大规模国产替代阶段,但12英寸才刚刚进入初级阶段,还面临EPI、位错等诸多难题待解决,替代之路仍任重道远。

传富士胶片将大力拓展芯片材料领域

富士胶片将在2年内投资900亿日元(约44亿元人民币)应用于芯片材料领域。此前,在去年的8月份,同样是日经新闻报道称,富士胶片将在截止2024年3月份的三年时间内,对其半导体材料业务投资大约700亿日元(约35亿元人民币)。

据悉,富士胶片的这些投资将大部分应用于制造基于5nm或者更加先进技术芯片的尖端极紫外抗蚀剂,还会涉及一些其他类型的半导体材料,包括化学机械抛光浆料等。同时,富士希望在投资之后,将自己芯片材料业务的销售额提高至少30%。

传三星越南手机产线每周仅工作3天

三星电子近期根据产品生产线的不同,缩减越南手机厂员工的工作天数,从原本的每周5日调整为3至4日不等,并且鼓励越南厂员工多休假。据悉,越南是三星全球最大手机生产基地,负责生产三星60%以上的智慧型手机,这项消息似乎证实先前的减产传闻,三星可能已正式投入手机减产作业。

业界人士认为,三星8月即将发表第四代Galaxy折叠式新机,减少员工的工作时数颇不寻常。除了越南,三星第二及第三大智慧型手机生产基地印度与巴西,传也可能调低稼动率。粗估印度与巴西工厂分别负责三星全球智慧型手机总产量的20-30%及10-15%。

台积电今年稍晚量产苹果M2 Pro芯片

苹果在WDCC2022发布了新款M2芯片,这是苹果自研电脑芯片的首次升级。据海通国际的分析师Jeff Pu称,台积电将继续作为其芯片供应商,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大规模生产苹果新的M2 Pro芯片。此外,消息人士透露,苹果正在开发配备M2 Pro芯片的新Mac mini。

日本硅晶圆大厂胜高计划提价30%

受强劲市场需求以及俄乌冲突供应收紧上游原材料影响,日本硅晶圆大厂胜高(Sumco)计划在2022年至2024年间将晶片制造商的长期合约价格提高约30%。该公司还决定投资总额3500亿日元(26亿美元)在日本和台湾地区建设新工厂,以提高产能。

胜高先前表示,半导体硅晶圆市场供给持续吃紧,无法供货给长约以外的客户。其未来五年6英寸硅晶圆产能都被订满,目前不接受6英寸和8英寸硅晶圆的长期订单。

业内人士指出,在胜高等新厂产能尚未开出前,半导体硅晶圆市场供给增加有限,根据胜高调涨长约价格计划,预期未来2至3年硅晶圆市场将维持供不应求状态。

英特尔回应PC芯片部门冻结招聘

6月9日消息,据报道,为压缩成本,英特尔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芯片部门已冻结招聘,部分招聘最快可能会在两周内重启。对此,英特尔中国今日回应称,“我们正处于整个半导体行业长期增长周期的开始,更加注重支出重点和优先级将有助于我们抵御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上汽通用五菱大疆联合造车

6月9日,据五菱 汽车 官微消息,上汽通用五菱与大疆对外官宣,双方首个全球战略合作成果正式落地,全球首款搭载大疆车载系统的新能源量产车型即将上市。

据官方介绍,上汽通用五菱与大疆双方早在2019年就开始了深度的战略合作规划,多年来,双方投入数十亿资金,聚集国内外众多智能驾驶领域顶尖 科技 人才,组建联合开发团队,结合中国复杂的交通出行情况,聚焦智能驾驶领域,已累计完成超过100万公里的成功路试。

欧盟议会表决通过:2035年正式禁售燃油车

6月9日消息,欧洲议会6月8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一项欧盟委员会提案,从2035年开始在欧盟境内停止销售新的燃油车,该禁售令包括混合动力 汽车 。

据悉,该提案是由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7月在其“绿色一揽子计划”框架内制定的。为了在 2050年实现碳中和,欧盟委员会提议从2030年起将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较2021年的水平减少55%,从2035年起将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0%。这实际上相当于从2035年开始只授权销售纯电动 汽车 和使用氢能的燃料电池车。

华为P50 Pro 5G通信壳即将开售

6月9日,中国联通官微宣布,华为P50 Pro 5G通信壳将于6月10日开启预售、6月17日正式开售,售价799元,将由中国联通首发。中国联通表示,上市活动期内,购买5G通信壳并激活联通eSIM,还可享受eSIM服务费优惠。

据悉,5G通信壳通过手机壳内嵌eSIM芯片与5G modem,实现手机网络4G升级为5G,由数源 科技 (Soyealink)研发生产。官方配置数据显示,该产品重量约为52g,大面厚度约3.2mm,搭配浅灰颜色与皮革材质。

美的进军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

6月9日,美的在数字美的2025战略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家庭服务机器人新品牌——WISHUG,并推出新产品小惟家庭服务机器人,计划下半年正式上市。

瑞萨宣布收购Reality AI

瑞萨电子周四(9 日) 宣布,决定买下美国从事机器学习模型开发的新创企业「Reality AI」,将利用手头现金购买,预定年底完成收购案。

Reality AI 公司的强项在于声音和视觉之外的传感器数据解析,瑞萨将结合自家MCU 产品,提供给推动AI 应用的产业、以及 汽车 用途等。

目前虽然瑞萨有自行研发机器控制用途的MCU,但AI 相关应用软件向外部合作伙伴购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9429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