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虹半导体和比亚迪半导体哪个好

华虹半导体和比亚迪半导体哪个好,第1张

华虹半导体好。华虹半导体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半导体制造企业,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生产的集成电路主要应用于手机、电脑、通讯设备、电脑周边设备、汽车电子、物联网、工业控制及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此外,其在电源管理芯片、汽车电子芯片、功率半导体芯片等领域也有较强的竞争力。自20世纪80年代起,华虹半导体开始专注于高性能的功率半导体芯片的研发工作,在高端的射频芯片方面已有研发成果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近几年,华虹半导体成功开发出包括4英寸芯片和12英寸芯片在内的一系列新产品。

欧界报道:

一提起比亚迪,大家立马想到的应该就是 汽车 吧?但最近,比亚迪和芯片开始扯上了关系。不久前,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难以造出顶级芯片"。但没过几天,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就放话"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

也就是这个时候,比亚迪要做芯片的消息传播开来。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比亚迪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做芯片了,早到和华为海思半导体成立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只不过两者的差别在于比亚迪主要研发的是 汽车 芯片,华为以高性能计算芯片、智能手机芯片为主要研究。

但芯片领域,地位最高的还要数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台积电。最近我们也知道,台积电已经断供华为,那么没了华为这个大客户,台积电真的没有一点儿影响吗?

根据台积电的财务报告我们能看出,手机芯片业务带来的收入占台积电总收入近50%,苹果和华为的订单就占了40%。所以说苹果和华为是台积电当之无愧的大客户,它们为台积电带来了不小的收入,而台积电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着这两位大客户。现在失去了华为,台积电对苹果的依赖性会变得更大。

作为全球第一芯片代工厂,台积电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它不仅有先进的制造工艺,还能够大批量生产芯片,与它能够稍微抗衡的三星就输在了产能上面。那如果台积电没了充足的订单,产能无法扩充,一旦三星产能有所提升,台积电的优势就会变小很多。

不久前台积电已经计划在美国建立5纳米的工厂,投资高达120亿美元。但是订单变少,就会造成生产线闲置,进而带来巨大的损失。更何况除了失去华为以外,苹果现在已经从追求销量转变成追求更大的利润,所以今年的芯片订单并没有比去年增加。

所以现在台积电急需新的的盈利增长点,也就是要把在手机芯片上减少的盈利从其他类型的芯片上找回来了。然而,除了手机芯片,台积电还能依靠的就只有高性能计算芯片了,再或者就是 汽车 芯片和物联网芯片。

但是在高性能计算芯片生产上,台积电先进制造工艺的优势并不能吸引到更多客户,因为他们并不需要最先进的制造工艺。此外,在 汽车 芯片方面,我们再次看向比亚迪,比亚迪不仅拥有先进的车规级芯片工艺,还能够自主制造、测试芯片,是属于该领域的明星企业。在 汽车 芯片上,和台积电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换句话说,台积电在 汽车 芯片和物联网芯片方面还目前并没有什么市场优势,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和比亚迪一样具有一定优势的芯片生产商。更何况在台积电的总收入中,这两个领域的芯片都只占比个位数。

总的来说,失去华为后台积电并不能高枕无忧。虽然我们可以说台积电在将来仍然会是个有实力的芯片代工厂,但是能否和现在一样占据芯片领域的半壁江山,还是个未知。你觉得呢?

界读环球最新 科技 ,深度剖析行业动态

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趋势, 汽车 的智能信息平台将成为下个致胜点, 汽车 行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在设计和制造已达到成熟,未来的发展空间就是信息技术部分,比拼的就是由信息通讯技术为主的智能综合体系。

目前,我国在 汽车 行业芯片研发与制造上都远落后后欧美国家,国际 汽车 电子巨头如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占据全球近7成市场。国产MCU同国际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无论市场份额还是技术先进性,都远不如国外,我国国内主流的MCU还是8位,大约占比50%,16与32位MCU都分别占比20%左右,从这看出国产MCU大部分集中在低端电子产品领域。另外在自动驾驶领域,芯片巨头都已快速布局了,这些优势是我们没有的。

在芯片的另外一个战场—— 汽车 电子芯片领域,主控芯片取代MCU芯片将成为主战场,世界芯片巨头也已嗅到巨大的市场商机。而IGBT芯片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我国新能源车领头羊比亚迪实现了国产IGBT“零的突破”后,势必将成为这一赛道的种子选手。而回头看看MCU芯片,虽然场景占据优势,但随着 汽车 产业的变革,行业整合将是它们化零为整,重拾信心的必由之路。

汽车 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正成为下一个投资风口,特斯拉与英伟达合作失利进而自研芯片,比亚迪分拆芯片业务剑指IGBT,英特尔通过收购弯道介入等等, 汽车 行业将接力手机成为资金风投的终端入口热门战场。 汽车 智能化革命的背后, 汽车 行业的“芯片战争”将在智能 汽车 赛道点燃烽火,这也是5G物联网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斯拉的自研芯片打造的车载计算平台,是所有智能功能的基础,这一平台的供应链由少数厂家组成,已比较成熟了。如Mobileye、地平线、英伟达与高通等。特斯拉之所以自研芯片,是因为之前的合作对象提供的芯片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就自研打造了HW3.0芯片。从之前与芯片巨头合作,再到特斯拉自己研发芯片,这无疑已占尽了先机。

特斯拉之所以在中国市场稳居第一的位置,最重要就是信息技术系统的优势,这一切都聚焦在车规级芯片上。今年芯片一直是大家饭后的话题,也让我们开始对芯片重视起来,“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今年是我国智能 汽车 迎来蓬勃发展, 汽车 芯片就是下一个战场!特斯拉强大的原因就在这里,它的优势都来自它的芯片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大家所看到的销量对传统车企的威胁。

特斯拉反应迅速,也是最快入场,从入局到行业领先,特斯拉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近些年 汽车 行业的变革,特斯拉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在2019年,特斯拉销量一举超越比亚迪,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导者,也俨然成为我国新能源车行业的“鲶鱼”,在全球总销量中占据了16%的份额,随着特斯拉的发展与价格不断调整,特斯拉在的份额或将进一步上升。对特斯拉来说,产业格局也逐渐趋于成熟,市场也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特斯拉掀起的“鲶鱼”效应越来越明显,尽管对我国其他车企有很强的冲击,但其国产率占比不断提高,我国 汽车 相关行业也将受益,然而在核心技术:电机、电控、无人驾驶等方面,国产化率的提升进程依然不明显。这就和马斯克有很大的关系,他是充满想象力的要求很难在其他芯片巨头得到满足,于是特斯拉拉开了自研芯片的序幕。

华为打造的Hicar智能车载系统,已和国内外30家企业达成合作,支持华为Hicar的 汽车 已经达到了120多款。华为在今年迅速切入 汽车 市场,就是看到了 汽车 行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不造车,利用自身通讯技术优势,打造华为智能车载系统帮助企业造好车”的思路快速打开市场。

在今年两会上,有网友或许会发现有个车规级芯片的事被注意到,民革中央今年拟提交关于加快车规级芯片研发,推动我国新能源 汽车 与储能发展的提案!毫无疑问,我国的车规级芯片也是一块明显的“短板”,受制于人!在传统 汽车 行业我们从落后跟跑的状态已追平了和发达国家的距离,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 汽车 行业的竞争已从单一行业跨越到芯片行业的竞争。

比亚迪已经拥有了从IC设计、功率芯片设计、晶圆制造、IC封装测试、模组封装测试的一系列完整产业链。多元化布局让比亚迪成为唯一能和特斯拉抗衡的希望,比亚迪半导体公司通过重组,通过多年集中布局IGBT,如今突破IGBT的垄断,已实现在中国车规级IGBT市场占据了18%的份额。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IGBT的市场需求量大增,而传统芯片巨头均在MCU赛道上。

对比亚迪来说,已打破IGBT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自主设备、制造的IGBT芯片和模组已实现量产,这意味着我国国产 汽车 在IGBT供应链中占据了除电池外的又一高地,更重要的是,国产IGBT能自制自用,结束了依赖进口的 历史 。

目前,我国在消费电子芯片设计已经很有实力,但在车规芯片方面才刚起步。要想打破壁垒进军 汽车 电子芯片市场无疑是具有挑战性的,但在自动驾驶、智能车载系统等方面我国已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尤其是以比亚迪、华为为代表。尽管 汽车 电子芯片不需要像消费电子先进的制程,完全可以通过自己设计、制造出来,但要想彻底摆脱受制于人还是有难度的。

汽车 电子芯片领域,即将成为新的战场,比亚迪、华为纷纷跑步入场,这场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 科技 战,我国新能源车代表比亚迪能经受住 汽车 行业变革的冲击吗?面对特斯拉的优势,我们更应该重拾信心,虽然在技术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也有自身优势就是有足够强大的市场,全球 汽车 芯片战争已经打响,我们也已进入了“战斗阵地”!芯片战争对于国内来说才刚刚开始,而智能 汽车 芯片市场或许能让国产芯片开始有立足之地。所谓,路在何方?其实,路一直都在脚下。只要开始去做,一切都还不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485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