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安汽车发布新的消息“长安汽车援产口罩,助力打赢‘疫情攻坚战’!”。这是继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等之后,又一家宣布“跨界”造口罩的车企。
目前,虽然疫情得到一定程度地遏制,但随着各地企业陆续开工,原有的主要用于医用和生活的防护口罩的产能再次捉襟见肘。在这样的情况下,比亚迪、五菱、广汽等车企先后投入到“助攻”队伍,如今再加上长安汽车——长安汽车集聚资源,决定自造口罩,直到疫情结束。
01
现在全国有多缺口罩?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截止2月11日,全国口罩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了94%。其中,尤其是一线防抗亟需的医用N95口罩已经达到了128%;而医用非N95口罩的全国产能利用率达到了106%。如疫情集中地区的湖北的日产量从2月2日的4.5万只增长到了15.8万只。
而在笔者看来,即便全国口罩产能能够达到100%——据工信部资料显示:中国口罩产能约为每天2000万只(其中医用外科口罩产能为220万只,而医用N95口罩产能仅为大约60万只),但由于人力资源、交通运输、原材料、设施设备、政策等因素,其实际产能仍旧有限,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而根据目前情况看,疫情几乎已经波及到了全国。我国多少人口?已超14亿!就算每人一个,这得需多少时间来准备?而实际情况远没这么乐观,因为口罩不宜重复使用,大家在购买时多是抱着“多买些备用”的想法。而在疫情重灾区,尤其是“战疫”第一线,更是随时都在更换。所以,这么看来,现有产能是远远不够的。
有人说不是还有存量吗?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疫情来得突然、口罩具有有效期(国标GB2890-2009的防毒口罩有效期一般是3年)等因素,库存的口罩数量必然有限;其次,由于恰逢春节假期、需求量突增、整体调配根据地域具有先后顺序等客观原因,再加上口罩不宜重复使用(严格意义上讲,N95口罩使用时间一次不能超过4小时)等“主观”因素,现在出现“一罩难求”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也有人说,不是还可以从国外购买吗?
有数据显示,中国拥有的口罩及呼吸防护相关企业的数量多达16594家,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的50%。再加上,目前疫情在国外也有出现,大家对口罩等医用物质也开始“未雨绸缪”。因此,目前从国外购买的口罩数量也是有限的。
因此,正如2月11日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所希望的那样“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积极实施技术改造、转产、扩产”。因此,长安汽车的这次“援产”也可以说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勇于挑起国企、大企担当,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从“造车”转产“造口罩”。
02
“转产”口罩,各自能力如何?
在笔者的印象中,此次疫情中,比亚迪应该是第一家提出造口罩的车企。其实比亚迪除了造车外,还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因此,这对于比亚迪而言,跨界造口罩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而且,当初比亚迪决定造口罩时,还立下了“军令状”——3天内设计出图纸,1周内设计出设备,10天内出产品。据悉,自2月8日提出“造口罩”以来,到2月17日前后就实现了量产。而且,到2月底,每天可生产的“BYD”牌口罩数量将达到500万只。
而广汽集团第一台口罩生产设备也在2月11日开始进行安装和调试,预计2月22日完成12台设备的安装,2月底达到30台,其中部分用于广汽集团生产体系,另外一部分将提供给广州市的其他企业。如果这些设备全部投入生产后,每天产量可达180万只。
而上汽通用五菱虽不是第一家“造口罩”的车企,却是第一家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并通过专业检验的汽车企业,并具备口罩研发生产、经营的相关资质。目前,五菱共建了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全部投入生产后,日产量预计达170万只以上。而首批100万只“五菱”牌口罩早在2月13日就已经下线。从提出想法到产品下线仅用了3天,再次刷新了“五菱速度”。
写在最后:随着越来越多车企、中国石油、服装厂等领域企业纷纷涉足口罩、防护服等医用物料生产,是否应该有一个整体调控机制,以防产能过剩呢?毕竟,疫情只是一时。
关注车业杂谈车家号,互动将有机会赢取精美小礼品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疫情当前,尽管所有的口罩厂商都在开足马力生产,但是目前各医疗机构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物资缺口。在“全民抗疫”的大环境下,有很多厂商都开始“跨界”加入口罩生产的大军之中,这其中不乏汽车厂商的身影。
近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将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按照项目建设计划,由广西建工集团改建的无尘车间将于本月内建成并投入使用。该车间将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产量预计可达170万只以上。
与此同时,比亚迪汽车方面也宣布:比亚迪将调配资源,着手防护物资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转产口罩和消毒液直至疫情缓解和消除。预计将于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500万/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
广汽集团也表示目前正在全力以赴调动资源紧急论证和研究,争取早日落实口罩生产问题。此前广汽集团的领导团已经赶赴东莞口罩生产设备制造商进行调研,研究新建口罩生产线的技术可行性,并派出多名员工参加为期15天的学习。
最后,我想引用央视元宵节抗疫特别节目中的一段话:“朋友,在中国,在你身边,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你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这一次,我们每一个人都收获了太多的感动,都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终将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这场来势汹汹的战“疫”面前,口罩成为了人们预防疫情的最重要“武器”,同时,由于全国使用量的急剧增加,口罩等医疗物品成为了这个新年里最紧缺的物资。
疫情爆发期间大部分工厂正处于假期,不少工厂收到消息第一时间复工赶制。截止2月3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口罩产量已经达到1480万只,其中N95口罩为11.6万只,其他医用口罩998万只,普通口罩471万只。数据显示,我国口罩最大产能为每天2000万只,虽然口罩产量连日增长,但与巨大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
然而,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进入到了关键阶段, 严峻的形势下,不少企业利用空余产能转产口罩生产,以缓解国内口罩紧缺压力。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官方发布公告,称将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按照规划,生产口罩的无尘空间由建工集团负责改建,并将于本月内建成投入使用,共设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预计可以达到170万只以上,能快速缓解广西区内医疗物资紧缺的状况,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由于疫情影响范围较广,车企复工时间也向后延续,产能放空的车企积极转产,缓解口罩紧缺状况同时,疏解闲置劳动力,同时保证了员工的收入不会下降。
另一方面,上汽通用五菱转产口罩的做法,也意味着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工作已经上升成为了全行业共同发力的一场战役。保障医疗物资的正常供应、积极为疫情一线生产驰援医疗物资已经不是某些企业的事,而是全行业共同的任务,是企业责任的一种体验。
而事实上,举全国之力共同应对国家灾难的举动。早在70多年前就已有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物力,美国通用汽车停产民用车,大力研究生产战争物品,包括机q、飞机、运输d药载体等军用物资,并将生产的产品100%供给盟军。
而在此之前,上汽通用还曾调动全球资源,从海外紧急运返2万只医疗口罩,捐赠柳州市政府。积极驰援医疗物资之外,上汽通用五菱还投入35辆宝骏E100作为防疫用车。
而为了做好疫情期间的用户服务,上汽通用五菱还为用户提供了线上购车选车服务、用户可在线上完成看车、咨询、下订等。
在这个艰难时期,不仅上汽通用五菱,每一个车企都在担负着应尽的企业责任。根据了解,广汽集团也在筹备口罩生产线,预计将于近期开工。不少其他行业工厂也纷纷转产口罩,以解疫情一线的燃眉之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