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功率器件国产和进口的价格一样吗

半导体功率器件国产和进口的价格一样吗,第1张

不一样。半导体功率器件品牌产地不同模块的价格也不一样,一个国产模块和进口模块相差的成本是好几倍,从进出口均价来看,中国晶体管进口均价远高于出口均价。功率半导体器件,以前也被称为电力电子器件,简单来说,就是进行功率处理的,具有处理高电压,大电流能力的半导体器件。

一边短缺、一边暴跌,全球芯片行业迎来“太阳雨”,“芯”态分化与逆全球化背景下,扩产、国产替代仍为半导体设备行业成长主线。

今年6月份以来,芯片市场不断传来降价消息。与2021年“走俏”行情相比,市况似乎由“夏”入“冬”。作为2021年最紧俏芯片产品之一的意法半导体L9369-TR型芯片,价格从去年每片3500元的峰值跌至当前的600元,降价幅度超过80%。几乎同期,还有芯片从最高200元骤跌至20元,只有最高价的十分之一。之前是供不应求导致的价格不断上涨,现在是终端厂商纷纷“砍单”导致价格不断下降。

究其原因,是芯片企业去库存了!据报道,相比2021年年底,2022年Q1全球近2350家芯片相关上市制造公司的库存金额暴增约970亿美元,库存剩余量和增量皆创10年来新高。高端芯片产品的技术迭代周期短,升级速度快,通常也就几个月时间,芯片生产企业如果不能及时去库存,将面临因产品落后而带来的巨大损失,所以当前的降价“促销”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雪崩”并不能够代表芯片市场的整体行情,部分低技术含量的芯片迫于周期下行,遭遇价格压制,而高技术含量的芯片价格依然稳中向上,市场需求持续上升。目前各国仍在继续提高芯片产能,芯片企业也纷纷制定扩产计划,各路资本疯狂涌入。

半导体井喷上市,平均涨幅高达40%~50%。

半导体在一级市场投资高歌猛进,产业链迎来利好,自然也将鼓舞半导体在二级市场的发展。2020年,中国共有32家半导体公司上市,如中芯国际,寒武纪,中晶科技等,这也是有史以来半导体上市数量最多的一年。

除了上市数量呈现井喷现象,半导体公司在市值表现方面也较为突出,2020年全年,半导体公司市值的平均涨幅约为40%~50%。

而在2021年以来,这些新秀在A股市场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在经历前几天的“全绿市场”后,半导体逆势向上,截止1月18日收盘,港股中芯国际涨幅近6%,长电科技大涨超7%,18日半导体行业相关企业均迎来上涨。

半导体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乘这股强劲的东风,那些优秀的公司或将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迈向又一个新台阶。

扩展资料

2020年半导体投资额创纪录:

2020年半导体行业股权投资案例达413起,投资金额超过1400亿元人民币,与2019年约300亿的投资额相比,增长近4倍。1月16日,云岫资本董事总经理赵占祥在中国芯创年会期间介绍了2020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投资情况。

202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先抑后扬,全年增长5.1%。在政策和资本市场等助力下,中国半导体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科创板更是助力半导体产业链持续完善,这也是2020年资本市场投资总额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科创板的繁荣让更多创投基金有了更好的退出渠道。

赵占祥表示,由于对国产半导体的需求越发强烈,很多半导体公司的业绩增长迅猛,投资阶段上也普遍后移,C轮以后的投资比重大幅增加。从2014年到2020年,种子&天使轮投资占比从36.6%下降到4.9%,而C轮及以后占比从7.0%增加到28.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309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