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②SiHCl3和H2O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分析它们化合价的变化可知,,而Cl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因此另一种元素即H元素的化合价必定降低,即另一种物质是H2,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氢气:3SiHCl3+3H2O═H2SiO3+H2↑+3HCl,加热条件下,氢气遇氧气易爆炸,故答案为:3SiHCl3+3H2O═H2SiO3+H2↑+3HCl;爆炸;
(2)A.碳化硅属于原子晶体,化学性质稳定且熔点较高,可用于生产耐高温水泥,故正确;
B.氮化硅属于原子晶体,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陶瓷和轴承,故正确;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故正确;
D.普玻璃是一种玻璃态物质,无固定的熔点,故错误;
E.盐酸不能与硅反应,而HCl在573 K以上的温度下可与硅发生反应,故错误;
故选ABC;
(3)硅酸的酸性小于硝酸,硅酸钠和硝酸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硅酸钠,所以看到有白色胶状物产生,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反应原理为 Na2SiO3+2HNO3=H2SiO3↓+2NaNO3.
高中化学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化学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①石英玻璃.SiO2含量大于99.5%,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红外光,熔制温度高、粘度大,成型较难.多用于半导体、电光源、光导通信、激光等技术和光学仪器中.②高硅氧玻璃.SiO2含量约96%,其性质与石英玻璃相似.
③钠钙玻璃.以SiO2含量为主,还含有15%的Na2O和16%的 CaO,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适宜大规模生产,其产量占实用玻璃的90%.可生产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灯泡等.
④铅硅酸盐玻璃.主要成分有 SiO2 和 PbO ,具有独特的高折射率和高体积电阻,与金属有良好的浸润性,可用于制造灯泡、真空管芯柱、晶质玻璃器皿、火石光学玻璃等.含有大量 PbO的铅玻璃能阻挡X射线和γ射线.
⑤铝硅酸盐玻璃.以 SiO2和Al2O3为主要成分,软化变形温度高,用于制作放电灯泡、高温玻璃温度计、化学燃烧管和玻璃纤维等.
⑥硼硅酸盐玻璃.以 SiO2和B2O3 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用以制造烹饪器具、实验室仪器、金属焊封玻璃等.硼酸盐玻璃以 B2O3为主要成分,熔融温度低,可抵抗钠蒸气腐蚀.含稀土元素的硼酸盐玻璃折射率高、色散低,是一种新型光学玻璃.磷酸盐玻璃以 P2O5为主要成分,折射率低、色散低,用于光学仪器中.
(1)普通玻璃(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
(2)石英玻璃(以纯净的石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玻璃,成分仅为SiO2)
(3)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成分相同)
(4)钾玻璃(K2O、CaO、SiO2)
(5)硼酸盐玻璃(SiO2、B2O3)
(6)有色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Cu2O——红色;CuO——蓝绿色;CdO——浅黄色;CO2O3——蓝色;Ni2O3——墨绿色;MnO2——紫色;胶体Au——红色;胶体Ag——黄色)
(7)变色玻璃(用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的高级有色玻璃)
(8)光学玻璃(在普通的硼硅酸盐玻璃原料中加入少量对光敏感的物质,如AgCl、AgBr等,再加入极少量的敏化剂,如CuO等,使玻璃对光线变得更加敏感)
(9)彩虹玻璃(在普通玻璃原料中加入大量氟化物、少量的敏化剂和溴化物制成)
(10)防护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加入适当辅助料,使其具有防止强光、强热或辐射线透过而保护人身安全的功能.如灰色——重铬酸盐,氧化铁吸收紫外线和部分可见光;蓝绿色——氧化镍、氧化亚铁吸收红外线和部分可见光;铅玻璃——氧化铅吸收X射线和r射线;暗蓝色——重铬酸盐、氧化亚铁、氧化铁吸收紫外线、红外线和大部分可见光;加入氧化镉和氧化硼吸收中子流.
(11)微晶玻璃(又叫结晶玻璃或玻璃陶瓷,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金、银、铜等晶核制成,代替不锈钢和宝石,作雷达罩和导d头等).
(12)玻璃纤维(由熔融玻璃拉成或吹成的直径为几微米至几千微米的纤维,成分与玻璃相同)
(13)玻璃丝(即长玻璃纤维)
(14)玻璃钢(由环氧树脂与玻璃纤维复合而得到的强度类似钢材的增强塑料.)
(15)玻璃纸(用粘胶溶液制成的透明的纤维素薄膜)
(16)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因与普通玻璃中部分成分相同而得名)
(17)金属玻璃(玻璃态金属,一般由熔融的金属迅速冷却而制得)
(18)萤石(氟石)(无色透明的CaF2,用作光学仪器中的棱镜和透光镜)
(19)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