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就连普通消费者也开始关心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现状。但是,很少有人清楚地知道,国产芯片到底面临多大的困难。
大多数消费者了解到的光刻机,只是国产芯片发展道路上难以逾越的大山之一。
光刻机
放眼全球光刻机制造领域,只有荷兰阿斯麦能够稳定量产EUV光刻设备。 而在阿斯麦的背后,是一条全球化的顶级供应链,供应商遍布世界各地。
更需要注意的是,阿斯麦的极紫外光源,是美国动用举国之力耗时十几年研发出来的尖端技术。
EDA软件
随着工艺制程的微缩,电路集成度越来越高,能够实现电路设计的EDA软件也变得更不可或缺。
但目前全球EDA软件市场被美国以及日本的三大巨头垄断,占有率达到90%以上。 美日三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95%,中国EDA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晶圆
硅晶圆片就是芯片最核心、最基础的原材料,对于纯度的要求非常高。
目前全球硅材料生产制造最有名的企业当属日本的信越化学、SUMCO、韩国的LG化学以及中国台湾的环球晶圆。
中国大陆虽然也有硅片制造商,但产能、市场份额以及产品实力上距离国际大厂还有很大差距。
不过,虽然我国在很多关键设备或技术上落后于海外,但近年来正在加速追赶,现阶段更是取得了多项突破。
EDA一直是国家的攻关重点。 为了推动EDA工业软件的发展,我国工信部号召国内11家企业,组建了“软件联盟”。
在这个联盟中,十多家中国企业分工合作,既实现了人才和资源的集中,又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研发周期。
笔者相信,在仅剩的5%的市场空间中,国产EDA软件终将崛起。
此外,在6月上旬中科院也传来一则好消息。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边与双采样率像素化掩模图形的快速光学邻近效应修正技术。
这项计算光刻技术具有较高的修正效率,可以起到推动集成电路芯片按照摩尔定律发展的作用。
除了上述突破之外,我国在碳基晶圆、高端光刻胶等技术或材料上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当然,在技术研发攻关的同时,我国也没有忘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教育体系,为后续的 科技 研发做准备。
笔者了解到, 国家针对集成电路领域的教育层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各大知名高校培育更多的专业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 相关企业也与高校达成了合作,为专业人才提供实践平台,实现产学研融合。
弥补人才缺口的同时,2020年下半年掀起的缺芯潮,则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带来了绝佳的机遇。
激增的市场需求,一方面有助于国内扩充芯片产能,并建设起本土化成熟工艺产业链。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配套产业的建设,让相关企业的发展环境更友好。
政策上的支持、市场环境的利好以及中国半导体产业立志打破海外垄断的决心和激情,都是中国芯片走向世界舞台的有力支撑。
在国内与相关方面 科技 竞争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必须要抓住机会,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国产芯片才能够未来可期。
半导体行业隶属电子信息产业,属于硬件产业,以半导体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个产业。随着全球主要市场推出5G商用服务,5G智能手机将迎来高速增长期,从而带动半导体行业恢复增长。
一、2019年半导体板块净利润增速超过80%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整理:已经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的222家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中:业绩增长的有141家,下滑的有76家,亏损的有27家。披露年度业绩预告区间的以区间中位数计算,222家公司2019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合计572.13亿元,同比增长32.94%。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 48家半导体上市公司披露2019年归母净利润合计约75.78亿,同比增长88.24%。
二、2020年3月疫情好转,半导体板块大幅高开
2020年3月2日,半导体板块大幅高开,截至3月2号上午收盘,慧伦晶体、瑞芯微、斯达半岛涨停,生益科技涨7个百分点以上,泰晶科技、深南电路涨5个百分点以上,胜宏科技、南大光大、华正新材等涨4个百分点以上。
三、行业市场前景:多个机构看涨2020年半导体行业发展
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将促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硬核科技成为布局重点。多家券商机构认为,逆周期政策大概率会持续加码,在加码基建的同时,以5G网络为基础的“新基建”将成为重点,在需求端,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生产效能的最强动力,在此次疫情爆发期间,信息化的需求和应用都得到广泛重视,届时半导体行业直接受益,市场前景较好。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半导体硅片、外延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