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nm到鸿蒙,一路高歌猛进的华为,又拉出了一只“猛兽”

从3nm到鸿蒙,一路高歌猛进的华为,又拉出了一只“猛兽”,第1张

去年的芯片禁令,对于华为来讲的确是难以逾越的一个坎儿,但华为的手机业务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海外市场份额也出现了下滑状态,却并没有选择就此放弃自己的手机业务,反倒是在稳住目前手机业务的同时,在其他领域之中实现了各个突破。

芯片系统一个都不落

芯片禁令实施之后,华为方面就已经宣布要全面扎根于半导体领域,而在芯片领域之中,华为海思是国内最具实力,技术最为先进的芯片设计企业之一,同时华为海思所设计的芯片已经能够达到国际顶尖水准。

目前华为海思在芯片领域之中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绩,在手机芯片,人工智能芯片以及服务器,芯片等等各种领域之中,华为海思的研发实力都是非常强悍的,受到禁令的影响,海思所设计出来的芯片没有办法被生产出来,导致2021年第一季度之中海思半导体的营收比起去年同期减少了87%,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华为也从没有想过要放弃。

有相关消息表示,目前华为海思已经在着手设计3纳米麒麟9010芯片,虽然没有办法去找到代工厂为其代工,但也依旧要保持着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据说这块芯片预计将会在今年年底完成设计。如果说哪一天禁令被放开,那么华为这边也能够将设计好的芯片交由代工厂进行立马设计,不需要再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除了在芯片领域之外,在 *** 作系统领域之中,华为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这个月月初,华为推出了国产首款手机 *** 作系统鸿蒙os,鸿蒙os的出现,成功打破了安卓以及iOS在国内 *** 作市场之中形成的垄断,更是填补了我国在超手机套都是系统至中的空白。

据说这款手机 *** 作系统在推出之后,短短七天的时间内,鸿蒙就实现了1000万台设备的覆盖,并且这个数字到现在来讲还在不断的增加,目前也已经有超过300家供应商以及服务商,还有超过1000家硬件设备厂商加盟入了鸿蒙,而这些厂商大多数来自于各个领域之中。包括美的,九阳以及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等等。

再次拉出一只猛兽

另外,华为这边表现出了对于鸿蒙的绝对自信,将原本的3亿台目标提升到了3.6亿台。一路高歌猛进的华为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但华为给我们准备的惊喜显然还不只有这些,如今一路高歌猛进的华为,又拉出了一只猛兽。

而这只猛兽就是华为的新的业务,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AR市场空间将会达到3000亿美元。而在2018年,华为就已经开始了在AR领域之中的布局,开发了华为AR,只知道去年8月份为止,其AR已经已经应用到了超过5亿台华为手机设备之中。

伴随着生态的不断成熟,AR产业将会迎来巨大的爆发期,这对于华为来讲,无疑是一只猛兽,所以虽然目前华为的手机业务依旧是处于困境之中,但是在其他各个领域之中,华为以情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并且也做到了全球遥遥领先的第一部。

美本意是想要通过打压华为打压国内 科技 的发展,可没有想到,在众力打压之下,华为却越挫越勇,如今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看起来美的梦想似乎要破裂了,而在将来华为也一定会重整旗鼓,带着自己的手机业务重新杀回国际市场之中。

因为半导体行业就是以后科技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排头兵。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因为当我们的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半导体乃至整个芯片领域便是我们发展科技的主要动力。如果我们不能从芯片领域来解决问题,我们的技术很难革新,生产力也就没有办法提升,所以半导体领域是我们的重点发展对象。

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我们知道华为一直以来都非常崇尚自主研发和自主设计,并且力争在产业链上游占据一席之地。本身华为在半导体领域就有着不错的发展,目前行业里有一个新闻显示与华为相关的某投资公司正式入股东莞的一家半导体科技公司。入股和投资本身是非常正常的事,但因为这件事关联到了华为,所以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华为看好半导体行业的原因是科技研发。

以前我们总是在拿别人做好的东西来用,甚至直接去购买别人的知识产权,但是对我们的技术发展到一定地步,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产业开始碰到瓶颈,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会如此重视科技领域研发的重要原因,半导体行业正是华为的重点关注领域。之所以华为这样做,就是为了从技术上来克服产业发展的难题

自主研发也是以后的大趋势。

正如我在上面所提到的那样,不仅华为这家公司在大力发展技术,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和科技企业都在通过技术研发来实现产业升级。目前我们的科学技术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生产力难以跟上。我们并不是没有好的想法,只是目前的科学技术难以实现我们的想法。我也相信随着我们的自主研发能力逐渐加强,我们的生活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而变得更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372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