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吾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2014-10-09在上海市奉贤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868号4729室。
上海吾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120312526706J,企业法人张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上海吾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从事半导体科技、电子科技、计算机信息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除计量器具)的维修,机械设备及配件、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的批发、零售,商务信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从事货物进口及技术进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上海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861871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3863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上海吾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国数学家恽之玮和张伟获得2017年美国科学突破奖。
12月3日,“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在位于旧金山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Ames研究中心揭晓,共颁发2200万美元奖金,其中,旨在表彰生命科学、基础物理及数学领域最杰出的成就的“突破奖”单项奖金为300万美元,为科学界第一巨奖。
今年,5名生命科学家各自获得“生命科学突破奖”,奖金300万美元。5名“ 基础物理突破奖”获得者共享300万美元,2名“ 数学突破奖”获得者分享300万美元。此外,共有3名青年物理学家各自获得“新视野奖”,4名青年数学家共享3个“新视野奖”,其中包括两名中国数学家恽之玮和张伟,他们均毕业于北京大学。
张伟,男,1981年,出生在四川省大竹县农村,他是家里的老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父母务农,兼做点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张伟的小学前四年在村小读书,到了五年级转入到大竹县天成乡小学。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张伟的数学天赋便开始显现出来。当时奥数还不流行,更不普及,数学老师也只是在课余给班上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一些参考资料,包括韩信点兵、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等趣味数学,以满足少数人的求知欲。而张伟便是这少数人之一,随之而来更是由兴趣转而痴迷,并获得了全国小学数学竞赛一等奖。张伟就此说,小学数学老师在他启蒙阶段给了很好的引导。不经意间,为他打开了一座藏满奇珍异宝的宝库。后来,张伟考上大竹县中学,此间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轻松拿下一等奖。学校老师遂告诉张伟,学校曾经有同学因之被成都七中录取,希望他也能够去试一下,毕竟这是全省最好的学校之一。张伟便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了一封自荐信。“当时也不知道该把信寄给谁,就写了‘七中校长收’。”没想到过了几天,他就收到了七中副校长杨能生的回信,只有半页信纸,大意便是——“热烈欢迎你来成都七中上学。”就这样,张伟成为1997年成都七中招收的五名外地生之一。高中毕业那年,张伟作为四川省代表队的一员参加了全国数学冬令营,由此获得了保送北京大学数学系的资格。从北大毕业后,张伟“按部就班”地来到哥伦比亚大学读博,毕业后又到哈佛大学做过博士后和讲师,并于两年后回到哥伦比亚大学做助理教授,30岁就开始带博士生。到2016年为止,张伟已经指导了三名博士生,他带过的有些博士生年龄只比他略小一点。2014年,张伟被哥伦比亚大学聘为副教授,这已是终身教职。而在2015年,张伟再次破格聘为正教授。
2005年,张伟和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商量,尝试解决库达拉猜想中模性的问题。张寿武当时并没有对张伟抱有多大的希望,他只是觉得找点事情让他忙着就行了,但仅仅两三个月后,张伟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并在他博士研究生的第二年,成功写出了论文。张寿武称:“张伟是目前在国际数学界非常有影响的一批年轻的中国数学家之一,这批人我知道的就有10人左右,他们非常聪明,而且是同一代人,其中五六个是北京大学数学系2000届的学生,张伟的同班同学,包括袁新意、恽之玮、朱歆文等,另外几位同一届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们每个人的水平都与我们相差无几!他们是中国数学的未来,到他们的时代,应该是中国数学最辉煌的时候。”
2016年10月19日,神舟飞船与天宫二号进行交会对接,千万网友关注腾讯视频直播。在节目中,有一位年轻的航天战略专家通过VR虚拟展示的方式向网友介绍我国未来载人空间站的任务规划,这段视频受到网友热捧,短短一天时间点击率逼近百万。这位年轻的航天战略专家就是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战略规划室主任——张伟。张伟有着北方人的质朴和热情,在直播中,他完全没有神秘战略家的感觉,而是用简单的话语为观众细心解答问题。
张伟1993年考入太原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四年后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师从著名飞行器制导专家祁载康教授,获得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学位。出于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崇敬和向往,2012年他加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开始参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之路。在航天领域的多年工作、观察和深入思考,张伟对我们航天事业的发展有着独特的想法。在张伟参加“SELF格致论道”讲坛演讲活动期间,SELF讲坛有幸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SELF讲坛:您之前参加过神舟与天宫二号对接的直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张伟: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全国人们对航天事业的关注,当时共有1800万人次观看了直播,这令我非常震惊,我想不到有这么多网民在关注祖国的航天事业,关注祖国的科技事业。希望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做更多这样的直播节目,增进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吸引下一代从事科技事业的兴趣,那样我们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
SELF讲坛:当时视频点击率很高,您觉得是节目好,还是其他原因?
张伟:视频点击率这么高,不是因为我们讲得好,而是说明公众对我国未来的载人航天事业非常感兴趣,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转变抱有积极的希望。
SELF讲坛:您从事航天战略研究,能说说具体做什么工作么?
张伟:一方面是深入开展载人航天空间应用的发展战略研究,找准未来发展的方向,参与国家空间科学“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载人航天中长期发展规划论证、国家航天强国建设战略研究、我国空间开发战略研究等;第二方面是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的规划与应用项目的遴选,要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项目选出来,推动国家空间科学与应用的发展,充分发挥载人航天的应用效益。
未来重点是做好载人空间站10年运营期的应用任务规划,要组织国际一流的院士和专家充分研讨,制定出能够有利于重大成果产出、显著提升我们科技水平的应用任务规划,动员和吸引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参与到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当中,实现空间站资源的充分利用,获取重大的应用效益。
SELF讲坛:对您来说,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张伟:对我来说,目前最难的就是动员和吸引国内的顶级科学家来参与载人航天的科学研究,只有一流的科学家积极参与空间研究,才有希望取得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突破一批重大核心技术,我们的航天器才能获得充分利用,我们的投入才更值得。由于参加航天任务的周期长、任务重、责任大,对广大科学家是个很大的考验,我们希望更多一流的科学家参与。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我将万分感激,感谢科学家对空间科学事业的支持,感谢他们的辛劳付出。
SELF讲坛:在您看来,我国航天研究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突破?
张伟:在载人航天方面,前期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开展了50余项研究,取得了一些科学成果,但与美、俄国际航天强国相比,研究的机会较少,成果还不够突出。
现在需要充分利用空间站的实验机会,开展大规模的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应用,这样才有望产出一批重大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的转化我们国家做的不错,只要有重大成果产出了,我们就有专门的队伍去推动成果的转移转化,体现研究的应用效益。在科技研究转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梳理清楚市场需求,深入调研分析,了解市场对科学技术的具体需求,进行认真的估算和论证,只有真正地面向市场需求,成果的转移转化才会产生突出的效益。转移转化过程中最必要的条件就是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的良好匹配。
SELF讲坛:您觉得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水平如何?
张伟:尽管我们国家科技有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但是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核心技术方面,我们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才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越现有国际水平,否则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不能让屈辱的历史再次重演。
SELF讲坛:能说说您所在的团队么?
张伟:我所在的团队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34岁。这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充满激情,热爱航天事业,勇于创新、肯吃苦、肯奉献,常年加班加点工作,却毫无怨言,这样朝气蓬勃的队伍将有力促进和加速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希望。
SELF讲坛:是什么支持您一直坚持这一研究领域?
张伟:我想之所以坚持在载人航天领域开展研究,是希望国家强大的信念在支撑着我,国家强大了,才能获得稳定的环境,人民才能生活幸福,我们致力于发展载人航天事业,也是助力国家科技的发展,科技力量的提升才是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障。科技强,则国家强。
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的公益讲坛,每月一期。SELF是 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缩写,提倡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登陆“SELF格致论道”讲坛官网或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