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科技 发展的快车道上,任何一项高 科技 的起跑都离不开芯片赋能。在我国高 科技 快速发展下,也凸显了芯片的重要性。因此,我国拥有更强的芯片市场。但在芯片制造领域以及芯片上游产业,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先进光刻机技术一直被美和掌握着,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遭遇被人“卡脖子”的根本原因。
虽然,我国芯片制造领域相对薄弱,但是我国 科技 领域却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这一决定性因素导致了我国成为了芯片进口大国,拥有更大的芯片市场。有数据显示,在2020年我国的芯片进口量为5435亿个,进口额为3500亿美元,不论在数量上还是金额上,都创下了 历史 新高。
那么有人会说,这么大的市场,我们不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自研芯片吗?为什么不自己把握呢?为什么还要进口呢?
其实关键因素是我们没有先进EUV光刻机。全世界,能做出先进光刻机的也就只有荷兰的ASML了。
阿斯麦称说:就算把光刻机图纸给中国,中国人也造不出光刻机。
而光刻机之所以这么稀缺,是因为光刻机所有零部件都来自于全世界企业!比如瑞典的轴承、德国的镜头等。并且光刻机拥有上万个零部件且关键技术一直被美掌握着。
就在大家一直为该不该让台积电来中国生产28nm芯片得问题做正反辩论时。美又成立了名为SIAC的“美国半导体联盟”。
美国却联合欧日韩等国的64家芯片企业成立了名为SIAC的“美国半导体联盟”。并提出了一项500亿美元的半导体激励计划。
而这些企业却几乎涵盖了芯片领域的所有 科技 巨头,如微软、苹果、AMD、英特尔、ARM、三星、台积电、联发科、SK海力士等公司。最终的目的就是在满足美国芯片需求的同时制约我国芯片的发展。不得不说美国的这一招确实有点狠!所以说我们要高度警惕。
说句实话,这个联盟确实有点大,几乎涵盖了芯片的所有领域,如芯片制造、芯片设计所需软件、原材料等。
但从侧面也反应出美半导体芯片领域也并完善。可以看出他们正在使用以前的方法,打压我国半导体 科技 行业的发展。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以同样的方式组建EUV LLC联盟,一举打压了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主导地位并扶持了ASML成为当今EUV光刻机的巨头。
而从当前国内芯片市场发展局势看,虽然我们在高端先进工艺制程领域存在着不足。但并不是我们在芯片领域一直会被人“卡脖子”。 其实我们也有致胜的法宝,那就是充分利用好55纳米成熟工艺制程实现国产自主可控。
对于大部分 科技 产业所需芯片一般55nm、28nm完全可以满足。这也是中芯国际、台积电先后布局28nm,扩充产能的根本原因。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汉明曾发出忠告: 国内不能好高骛远,而是应该做好基础工作,大力发展成熟工艺制程的芯片市场。
另外他还表示,与其在7nm和5nm芯片上做无用功,不如让55nm实现完全的自主可控,后者要更有意义。
所以说,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成熟工艺制程,我们完全可以从90nm、55nm、28nm、14nm这几大成熟工艺做起,逐步做到自主可控,满足当前国内市场需求。也就是说我们要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优势资源来满足我国当前的市场需求。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会打破芯片产业的“僵局”。实现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以及国产化!
不知大家对当前芯片格局怎样看?
反d没有结束。首先我们不排除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半导体市场有可能会“退烧”。最近几年时间,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非常迅猛,很多企业都纷纷投入巨资到半导体行业当中,有的是从事设计,有的是从事制造,有的是从事跟半导体有关的上下游产业链。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新注册的半导体企业就高达2.28万家,同比增长高达195%;在众多资本纷纷进入半导体行业之后,这几年我国半导体产能也迅速增长。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8848亿元。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3778.4亿元,同比增长23.3%;制造业销售额为2560.1亿元,同比增长19.1%;封装测试业销售额2509.5亿元,同比增长6.8%。另外根据海关统计,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2598亿块,同比增长18.8%,出口金额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4.8%。
到了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进一步增长,全年集成电路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从2018年到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全行业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这个增长率是全球同期增速的三倍多。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这有利于促进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从而逐渐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度,这是个好事情。但是目前有一些企业进入半导体行业,并不是为了真正地推动我国产业的发展,有一些企业就是为了骗取产业补贴以及骗取资本融资。最近几年很多企业都盲目进入到半导体行业当中,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技术基础,没有人才基础,而是成立一个公司之后,再忽悠几名行业大咖加入就开始对外融资了,这种往往都以失败告终,这里面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武汉弘芯。
目前很多地方的半导体产业都处于群魔乱舞的状态,甚至有很多地方都存在重复建设的嫌疑。这种无序的发展其实并不利于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还是要遵循自身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求大求全。如果各大企业纷纷涌入到这个行业当中,抛除那些骗局不算,就算有些企业真正地把芯片生产出来了,也有可能导致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出现产能过剩。这种担心并非危言耸听,因为按照最近几年我国各地半导体产业的增速来看,未来几年半导体产能还有可能维持高速增长,而这些半导体大多都是一些中低端的半导体,目前我国市场上并不缺这些半导体,我们真正缺的是一些高端的半导体。
但是对于14纳米以上的一些高端芯片,目前我国仍然严重依赖进口,比如2021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6354.8亿个,同比增长16.92%,这里面有很多都是一些专业芯片或者高端芯片。这些高端的半导体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能够生产出来的,这里面不仅涉及到人才的问题,更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整合问题。尤其是在我们的光刻机等各种核心设备没有完全掌握技术之前,短期内想要大规模的生产这些高端芯片,我觉得不太现实,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对高端芯片的进口依赖度仍然比较大,短期内就算国内的半导体企业非常多,也没有多少企业能够弥补这部分缺口。所以从表面上来看,虽然我国对半导体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增速空间,但是真正能够啃下这部分市场份额的国内企业并不多。
这意味着大多半导体企业都只能在中低端芯片群魔乱舞,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产能不断增加,价格不断下调,甚至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尤其是在当前电子产品消费不太景气的背景下,市场对芯片的需求会放缓。目前芯片主要用在一些电子产品,汽车,以及工业产品上。而最近一年多时间,我国的电子产品消费增速明显放缓了,尤其是手机的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根据中国通信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5月份,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1.08亿部,同比下降27.1%,其中5G手机出货量8620.7万部,同比下降20%;如果把苹果等一些外资品牌剔除在内,国内手机品牌的下滑幅度会更大。
在手机整体销量下滑明显的背景之下,这些手机厂家对芯片的需求肯定是下降的;另外最近两年时间,在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的背景之下,汽车的产销量增速已经开始放缓,甚至出现下滑,这时候汽车产业对芯的需求量不可能有太快的增长。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半导体的增速要远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速,其结果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产能过剩。所以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未来几年时间我觉得我国的半导体可能会退烧的。只不过从长期来看,对那些拥有核心技术,而且专注于生产高端芯片的厂家,他们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他们仍然会保持快速的增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