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聊了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理论,本期我们来聊一聊凯恩斯主义。自由市场理论指导西方主要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长达150年。但是进入20世纪之后,经济危机接连爆发,尤其是1929年的大萧条使得人们不禁怀疑仅靠市场的力量能否使经济走出周期漩涡。1936年,时任英国财政经济委员会主席的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针对自由市场理论无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并由此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指出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手段。从此以政府干预为特点的凯恩斯主义获得了认可,并在罗斯福和里根政府时期得到推行,有效解决了在经济衰退过程中大规模的失业问题。
《通论》出版于1936年,是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首先来看看凯恩斯对于自由市场主义基本缺陷的论述,在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理论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通过价格机制达到均衡状态,而在现实市场中,这种均衡状态是很难达到的,往往表现为经济衰退或者大面积失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亚当•斯密的这个理论的假设前提是供给创造需求,但在实践过程中需求往往是低于供给的。
需求是收入减去储蓄的部分,我们主要来看看两方面,一是储蓄是由什么决定的,二是边际消费倾向。首先来看看储蓄,储蓄是和收入密切相关的,收入越高,储蓄规模也就越大;而边际消费倾向是逐步递减的,当一个人收入越高,他的基本消费需求乃至奢侈品消费需求得到了满足,那么他的消费倾向自然趋于降低,以近期美国大选来说,11月8日,川普意外成为了美国下一任总统,原因就在于他的政策理念迎合了自次贷危机之后待遇持续下降的美国蓝领工人,在普通人群收入下降的同时,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趋于降低,那么社会上的有效需求将越来越不足。
再回到储蓄问题上,整个社会中储蓄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储蓄,一个是政府、企业等社会团体储蓄。个人储蓄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随着贫富差距的加大,个人的有效需求是进一步降低的;再来看社会团体的储蓄,以英国和美国为例,作为现代工业国,社会储蓄中的30%-60%来自于社会团体,这些储蓄用于投资或是公共支出。从储蓄角度入手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一是要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二是要进行财政刺激,比如川普就提出通过举债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这是共和党应对经济衰退的一种常见手段。因为在经济衰退时期,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团体的理性选择就是持有现金,等待更好的投资机会。在当前背景下,不少国家M1的增速越来越高,这也说明了企业选择持有越来越多的现金,从而导致经济持续衰退。因此政府应进行干预,通过举债投资来引导企业增加投资。
从目前来看,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呈现边际递减,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果采用财政刺激政策最大制约在于国家的负债率过高,也许就有可能出现八十年代通货膨胀、经济停滞的问题,因此可以看到凯恩斯主义在通胀时期也有可能面临失效的尴尬局面。所以总的来看,凯恩斯主义是对亚当•斯密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无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而凯恩斯从储蓄的角度提出通过政府举债的方式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办法。
你来自哪里?小镇?乡间?三线?
你要去哪里?是一线,是大厂,是彼岸。
那里有广厦千万,为你留出小小的隔间,盛放梦想。
那里有大路千条,为你留出窄窄的通道,带你跃迁。
真实吗?半年前的蚂蚁总部,“整栋楼里都是财富自由的欢呼”。
虚幻吗?多少人用青春点亮了都市的辉煌,最终却是一场祭献。
“拿命换钱”,资本永不眠。
而你,是否知道人生为何走到如此这般,到底应该躺平还是“奉献”?
希望,下面的文字能给你答案。
从18世纪起,人类似乎就没有从迷恋 科技 ,再到“被 科技 伤害”的怪圈中走出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内卷千年的农业时代开启了新的曙光。但圈地运动制造的大量城市无产者,却只能承受被机器剥夺offer的代价。
于是,第一代打工人开始憎恨机器。 他们冲进工厂,砸烂一切冒烟的钢铁怪物。 以至于英国在1812年专门出台法律,规定破坏机器者将被处以极刑。
36年后,一本《共产党宣言》横空出世,告诉人民砸烂机器是没有用的, 全世界的无产者应该联合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取代了蒸汽机,电灯取代了煤油灯,电话取代了信封,塑造出一个“更高更快更强”的人类 社会 。 但狂飙突进的背后,却是打工人最暗无天日的时光。
在美国,产业工人们平均每天工作16-18小时,一位老板甚至洋洋自得地宣称:
肆无忌惮的剥削下,美国劳动者终于忍无可忍,在1886年5月1日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要求8小时工作制。 这就是“五一劳动节”的起源。
而喧嚣的背后,还有一个隐秘的真相—— 美国作为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后发国家,似乎正在付出迎头赶上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是不是听着有些耳熟? 历史 从未有过新鲜事。
令人无奈的是,即便有了两次“前车之鉴”,人类却依然坚信 科技 将是最终的答案。1930年,有人公开宣称:
现在的你看到这段话, 一定觉得这位怕不是个傻子。 可事实上,他叫凯恩斯,被学界誉为宏观经济学之父、21世纪三大革命性理论领导者之一,与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并肩。
如今,距离凯恩斯的预测还有9年,人类也似乎终于开窍,在一款名为《赛博朋克2077》的 游戏 中,描绘了一个 “高 科技 、低生活 ”的未来。
而后来的故事似乎更有深意。 游戏 大火之后,媒体曝出多名技术人员因拒绝加班,被开发商扫地出门。
也许赛博朋克不用等到2077,它就在2021。
不过,当第三次工业革命于战后到来时,西方打工人真的迎来了一段黄金岁月。例如“一人做工,全家中产”的美国梦,几乎昭示着凯恩斯预言的实现就在眼前。
而打破了这场“最终幻想”的,是一个位于东方的古老国度——日本。
六七十年代的日本,是一场奇迹。
在战后断壁残垣的废墟上,日本借助朝越战争订单迅速翻身,于1968年超越西德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70年代,他们剑指家电、 汽车 、半导体等高利润产业,打得通用、英特尔哭爹喊娘。 更可贵的是,此时的日本打工人薪资年增15%,以致90%的日本人自认中产,号称“一亿总中流”。
可进入80年代,日本却走上了泡沫之路,一去不回。这其中也许有《广场协议》的压迫,也许有《前川计划》的偏差,但后果是,日经指数5年里涨了368%,地产盘膨胀至美国的4倍。 热钱涌动之下,年轻人拼命工作至深夜,再去夜店奢华狂欢。似乎每个人都有赚不完的钱,也有花不完的钱。
到了1989年,日本功能饮料Regain的广告语开始在岛国流传:
金钱化为乌云,遮蔽了大和的晴空。
此时,一位名叫森冈孝二学者站了出来,宣布日本每年因过量工作猝死17000人,震惊 社会 。
而最吊诡的是,就在过劳死一词刚刚问世的同时,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了。 股市、楼市齐跌之下,相当于3年GDP的财富瞬间蒸发,日本进入了“失去的20年”。
很多时候,命运之神总是在人类刚刚警醒的时候,开口说:
2004年,森冈孝二出版《过劳时代》,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细品之下, “全球化和信息化”对应“被动”,“消费主义”对应“主动”,意味深长。
1989年,日本在国运拐点迎来了天皇之位的更迭,年号定名“平成”,取自《史记》:
结果“外成”不敢说,国内的年轻人倒是真的“躺平”,“低欲一代”由此得名。
30年后,日本改年号“令和”,出自有着日本诗经之称的《万叶集》。 而这也是日本年号史上第一次弃用汉家典籍, 大有换种活法、一扫颓势的豪迈。
然而他们自己也承认:
“过劳”的背面,是被消解的奋斗的意义。
当然,日本并不孤单,还有我们与韩国作伴,并称“东亚怪物房”。但实际上自80年代之后,西方也逐渐加班成风。 硅谷与华尔街的夜晚,一样灯火通明。
例如早在90年代,就有苹果员工反映乔布斯逼迫自己长期加班,以致罹患胃穿孔,无奈离职。
老炮狠辣,新人也同样凶猛,据说火箭狂人马斯克的上次病假竟要追溯到 2001年 。而就在前几天,还有媒体曝出特斯拉工厂加班成风。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例子是电商巨头亚马逊。在他们的自动化仓库里, 员工重伤率是行业均值的两倍。 也曾有员工一小时分拣了385个物品,却被主管告知完成率只有98.45%:
最夸张的是,亚马逊已经开始配发可穿戴设备, 随时计算员工的工作饱和度,并在线生成解雇文书 ——是的,见不到任何领导,你就被解雇了。
想当年我被老板PUA时,总想着离职就啐他一脸。如今,亚马逊剥夺了这最后的“反抗”。
不过话说回来,所谓“东亚怪物房”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这里除了过劳祖师爷日本和后来居上的我们,还有一位当之无愧的 “卷王之王”思密达。
其实韩国的 社会 问题用一句话就能总结—— 西方吃肉、财阀喝汤、底层吃土。
80年代末90年代初,韩国人“趁你病要你命”,从日本撕扯下一大块产业蛋糕,人均GDP迅速跨过万元大关。一位在街头接受采访的韩国人就自豪地说:
与“一亿总中流”异曲同工。
然而,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将原本火热的韩国经济迅速冰封。1998年,韩国每月3000家企业倒闭,每天4200人失业,那是思密达的至暗时刻。但更隐秘而长久的影响是, 原本尚能制衡财阀的政府力量被趁虚而入的西方资本大幅削弱,韩国正式步入财阀时代。
如今,九大财阀贡献了韩国80%的GDP, 却只提供了5%的就业岗位。 而要想进入财阀工作,考入SKY(指首尔、高丽、延世三所大学,韩国版的“清北复”)则是必备条件。
重重压力下,韩国年轻人已经到了不敢恋爱、不敢结婚、不敢生子的地步,生活被肢解得只剩下生存。
但有趣的是,许多都市年轻人也会大方承认, 其实并不是穷得无法生活,只是无法过上有面子的生活。
而“面子”无处不在——有房的看不起长租的、长租的看不起短租的、短租的看不起考试院的。首尔的一些餐厅,甚至会拒绝单人就餐, “因为单身会被鄙视” 。那些洋气的写字楼里,一杯午后咖啡就要6美元,但所有人都会咬牙付款,因为这是重要的“社交时间”。
对比日本那些享受平躺的年轻人,是不是就像两个世界?
为什么?
如今,一个普遍观点是东亚受儒家文化影响,从而囿于统一的价值观,人人追求世俗化的成功,进而陷入没有尽头的白热化竞争。
这当然有一定道理,儒家确实带来了 社会 整体性, 但其却并不强调竞争 。儒家所谓的“仁”,是通过提高 社会 底线抵达某种一致性, 而不是无限拔高 社会 上线。
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是,日本学校的教学计划是根据最差学生制定的。当然,这对差生来说也非常有压力。 但这个压力更多来自于拖了大家后腿的“整体意识”,而不是对自身的不满与要求。
所以我们看到了日本“宅文化”的一代, 他们安然接受了躺平的现实,并固守着不“添乱”的底线。
知名人类学家项飚就曾说过:
这是一个扎心的事实——日本更像儒家,我们更像韩国。
2020年,韩国一部反映 社会 阶层对立固化的电影《寄生虫》,勇夺奥斯卡四项大奖。各大主流媒体赞誉一片,称其展现了 深刻的人文关怀。
但很少有人知道,《寄生虫》背后的投资方是韩国CJ集团,老板名叫李在贤。
三星帝国一代目李秉哲,是他的爷爷。
这真的是荒谬而绝望的现实。在韭菜的闭环里, 资本压迫了你,再把你拍成电影卖给你……然后你会鼓掌、叫好,赞扬他们真TM敢拍。
所以,我不想讨论那位永远定格在23岁的女孩儿和那家魔都里的互联网巨头。 我甚至觉得任何赞美、同情、诅咒与愤怒都是在贩卖, 与那部《寄生虫》没有本质差别。
于是,我试图从打工人的 历史 进程中寻找答案。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赛博朋克2077》,从日本到韩国,我发现 科技 不是万能的钥匙,儒家也不应该是被鞭笞的祸首。
那么,我该怎样回击网上越来越多的如此言论:
森冈孝二说,还是有办法的。
在2018年再版的《过劳时代》序言里,他讲述了日本电通公司因员工高桥茉莉不堪压力自杀,被日本网民授予“黑心企业大奖”。最终,这一事件迫使内阁推出 《工作方式改革关联法案》——每月加班上限45小时,繁忙期不超100小时。
谷歌说,还是有办法的。
这是一个以 从不加班 闻名世界的公司,却以每人每年近 900万人民币的人效 ,长期高居全球前三。
而另一边。像亚马逊这种局限于“模式创新”的公司,就只能陷入 存量的内耗中 。
2017年,某本土大佬在谈及互联网下半场的极端竞争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如今,上天没看见,全球化受阻。 而所谓的入地,却是一场进军社区菜市场的冲锋号角。
如果你觉得以上决定权都不在自己手中,没关系,我们还可以做些只 关乎自己的改变 。
从现在起,我们不仅要关注向上的人,还要 原谅那些向下的人 。
从现在起,我们可以自己参与这场竞争,但 不要质疑那些退出的人 。
请让《清北硕士入职深圳高中》的帖子下,少一些“浪费资源”的质疑。
请让西安文科状元陆步轩,不用因做了屠夫而道歉。
请让网红李雪琴,不再有“念了北大,就不能当废物了吗”的疑问。
“努力”不应该是道德的底线。 因为无论在何种文化中,对金钱名利的追求都难以挂上道德的标签。
而人生的意义也不仅只在一线、大厂、期权。 当有人愿意用星光换霓虹、用茅屋换广厦、用小溪换车流、用清闲换金钱……请不要叫他懦夫,也不需历数家国培养他花了多少钱,更不用质问如果人人如此, 社会 怎么发展,国家怎么办。
正是这种“道德正确”,让所有人不得不树起 “努力”的人设 ,也为 贪婪的资本戴上了“高尚”的光环 。
我们期待的, 应该是一个有人竞争,但不被资本以“奋斗”之名剥削;有人退出,但不被舆论以“懦夫”之名绑架的世界。
一边灯火辉煌,一边星光璀璨……
当代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十大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加快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贸易保护相比,在关注的焦点、实施的手段、保护的方式、保护的动机和目的以及影响等方面表现出十大突出特点。一 新贸易保护关注的焦点在以往的贸易保护理论中,无论是发展中国家使用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还是流行于发达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经济问题,重点是产业的发展。所不同的是,前者保护的是幼稚产业,而后者保护的是战略性产业。但近年来流行的新贸易保护理论如保护就业论、保护环境论等,其关注的焦点已由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本身。其中,保护就业论关注的是人的劳动权力,保护环境论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环境,绿色壁垒关注的是人的健康和安全。由于新贸易保护关注焦点的变化,从而导致劳工标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SA8000)、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动植物检疫标准等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如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正在讨论一项协议,要求中国所有纺织、成衣、玩具、鞋类等出口产品企业必须事先获得SA8000认证,否则将联合抵制进口。二 新贸易保护实施的手段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在传统的贸易保护理论框架下,各国主要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贸易政策实行进口限制。而在新贸易保护理论的框架下,由于保护关注的焦点变化,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受到了局限,新贸易保护的手段发生了变化:(1)以保护公平贸易为由,滥用WTO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条款,通过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或者激励企业实行反倾销的方式,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如2000年10月美国通过的们白德修正案》,明确规定,美国财政部将海关征收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以“抵消款”的形式发给提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申请的国内生产商。(2)以保护消费者安全和健康为由,通过建立新的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环境技术标准等削弱对方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2003年10月,欧委会出台《化学品注册、评估与许可规则(草案)》,要求用统一的“注册一评估一许可”体系管理化工品的生产、进口和销售。日本规定,2003年后,日本进口大米必须标明品种、产地、生产者姓名和认证号码等,否则禁止销售。(3)以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为由,通过建立新的社会责任国际标
准认证,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全球200多家跨国公司制定并推行了公司社会责任守则,要求供应商和合约工厂遵守劳工标准。据统计,在中国,已经有家乐福、耐克、阿迪达斯、雅芳、通用电气等50多家跨国公司开展了社会责任审核。有关专家预测,目前中国沿海地区有8000多家企业接受这类审核,50000多家企业准备随时接受检查。由于劳工标准涉及工人的年龄、加班时间、宿舍条件等人权问题,技术标准涉及一国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水平等问题,从而贸易保护的手段也由关税等贸易政策转向了劳工标准和技术标准等社会经济技术政策。 (四)保护手段更趋多样化 首先,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传统保护手段仍被频繁应用。其次,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等贸易壁垒花样翻新,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在环保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制定更高的环保、技术、商品和劳工标准,以削弱发展中国家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获得的出口竞争力。由于这些新型贸易保护手段具有良好的定向性、隐蔽性和灵活性,其中一些技术和环保方面的要求以提升技术水平、维护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甚至可以视为中性的贸易标准,加之WTO对这些贸易措施应用的限制并不统一,因而,其保护效果更为突出,进一步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三 新贸易保护的方式在传统贸易保护框架下,贸易保护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等限制进口,建立国内产业保护的防线。受WTO降低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等的限制,新贸易保护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1)通过出口补贴、保护国内市场等方式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由限制进口转向扩大出口。如欧美以出口补贴支持空中客机和波音飞机的发展,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日本通过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使本国半导体厂商获得规模经济优势,提高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2)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将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产业纳入WTO的框架,迫使其他国家开放市场,以扩大出口。如克林顿执政时期,通过乌拉圭回合谈判,将服务贸易纳入其中,打开了服务贸易市场。同时,又在1997年达成了《全球基础电讯协议》、《信息技术协议》、《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要求各成员国向外国公司开放电信市场、银行、证券、保险市场等,并在2000年1月实现相关信息技术产品的零关税。(3)通过确立劳工标准、技术标准等达到全面禁止进口的目的。如跨国公司将SA8000与企业的订单挂钩,不符合标准的不能出口;2002年1月,欧盟以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动物源性食品中含有氯霉素残留和中国农药残留体系未达到要求为由,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产品;2003年1月,欧委会公布第2003/03/EC号指令,禁止纺织晶和皮革制品中使用名为蓝色着色剂的偶氮染料,产品达不到该指令的不得进口。四 新贸易保护的动机和目的在传统的贸易保护框架下,幼稚产业论主要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关税壁垒建立起本国产业保护的防线,战略性贸易政策主要是发达国家通过关税和补贴等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新贸易保护理论是从根本上削
弱甚至使对方丧失国际竞争力。其主要表现在:(1)通过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等削弱对方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如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平均征收高于工业国10倍以上的反倾销税。”(2)通过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发展中国家丧失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2003年2月,欧盟公布《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第2002/96/EC号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第2002/95/EC号指令》,要求对2005年8月13日以后投放市场的产品,生产者应以提供担保的方式,保证有关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收集、处理、回收和环保处置费用资金由生产者提供等。有关专家预测,电子电气设备两项指令将涉及国内2000多家企业和270亿美元出口,其实施将对中国机电产品对欧出口造成严重影响。(3)通过设置动植物检疫标准、劳工标准等,使发展中国家丧失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如发达国家不断提高出口水产晶包装的检疫标准,由原来的几项,十几项增加到几十项,导致近年来中国出口的水产品因包装不合格被驱逐出市场,损失高达70多亿;美国推行的社会责任认证对工人最低工资和工作时间等提出特殊要求,致使中国企业因成本支出过大,或未能通过SA8000认证而拿不到跨国公司的订单等。五 新贸易保护的成效无论采取哪一种贸易保护措施,其目的都是通过限制进口扩大出口,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但大量的事实也表明,贸易保护的结果不仅没有达到保护的目的,获得经济利益,相反却付出了沉痛代价。在传统的贸易保护框架分析中我们看到,贸易保护的结果不仅使消费者受到损失,使生产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且,由于勒纳对称效应,政府在限制别国进口的同时也限制了本国出口,使本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了影响。同时,近期英国财政部和贸工部发表的研究报告《贸易与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在生产力、经济改革和增长中的作用》也显示,贸易保护主义也使全球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发达国家持续的贸易壁垒使世界经济每年损失5000亿美元。在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今天,虽然没有翔实的数据论证新贸易保护对本国消费者、生产者以及一国带来的损失,但是从布什上台以来,美国实施新贸易保护的结果致使贸易逆差越来越大。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关税的下降和非关税壁垒的取消,中国的贸易以两位数增长,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并迅速跃居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由此可
以预测,新贸易保护主义也将遭遇传统贸易保护同样的代价。六 新贸易保护的影响在传统的贸易保护中,贸易保护的对象或者是国内幼稚产业、衰退产业,或者是国内战略性产业。以关税和数量限制等非关税壁垒措施实行贸易保护不仅直接影响一国相关产业,涉及微观经济领域,而且通过进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最终影响一国经济增长和就业。新贸易保护主义与此不同,由于新贸易保护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劳工标准、环境标准、技术标准等实施贸易限制,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律不能进口。而要使产品符合上述标准出口,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调整社会经济政策,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等,从而新贸易保护不仅影响到经济领域,而且会渗透到国内社会经济制度。如作为多哈谈判的新议题——贸易和环境问题,虽然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歧目前没有被纳人 WTO框架体系,但为了应对环境壁垒,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开始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建立循环经济。完善劳工法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也正在加快。七 新贸易保护的起源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已经由1/4提高到了1/3,出口贸易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以往主要出口农产晶和资源,变成主要出口制成品,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Q)随着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地位的提高,在制成品出口中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对来白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实行严格的保护。不仅运用传统的贸易手段,以高于工业国4倍的高额关税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进口,而且为了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实力,一方面利用发达国家在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设立严格的技术标准限制发展中国家出口,另一方面利用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和劳动条件方面的弱势,通过多边贸易谈判极力将劳工标准纳人到WTO框架下,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如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美国和法国首次将劳工标准引入贸易中。其后,又在世贸组织成立后的首届部长级会议上,将劳工标准纳入WTO部长会议议题。《新加坡部长会议宣言》确认了劳工标准,但不将其与贸易直接挂钩。之后,美国又在WTO西雅图会议上,公开提出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对侵犯劳工权力的国家实行制裁机制,再一次企图将劳工标准问题纳入到谈判议程。重视环境保护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劳工标准也有助于保护劳动者的
基本权利,但是无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及劳动条件方面的较大差距,将其与贸易挂钩,纳入WTO框架,不仅会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的优势,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的萎缩,也必将影响发达国家的市场开拓。八 新贸易保护的根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其主要表现在: (1)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在国际多边贸易谈判中,发达国家对本国劣势产业实行保护,很难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达成一致。如在多哈回合关于农产晶谈判中,在出口补贴方面,凯恩斯集团建议取消并禁止对农产品一切形式的出口补贴,而欧盟不同意完全终止或一次性大幅度削减出口补贴,认为凯恩斯集团提出的出口补贴建议是一种歧视,无法接受,主张渐进式削减出口补贴;在特殊保障措施方面,美国坚持取消特殊农业措施,而日本主张保留,并引入季节性和易腐烂农产晶的特殊保障机制。(2)发达国家内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发达国家极力主张对本国优势产业实行自由贸易,并将其纳入到WTO统一框架中,对本国劣势产业实行贸易保护。如美国在乌拉圭回合中将本国优势产业服务业纳人WTO框架中,确立了《6艮务贸易总协定》,而对于本国劣势产业纺织品等通过配额和保障措施等实行限制保护。(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在国际多边贸易谈判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各自关心的议题中产生巨大的差异,很难达成共识,影响多边贸易谈判的进程。如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发达国家急于启动新加坡议题,即贸易与投资、贸易与竞争政策、政府采购透明度和贸易便利化的谈判,而发展中国家更多关注的是发达国家农产晶出口补贴和市场开放问题,两者巨大的差异和分歧导致坎昆会议失败,多哈回合的基本目标仍然没有实现。九 新贸易保护和传统贸易保护手段的关系降低关税,取消数量限制是WTO的基本原则。经过多次谈判,虽然发达国家整体平均关税水平较低,但在农产品和纺织品等领域,仍然利用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较高的关税保护本国劣势产业,关税高峰和关税升级的问题仍很严重:(1)在关税高峰方面,2003年欧盟所有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为6.4%,但在农产品领域,对肉类、
奶制品、加工的海产品和水果等仍然维持关税高峰,奶制品的最高关税达209. 9%。同样,按照国际关税高峰指标计算,美国纺织晶和服装的259类产品仍然保持较高的关税,其中,服装类产品的关税为33.3%,某些羊毛纤维的关税为31.5%。(2)在关税升级方面,欧盟在纺织品关税的制定上,原料平均税率为0.7%,而服装平均税率为11.9%,成衣的关税远远高于纺织原料的关税。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对部分产品仍然实行配额限制,如2003年日本对乳制品、皮鞋等20类产品实施关税配额管理。欧盟对中国出口的鞋类、陶、瓷餐具三类工业晶共9个税号项目下的产品实行数量限制等。此外,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时,为了维持公平贸易,关税和数量限制仍然是成员国实行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贸易手段相比,只不过针对的国家和针对的产品有所不同而已。十 新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关系从国际贸易发展史来看,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经常是交替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由危机一复苏一高涨一萧条的变化,国际贸易政策的走向也经历了保护贸易一贸易自由化一新贸易保护的过程。而在当代,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国际背景下,由于全球产业结构处于大的调整中,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各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自由贸易和新贸易保护同时进行。其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在WT0多边贸易谈判中,将贸易与环境、贸易便利化、贸易与竞争政策、贸易与技术转让、贸易与债务、财政、电子商务等7个新议题列人多哈回合谈判中,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和双边贸易谈判发展迅速,对内统一实行开放政策,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一方面发达国家极力主张启动“新加坡议题”;另一方面以巴西、印度、南非、阿根廷、中国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组成21国集团联合实行抵制。发达国家一方面在本国优势产业中极力主张实行自由贸易,如美国积极推动电子商务、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谈判,将其纳入到W,rO框架下;另一方面在本国劣势产业中通过各种手段实行贸易保护,如对纺织品和服装实行配额,对农产品实行补贴等措施。美国大选后,由于国内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并且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在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消除,预计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将更加盛行。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自由贸易也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